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军事武器>>军事天地>>兵法韬略>>战术问题>>陆战>>对美军两种战法的初步分析

主题:对美军两种战法的初步分析
发信人: haoke()
整理人: only(2000-08-03 02:51:33), 站内信件
美军各种版本的作战条令都把纵深攻击和防御战斗中的 “脱离”战术作为有效的
战法, 许多战术理论家也把这两种战法描绘得无懈可击。可实际上,如果进行具
体分析,这两种战法也并非没有弱点可找,没有对策可寻。
一、关于纵深攻击
80年代初, 在美军首次提出“空地一体战”理论时,就把“纵深攻击” 当作该
理论的核心战法。今天,美军又将其发展为“全纵深同时攻击” 。条令规定,“
在战术行动中,指挥官要在敌人部署的全纵深打击敌军” 。其最终目的是,“通
过在战场的全纵深实施大量的防不胜防的行动, 使敌人丧失还手之力”。为了便
于研究这一战法,不妨先来搞清以下几点:
首先, 应该明确“全纵深同时攻击”的主要手段。美军条令中讲的手段有: 空
军、陆军航空兵、地面机动部队、精确打击武器以及特种作战部队等多种, 但是
,在这些手段中,以地面机动部队实施纵深攻击的情况不会很多。 因为美军兵力
本来就很有限,又惧怕伤亡,不会轻易派遣地面机动部队到敌人纵深内遂行作战
任务。 若派坦克、机械化部队渗透到敌人纵深, 不仅目标大、易遭围歼,而且
完成任务的时效性也很难保证。 然而若从空中机动部队,时效倒是可以保证,但
是美军条令并不主张轻易采用这种手段。 条令认为,“以空中机动部队遂行纵深
攻击任务, 由于要留下大量的火力支援武器和地面机动车辆……尽可能不遂行此
类任务。”“只有在它们能与地面分队会合时,才采用这种方式。 ”由此可见,
美军实施纵深攻击的手段,主要还是靠远程火力。
其次, 再来分析一下纵深攻击的意图。美军之所以最初提出纵深攻击这种战法,
 主要是针对前苏军只习惯于死板地采用多梯次、大纵深、 连续实施突击的作战
模式和指挥缺乏灵活性等弱点提出来的。它认为, 在同苏军进行近距离战斗的同
时,若能使其纵深内的目标,特别是它的后续梯队也同样遭受打击, 既可造成其
指挥上的混乱;又能打乱其战斗队形。 这样就可以使整个进攻部队丧失能力。倘
若采取如下措施,恐怕可以避免此情出现。
1、改进部队的任务编组,增强指挥的灵活性。指挥上的问题,多出自编制不够灵
活,指挥层次过多;部队缺乏独立遂行战斗任务能力。如果减少基层分队的层次
, 加强它们的自我保障能力,就可以减少下级分队对上级指挥的依赖。 另一方
面,如果上级能够赋予下级分队一些自主权, 又可以减轻上级的指挥负担。从这
两个方面着手改进,就可以提高部队指挥的灵活性。 比如,搞军、旅、营三级编
制就可以减少一级指挥层次; 扩编旅(或团)、营级部队的兵力规模,为其编配
足以独立遂行战斗任务的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分队, 就可以减少下级分队对
上级的依赖; 提高军、师级战术指挥效能,赋予下级更多的、根据战场态势自行
决断和指挥权利,就可以使部队在遭受打击时,在不违背上级总意图的情况下,
主动采取更加有效的战术行动。
2、疏开配置兵力,提高部队独立战斗能力。疏开配置兵力是现代战场的用兵原则
之一。 己方兵力相对分散,会分散美军纵深打击的兵力和火力。 因而既可减少
伤亡,又可减弱美军纵深打击火力的杀伤效果。 在兵力部署相对疏开的情况下,
如果各个部(分)队指挥官都能充分领会上缴的意图, 并能积极主动地在上级总
意图的范围内独立遂行战斗任务, 即使有部分部队遭受了纵深打击,也不会影响
到部队的整个战斗进程。作战计划仍然可以实现。
3、加快进攻节奏,缩短进攻部队遭受打击时间。纵深内部队停留的时间越长, 
遭受打击的机会就越多。所以,快速机动是免遭美军纵深打击的基本而又有效的
手段。 部队位置的快速变换,还会给美军识别目标、 确定打击座标造成困难;
即使美军地面部队召唤战术空军进行纵深遮断, 也要用30分钟以上的时间。等飞
机赶到现场,快速机动的目标早已时过境迁。 因此,一旦发起进攻,先头分队即
应迅速逼近美军, 迫其决战;后续梯队亦应在前方梯队与守军近战的同时,快速
向前推进。 这样既可以强大的进攻锐势、快速的进攻节奏攻击美军,又能使美军
对近战的支援火力和对纵深的遮断火力失去应有的效能。
4、以纵深破袭行动,破坏美军的纵深攻击手段。敌后袭扰、破坏,向来是第三世
界国家军队打击对手的有效手段。 尽管未来战争中,第三世界国家军队的纵深火
力打击手段, 可能仍然比不上美军,但是派遣小股部队,开展游击活动,对美军
作战地域的纵深和后方进行破坏、袭扰, 总还是可行的。实际上,随着高技术武
器在世界各国的普及,第三世界国家军队很快会拥有纵深火力打击能力。
另外, 其他措施也会对反纵深攻击产生一定的作用,比如:加强部队的防护、 
注意掩蔽和隐蔽;加强欺骗、伪装和反侦察措施等。海湾战争中, 由于伊军能够
广泛运用假目标,仅用假“飞毛腿”导弹发射架就浪费了美军许多枚巡航导弹。

二、关于脱离战术
美军在阵地防御战斗中、 为了最大限度地歼灭、消耗进攻之敌,减少己方的伤亡
, 主张采用一种不让敌人逼近、避免与敌决战的脱离战术。 其主要做法是:在
防御阵地前方大约200~400米一线,预设一道脱离线。 战斗过程中,当守军的一
系列阻滞火力仍然无法阻止住敌人的猛烈冲击, 且防御阵地很可能失守时,美军
即以间瞄支援火力沿预先划定的脱离线实施最后拦阻射击。 阵地上的守军则在拦
阻火力的掩护之下, 迅速撤至后续阵地。尔后,再通过火力打击、火力与兵力反
冲击等手段攻击、 杀伤夺占阵地之敌,相机夺回失守阵地,恢复原防御态势。 
否则,就只好坚守第二道防御阵地,再以同样的方法实施防御、 歼灭进攻之敌。
此法同50年代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打了再撤” 战术有许多雷同之处。其指
导思想都是依赖火力优势,通过对阵地的反复争夺, 逐步消耗进攻之敌。以使敌
人最终丧失进攻势头,并通过改变攻防间的兵力以比, 为守军反守为攻创造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 采用这种战法的主要战术手段虽然是火力与机动,但主要还是
依靠其火力优势。 其主要意图则是,不让敌人逼近,以便达到敌人只能被动挨打
, 但却不能有效地攻击到美军。根据这一分析,攻方如果采取如下措施,恐怕可
以破解美军这一战法:
1、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压制美军的远程炮兵,降低其对冲击部队的拦阻打击效果
。 按照美军条令,其防御中的火力拦阻地带距离战斗阵地只有200~400米, 战
术空军是无法提供这种支援的,主要还是靠距前沿大约20公里以内的野战炮兵或
者营属迫击炮。 因此,如果攻方能够集中地面、 空中火力予以有效的打击、压
制,即可确保进攻部队冲击行动的顺利进行,还可以减少冲击部队的伤亡。
2、 迅速逼近守军, 迫其无法从战斗阵地脱身。美军条令规定,“脱离要行动一
致。比如,在连地段内的3个排,在需要撤至后续阵地时, 就需要通过协调线来
确保各排行动的一致性。假如有一个排过早地退至下个阵地,就会在防御上造成
间隙,给敌人造成可乘之机”。
据此分析, 攻方若能选择美军防御的薄弱部位,以猛打快冲的果敢行动迅速逼近
守军, 与敌形成犬牙交错局面或者以火力箝制住阵地内的部分守军, 即可打乱
守军行动的一致性,使其难以脱离。如能逼近守军, 美军不仅脱离困难,而且其
火力优势还会由于远距离火力支援手段无法充分发挥作用而丧失。
3、攻守结合,使美军夺占失守阵地的企图无法得逞。美军的防御是通过先守后攻
、 守攻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消灭敌人。它所撤出的每一道阵地, 目的并非是放弃
该道阵地,而是为了更多、更有效地消灭敌人。 因此,当其退守后续阵地后,仍
然要通过火力和机动部队的进攻性行动,消灭夺占阵地之敌;力争夺回失守阵地
,恢复原防御态势。
这就要求攻方部队, 不仅要拥有进攻能力,即通过猛烈的冲击行动夺占敌人阵地
; 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坚守能力,即在夺占敌人阵地后, 要能抗住敌人的火力
打击,挡住敌人向已夺占阵地进行的任何反扑行动。 因此,攻方必须先攻后守,
以攻守结合为手段,遂行进攻中的突破行动。 如有足够的兵力,比较理想的办法
是,以一部兵力巩固已占领阵地, 其余兵力(或跟进部队)乘美军立足未稳之机
,直接向纵深扩张战果。
4、避免正面进攻,使美军的脱离战术派不上用场。阵地防御战斗对付正面进攻最
为有效。 如果攻方不采用正面进攻这种机动样式,其目的恐怕就难以达到。因此
,应该尽可能采取其他机动样式。
一是进行大胆穿插。 美军防御正面宽、防守兵力少,只能分兵重点把守主要的接
近路。这就很容易在宽大的防御正面上留有一些间隙。攻方若能有效利用这些间
隙地的有利地形, 渗入美军的防御纵深,不仅可以破解其脱离战术;还可取得一
定程度的突然性效果。
二是实施迂回和包围。 进攻部队若能选择守军防御相对薄弱的翼侧或后方, 实
施迂回和包围行动,也可以使美军的脱离战术派不上用场。而且这也是现代战斗
中歼灭防御部队的有效方法。
三是正面攻击与翼侧迂回和包围相结合。 攻方若以一部兵力进行正面牵制, 而
以其他兵力实施翼侧迂回和包围,效果可能更佳。因为正面部队吸引了守军的注
意力之后, 会更有利于翼侧攻击行动的顺利进行; 而翼侧迂回部队由于可以从
后方切断守军的退路,又有利于正面部队的突破行动, 从而就可以使美军的脱离
战术失去意义,使其难以脱离战斗。 

--
mmm...
[email protected] OICQ:7959881 ICQ:75600258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86.99]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