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中药百科>>中医知识荟萃>>我 的 医 学 之 道

主题:我 的 医 学 之 道
发信人: still900(still900)
整理人: youxi9999(2002-06-21 18:55:46), 站内信件
我 的 医 学 之 道

我是一名医生,具体说,是一名中医骨伤科医生。多年来,我用双手在病人身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许多病人和朋友在叹服于我的医术时,也常常喜欢问我在哪里学得,如何炼就这双神奇的手的。我想,这既得益于一些难得的机缘,又有其必然性,也许您能从我下面的叙述中找到答案。

一、童年

我是东北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多才子,湘鄂出将军,北方人则豪放而直率。在我家乡,随处可见广袤的黑土和挺拔的白杨。冬天,漫天的鹅毛大雪一飘就是好几天;秋天,金黄的麦浪会随风向一望无际的天边翻滚。家乡是中俄边境的一个小地方,即便在今天,都市的喧嚣和商战的烽烟对它仍然如同神话,它依然保持着悠闲、从容、淳朴和大自然的原始魅力。记得小时候,清晨起床时,常在厚厚的雪地上发现狍子或狼的踪迹。那时候还喜欢跟大人到黑龙江的支流上去打鱼,我们的做法是在几尺厚的冰层上凿一个大窟窿,冰层下的水就激喷而出,夹带出大小的鱼儿在冰面上乱蹦,小孩就在旁边忙着往麻袋里拣,再用爬犁整麻袋地往家拉。 

高中毕业后我参军了,记得新兵训练刚结束,我们团就被派去支援一项地方隧道工程的建设。按照部队的一贯作风,全团的连与连,甚至排与排之间都展开了激烈的竞赛,每天下来衣服都要湿透好几遍。工程结束时,我成为团里十个受嘉奖的先进个人之一。我很清楚,这得归功于我干活能吃苦,实在。

二、学艺

从部队转业后,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我拿下了医学大专文凭,并在当地一家医院工作。那时我的目标很明确:多积累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再利用业余时间继续攻读医学本科甚至更高学位,但生活总是充满变数,那些有重大意义,甚至成为人生转折点的事件中,有许多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

那是我从医后的第二年,一个星期天,我正在值班,突然听见门外一阵喧哗,接着一群人抬着一个病人匆匆闯了进来,病人右腿的裤子已被血染透了,是被一袋水泥砸到了腿上。我查看了一下,发现已经骨折,必需做手术,而我这里是没有这些条件的,只能先初步止血和固定,再让人赶紧送往有条件的医院。

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都难以平静,那被血浸透的裤子,豆大的冷汗,期待的眼神和我无能为力的窘迫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就是这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很早就听说有位老中医,在接骨、推拿方面水平极高,声名远扬,说来还是我的远亲,只是离得太远,从未交往。以前只是当故事一样地听着,但这次我决定前去拜会一下了。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位老人,身板硬朗,大嗓门,仅凭外表,很难想象他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我进屋时,他正在给病人推拿,经人引见后,他招呼我随便坐。我注意观察,只见他手法娴熟,每次只需病人对病情稍加描述,老人在患处摸几下就能说出病因,判断之准确迅速,常常令病人自己都感到惊讶,我也暗暗称奇。事实上,几十年来,每天都有好几十人前来就医,病情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骨折、骨关节脱位、半脱位、小关节紊乱、骨质增生、颈椎病和腰椎病等都有,因此他对各种病的病因、推拿手法和力度、辅助用药和需要的治疗时间等都已烂熟于胸。我注意到,老人两手的大拇指指肚因常年推拿按摩,已明显凹陷并偏向一边。

从1988年起,几乎所有的节假日我都是在他的诊所里度过的,当时他已年过七十,也非常希望有一个年轻力壮的晚辈继承他独创的手艺,所以在技术手法,甚至他自己独创的一些针药方上对我毫无保留,并且要求十分严格。诊所丰富的病源和复杂多样的病情为我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我本来就是学中医的,在中医中药等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再经过老师近十年的悉心指导和实践,我不但完全掌握了老师医术的精髓,还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特别是在治疗颈椎病、腰椎病、软组织损伤、闭合性骨折和骨关节脱位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初试锋芒

1994年,一个病人找到我,说他得腰间盘突出已近20年,到94年时,病情已严重到不能弯腰捡东西,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当时已在不间断地用牵引和理疗法治疗,情况一直未见好转。有一天他不小心猛一弯腰,感觉腰部剧痛,就再也直不起来了。

人体腰椎的椎体之间有椎间盘,其间包容髓核,因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纤维软骨环很容易出现裂痕,这时病人会感觉腰部不适;若在此基础上,腰部突然有大动作或遭到强外力冲击,极可能造成纤维软骨环破裂,致使髓核从纤维环中突出来,压迫周围的神经。如果压迫的是一侧神经根,会造成一侧腰腿疼痛,无法正常行走;而若压迫的是脊神经,则会导致下肢无力,颤抖甚至瘫痪。 

这个病人就属于髓核突出,锥体三分之一脱位使脊神经受到压迫,其病程较长并伴有椎体骨质增生。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做手术,取出髓核,使之不再压迫神经,但髓核在椎体间是起缓冲作用的,取出后会导致相临椎体直接磨合,使韧带松弛,导致病人不能久坐。
对于这个病例,我当时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第一次推拿时,用手法对脱位的小关节进行一次性复位,病人回去休息两天后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以后隔一天推拿一次,并配合外敷中药渗透疗法,共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推拿结束后病人又坚持用了二个月的内服药,之后病人做CT扫描复诊,证明病已经痊愈,至今没有复发过。

四、接骨

在跟老师学习的前几年,我对治疗骨折一直持保守态度,所有骨折病人都由他亲自处理。而事实上,接骨对推拿按摩的要求的确是最高的,如果手法、力度掌握不好,接骨位置不精确,不但无助于病人恢复,反而会丧失治疗良机,给病人造成更大的痛苦。

西医治疗骨折一般采取开放型治疗法,即通过手术将患处切开,对断裂或脱位处进行复位,还需加钢板或髓内针做内固定,外面再用石膏包扎做外固定。这种做法会使病人气血和元气受损,还容易损伤软组织。当患处的水肿被吸收后,石膏固定容易变松弛,使断裂处移位或分离,不利于骨折的康复。另外需要二次手术将钢板取出,病人痛苦不说,还费用昂贵,治疗周期长,对于粉碎性骨折,没有一年半载是很难恢复的。

中医则主张采用闭合型疗法,它靠医生精湛的手艺将断裂或脱位的骨骼还原,在外则以绷带和夹板固定,便于恢复和定期换药检查。这样不但疼痛小,而且治疗周期短。 

我治愈的第一个骨折病人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他骑摩托时不小心将锁骨摔折,曾用钢针加后十字肩固定。由于当时没有完全固定稳,他自己也没有很好注意,结果一段时间后锁骨移位,使肩部下塌且一直疼痛,半年后仍没有愈合。后来到我这里检查,发现是锁骨的分离使骨折长期无法愈合,所以我把钢针取了出来,用手法将锁骨复位,并用小夹板加以固定。每个星期做例行检查,看有没有异常情况出现,同时以口服药辅助恢复。后来的事实证明,由于第一次锁骨复位得当,加之病人本来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因此一个半月后就恢复了。 

五、博大精深的中医

推拿按摩的手法是我治病时采用的最根本方法,它也是传统中医的精髓之一。推拿的手法多种多样,但即便同样的手法,不同的人使用起来效果也可能差别很大。这好比中医的用药,即用什么药,用多少量,要综合考虑寒、暑、燥、湿、风五侯和病人的喜、怒、忧、思、惧五情,其差别极为微妙。人体就象一部极其精密的仪器,是精、气、神的统一体,任何组织、关节、韧带和骨骼的异常移位和病变,都会导致千差万别的病症。例如颈椎病和腰椎病,做为常见的临床病,其起因很复杂,多数是急性损伤、慢性劳损、风寒湿以及职业病等因素引起,而这两种病又常伴有骨质增生、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小关节紊乱、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和颈部及腰背部肌纤维化,因此如何感觉其中的细微变化,运用手法时的轻重缓急,对及时有效地治愈病人至关重要。

多年来,我成功治愈了成百上千个病人,大量的实践使得我对人体的骨骼、肌肉、软组织、关节、神经、血管和经脉等了如指掌,在常见颈椎病、腰椎病、软组织损伤和骨折病的推拿手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高度的自信。在不断实践、总结推拿手法的同时,针对颈椎病、腰椎病的特点,我还潜心研究出了一系列内服外敷中草药,这些药在抗骨质增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疏通椎管狭窄和去风湿等方面对辅助病人恢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中国的中医博大精深,分支众多,任何一个领域都足以毕人一生之精力去研究。我深知学无止境,天外有天,因此非常希望与各位前辈名家交流,共同发掘中医这一绮丽的瑰宝。

[email protected]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