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李杜韩文集>>Re:“我”与上帝的一次“即兴对话”

主题:Re:“我”与上帝的一次“即兴对话”
发信人: gd-ldh(李杜韩)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57:03), 站内信件
peddrluo(诚之)
我正在看英文版 A History of God。 
此书旁徵博引,很有挑战性。也给我许多启示。  
作者谈到,她是讨论那个人类知性中的上帝,那个会随时代改变的上帝。 

她在文中提到,她希望早有人告诉她,与其等待上帝从至高处给她启示,她早该刻意在心里创造一种关于他的意念 (deliberatedly create a sense of him for myself),不要尝试在理性中去证实他,(not to expect to experience him as an objective fact that could be discovered by the ordinary process of rational thougt),在很重要的意义上,他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想象力的产物。( in an important sense God was a product of the creative imagination, like the poetry and music that I found so inspiring). 

是不是真有一个会启发人想像他的、恒久不变的上帝,我真的不知道。  

我开始觉得他似乎存在。  

只是他真的不是单单一本圣经可以完全启示的、不是在神学讨论里可以总结的、不是在哲学思辨中可以证明的,他可能以一种完全意向不到的方法存在我们的心中。这是我从周遭许多很有思辨能力的朋友和您身上看到的一种笃定。  

虚心下来,慢慢沉淀,试着用有神的有色眼镜来猜想他,也许是另一个可以经验他的方法。  

不知道李兄的对这个办法的意见如何? 



诚之兄:

    我觉得您对“上帝之在”的理解是不得其位的。上帝如果是人类创造力的想象这个说法一点也是新鲜),我以为至少有两方面说不通:
   (1)不能概括宗教生命力的本质。
    宗教徒不会同意诚之兄引用的这个说法。宗教徒不同意并不因为它是对立的观点所以不同意,而是它解释不了在宗教体验中存在的天启,这种天启与人类想象力的差别,这种差别是真正获得过天启和有神秘体验的人心知的,他们不会认同并且深知这是两回事。如果《神的历史》的作者作如是观,肯定是不得其位的说法,只能在学术上作为一种研究观点,而不是对“上帝”的真实感悟。如果所有宗教的神都是人类自身创造力的想象,那么信教的人都是愚蠢的,因为起码他们不能分清来自自身的(不论是个体不成这是群体的文化积淀)和非自身的东西,这符合几千宗教历史中璀灿的启示文化哲学)的深度和广度吗?如果区区如在下者,昏昧不实,那倒也罢了,芸芸众生,混沌愚昧,倒也罢了。每一种宗教都产生过非常杰出和伟大的人物,难道这些人统统都不能认清自己所崇拜的只是自己的产物?这个“想象出来的神”真是把所有的宗教现象和宗教的作用都本质地说清了吗?
   其实人类文化中的精英分子早就知道宗教与想象力的关系。例如,基督教为什么不再遵照以色列的律法?关键的不是律法的精神,而是每条律法中的人的因素,这种因素廉洁是清楚地表明了一种宗教在何种程度上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神的本质意愿,这种极为繁缛的律法条文被抬到神圣的地步,这早被保罗和早期的基督教教父所认识到。所以基督教才旗帜鲜明地与自己的“母文化”——犹太教决裂。什么是人的因素,什么是神的,这里头宗教中的精英分子并不是没有察觉。所以说,在宗教内部,想象力的东西是不难辨出来的。宗教内部的一些斗争往往源于此,包括当年马丁路德反对天主教的“赎罪票”就一个典型个案,当年的中世纪教会凭着人意(伟大的想象力和逻辑)以为人向教会购买教会的物品即能获得进入天堂的资格,禁欲与自残也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这些都是想当然的东西。是从《圣经》“片言只语”上推演出来的,把神话所有的话都等量齐观,如文革一样的“凡是”思维,这就是我们说的“想象出来的神意”。如果一个神(不管它在人间被尊为什么名号)是假的,几年的人类无数的教徒,没有人于此掀起“倒神运动”把它彻底消灭?为什么几大宗教到今天仍然有这那多的人才。这些都是人的自我崇拜造成的?所以我以为这种概括,本身就未能揭示宗教的生命力所在。
   (2)通过理性获得天意,早被认为“此路不通”。宗教中神秘的起源与终极都是超越性的,这在宗教学界也有很多人支持,不管多大程度上。朱熹对“天”的解释,理性有余,在其之后也被心学与李贽那样的思想家所质疑。佛教中关于“涅盘”的说法,也有许多不派中的出入,大乘与小乘就差别很大。佛教中的神秘因素并没有因为“缘起性空”而减少。严格来说,宗教的存在肯定是神秘的,不是理性所能彻底了解,再非理性所能控制。保罗当年也是个反耶稣的人,曾经狠狠地迫害过基督教徒,但是耶稣向他显现了自己升天复活后的形象,他无话可说。犹太教的一些知识分子很理性,保罗原属于这一类。老子和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已经觉得这个问题并不是人类要清理的问题,理性根本清理不了。神秘是如此的吸引着人,包括那些原本极为理性的人,在其内心对神秘都有一个挥不去的潜在的影响。所谓“终极关怀”是每个有都有的,对于普罗大众,死亡使他们思考,但是对于知识分子,死亡并不可怕,他们大多不介意,觉得这是自然的。使他们思考的是“人活着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要如此的活着”,在人类的命运中为什么偶然因素往往作用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为什么一个老年人回忆他的生命轨迹时,会产生一种宿命感?即使极伟大的智者,都不敢轻易说出神是不存在的人的命运是人自己掌握的这样的话,只有实用主义和第二三流的学者才会说那样的话。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学说,但是其对宗教的评说并不深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也没有系统地建立一套宗教学说,其它的如罗素等人也如此。
   人类的理性文明已经发展到极为灿烂的地步,在科学的时代,我并不认为“神的地盘”越来越少是一件科学能够最终取胜的事,它总是显得同样举步维艰。的确,宗教(如基督教)内部在改革在转型,但是其根本是不会转的,尽管年轻一代的信仰生活可能带有了许多当代的自由特征,他们的内心想到神的时候不再象前辈那样多了,但是他们还是认为自己相信有神。宗教也是一种文化,人需要宗教,尽管宗教的源头和最高层不在人间,但是信仰生活本身却是在人间展开,受着人间诸多因素的限制,我们往往把这些人间的因素看成是最本质的,这点或许基督教徒也难免,但是我可以肯定这不是本质。尽管用理性的论证方法我以为说不出那层意思。而且所有的思想家从理性的角度都还没有说清那层意思,它在理性之外,并且牵引着人类理性及创造的大方向。世界的神秘在理性不能到的地方,而想象力却是能够到达的。您以为两者真的一样吗?

   诚之兄,兄既然有心了解宗教,我以为应该多与宗教中人接触,多读多思考宗教问题。〈圣经〉我不知道您全部读过没有。就您谈儒家的天的一些文字看,我以为您对中国思想史的几个关键点的了解有限,思想史的背景和文化的深度了解还有待进一步的精进。宗教同样也如此,您也许没有读过一些基督教大思想家,其实基督教的理论著作写的非常理性,很具高度,西方的逻辑学实证精神都是从基督教中脱颖而出而出基督教的东西并不是只有神秘的,它在几大宗教中是最具理性的。但是,它同时超越理性。小弟不才,向您推荐几本:
   (1)〈存在的勇气〉,蒂利希著,
   (2)〈论神圣〉,奥托著
   (3)〈思想录〉,帕斯卡尔著
   (4)〈基督教神论概论〉,许志伟著

    您读了一些现代儒家儒学研究著作,例如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等等,但是李先生的东西比较现代化,我推荐您读一读清人注四书五经的著作。多读些古注。以现代哲学建构思维来阐释古代思想终是见到今人而古人的本原是曲折了许多的。

    以上所言只是建议。同时所上面说的对宗教的理解也是“片面”,请批评指正。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