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兵法韬略>>战术问题>>空战>>超低空突入--未来战争撒手锏

主题:超低空突入--未来战争撒手锏
发信人: only()
整理人: only(2000-04-05 01:22:11), 站内信件

超低空突入


——未来战争撒手锏

《中国空军》杂志记者 王建云

  2000年伊始,美国一架小型私人飞机突然进入古巴首都哈瓦那上
空,撒下数百张蛊惑人心的传单,并且在遭到古巴两架战斗机拦截的
情况下顺利地返回了美国。此举令世人大惊。这是一架并无特殊性能
的小型飞机,速度和隐身性能与美国的许多战斗机和轰炸机相比,简
直不值一提。那为什么这架小飞机能突入古巴领空并能深入其首都上
空呢?

  飞行员是一个名叫唐理的越裔美国人,他驾驶的这架“
CESSNA172”小型飞机是租来的。从美国的佛罗里达起飞,在闯入古巴

之前,为了躲过雷达的探测,他低飞了145公里后闯入哈瓦那。如果这
架私人飞机带有炸弹甚至其他威力巨大的武器,不知会有多么可怕的
后果出现。未来的军事战争中,低空和超低空飞行是不是一把撒手锏?
这个问题引起了许多人的思索。

  C-300是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物的克星,C-300是目前世界最先进
的导弹,它能攻击地平面上25至30000米之间的任何目标,并且几乎是
百发百中。但是,它太昂贵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把它布置到本土
上所有的重要区域。但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面对C-300却仍然有机可
乘,因为C-300也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攻击斜距有限,只在150千米至
200千米之间。

  

最先进的雷达也有盲区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雷达仍有不小的盲区,这是一个飞行器可利
用的安全地带。在雷达发现目标时,如果目标突然消失较长一段时间,
是很容易麻痹对手的。比如一个飞行器在雷达盲区飞行了一段距离后,
为了省油或躲避地面高炮的拦截突然跃升,出现在中空或高空,暴露
于敌雷达之上,敌方跟踪锁定,而这时飞行器又突然长时间超低空飞
行,在雷达荧屏上消失,如此反复,是不是一招呢?1976年9月6日的
一起飞行事件说明,这一招是有效的。

  这天,前苏联空军远东萨哈罗夫空军基地,飞行员别连科上尉驾
米格-25战斗机进行飞行训练,飞机至预定空域后,上尉利用云层,
下降高度,摆脱僚机,从低空、超低空飞向日本,曾两次差点撞上渔
船桅杆,在飞向日本近40分钟的时间里,日本设在四岛附近的多部雷
达竟未发现。为判明自己飞机的位置,上尉将飞机上升到6000米,曾
一度被日本雷达发现,但他们未能判明国籍和机型,随后该机下降,
雷达丢失目标,直至该机飞行近一小时,燃油即将耗尽,在北海道函
馆民用机场迫降,才被发现是苏联的飞机。

  现在,由于地效飞行器的出现,飞机贴水、贴地飞行的性能将使
雷达无法探测;它的高速飞行(每小时在200千米至500千米之间),
让地面火力来不及反应它就擦身而过,攻击完后全身而退。

  

超低空飞行谁也挡不住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拥有飞机的日子是97年。在这个世纪里,
低空超低空突入防空力量十分强大的国家和地点的实例并不少见。

  1974年6月,美国20岁的陆军士兵罗伯特·晋雷斯顿,从华盛顿附
近的米德堡基地偷驾一架贝尔型轻型直升机,从低空超低空飞到白宫,
在白宫上空盘旋后,又在南草坪上着陆。直升机飞抵白宫时,美国有
关部门一点儿没有发现,直至飞机在白宫上空盘旋时,保安人员才慌
忙出动,在直升机着陆后将普雷斯顿击伤、逮捕。

  人们最为熟悉是1987年5月13日的一件事,前西德19岁青年普斯特
驾驶塞斯纳-172型单发飞机,从芬兰赫尔辛基起飞,由芬兰湾经科赫
拉亚尔维进入前苏联领空,他保持200米至500米的飞行高度,直飞莫
斯科。经过5个小时的飞行,航程近1000公里,于当日17时30分降落在
莫斯科红场。在原苏联领空飞行了4个多小时,竟未遭任何拦截。而前
苏联的防空力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它仍不敢担保国土不会
受到低空、超低空的突袭。

  美国的防空力量也同样不能万无一失。1987年5月17日,一名哥斯
达黎加的飞行员驾驶塞斯纳单发小型飞机,从低空飞向美国在巴拿马
的霍华德空军基地,并在该基地着陆。飞机着陆后才被美军发现。事
后,美国人惊呼:“塞斯纳飞机将在每个国家首都降落。”这话似乎
不无道理,因为就在4天前,一架塞斯纳-172型单发飞机就已经安全
地落在了苏联红场,这一次的突入也是塞斯纳!

  法国也曾有多次让人防不胜防的飞行闹剧:1988年10月13日,法
国52岁的飞行员阿尔贝·马尔特雷驾驶单发小型飞机,从低空飞到巴
黎上空,尔后超低空穿过凯旋门,沿香榭里舍大街飞到总统府上空后
飘然离去。而在这之前,1981、1986、1987年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1987年7月4日,原苏联驻波兰的空军部队互助飞行员斯库里金上
校驾米格-23战斗机,从科沃布热克机场起飞,起飞后高度约150米时,
飞行员听到发动机有爆破声,并感到推力明显下降,他当即跳伞。但
飞行员跳伞后,飞机发动机居然工作正常,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保
持100多米的高度,飞出波兰领空,接着又横跨原东德、原西德和比利
时,飞行了近一个半小时,飞行距离近1000公里,竟未遭到拦截。该
机很快飞越比利时,进入法国,因燃油耗尽,发动机停止,飞机坠毁
在法国库尔特雷市近郊。

  1989年10月11日,叙利亚空军少校飞行员穆哈默德·巴塞姆·德
尔驾米格-23从空军基地起飞,起飞后即以低空、超低空飞行飞出叙
境,进入以色列。叙、以双方雷达警戒网均未发现,该机飞行约30分
钟后,在以色列北部边远地区一简易机场降落,这时以色列才发现,
而叙利亚正不知飞机去向,宣布迷航失踪,直至几天后以色列宣布飞
行员驾机归顺,才弄清真相。

  1990年6月9日下午,一架不明国籍的小型单发飞机从低空、超低
空突然闯入前苏联领空,并飞至黑海之滨的巴统市机场上空准备降落。
该机场的航行管制部门虽然发现了该机,但误以为是友邻机场的飞机
发生了故障要在本场迫降,于是只作了一般的询问。而该机落地后,
飞行人员下机放下两只花篮,在一只花篮中还放了致戈尔巴乔夫的信
和一些美金,然后又登机起飞,飞机起飞后,地面轻型防空兵器对其
进行了射击,但未击中,该机平安飞离原苏联领空。

  1994年9月12日,美国38岁的卡车司机福兰克·科德,从巴尔的摩
附近一个机场,偷驾一架塞斯纳127型飞机起飞,在低空飞行近两个小
时后,飞到华盛顿白宫上空盘旋,准备降落在南草坪上,但机翼撞树,
飞机翻毁于克林顿总统二楼卧室的窗户下,科德当场死亡。可怜的白
宫又吓了一跳。

  以上的事例无一不说明一个道理,即使在现代高科技含量极高的
防空体系面前,低空和超低空突入仍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尽管
这些行动大都是民间所为,但各国军方已长久地把它纳入研究之中。


  

超低空较量智者胜
  非常有意思的是1982年的英阿马岛之战,阿根廷飞行员胡安·洛
佩斯驾着“超军旗”,只用一枚导弹就击沉了英国电子系统最为先进
的“谢菲尔德号”。

  1982年5月4日,洛佩斯的“超军旗”战斗轰炸机检修完毕,机械
师为他在机翼上挂了一枚飞鱼AM39式空对舰导弹。“超军旗”是法国
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单座单发轻型舰载攻击机,它配备有两门
30毫米机炮,各门备弹125发,机身和翼下的每个挂架可带250公斤炸
弹、2枚马特拉公司的“魔术”空空导弹或4个火箭发射巢,每个发射
巢装18枚68毫米火箭弹。两个内侧翼下挂点可带两个625升或1100升副
油箱,或1枚AM39飞鱼式反舰导弹和1个副油箱。

  “谢菲尔德号”是英国当时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它的造价达2·
4亿美元,装有967R型搜索雷达,能发现马尔维纳斯群岛460公里范围
内的空中目标。也就是说,阿根廷的飞机只要一起飞就会被它尽收眼
底。“谢菲尔德号”配有自动报警系统,拥有一套强大的防护火力。
它的导弹可以从12个方向打击向它进攻的目标。

  洛佩斯他们起飞5分钟后,天气突变,南大西洋上空布满厚厚的云
层,从机舱朝下看,海面上白浪滔天。这个天气对于英国人来说不是
很好,但阿根廷人却很需要这种天气,因为它增加了攻击的难度,而
且能很好地隐蔽。洛佩斯开始下降高度,朝“谢菲尔德号”的雷达盲
区飞,它几乎贴到了海面,飓风掀起的巨浪几乎扑到机翼上,高度表
明确地告诉他,飞机离海面只有30米。这套超低空动作是他在法国受
训时学会的,但当时法国人只让他们最低飞80米。现在他飞到了30米,
他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当目标接近攻击指数时,洛佩斯把飞机拉起,
在150米高度,打开机载雷达,显示器上,一个庞然大物清晰地映入他
的视线,这就是“谢菲尔德号”。洛佩斯将目标方位数据输入“飞鱼”
式导弹计算机,充满快感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这次高科技武器的进攻之所以能成功,除了飞行员的勇敢之外,
最关键的是他的高超技术让他选择了超低空袭击。

  各种探测系统确实越来越先进,但再先进的系统也有弱点。低空、
超低空就是找准了对方的弱点。因此,超低空在未来战场上,仍将有
它的一席之地。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szptt.net.c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