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ycoke()
整理人: shopping(1999-01-01 20:39:38), 站内信件
|
克里特文明的兴衰克里特岛位于欧洲的东南端,是爱琴海上的最大的岛屿。约在公元 前4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克里特岛上就有人居住,他们可能来自西亚或 地中海东部地区。这时岛上已出现了石制工具,培育的作物,家畜,纺织,陶器,房屋 和制铜业。约在公元前3000年 ?nbsp;.,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或称早期青铜时代。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岛上的一些地区出现城堡和阶级分化,行 成国家。这一时期克里特文明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宫殿建筑,这些宫殿大约在公元前20 00年左右,建于距海岸不远的克诺索斯,玛里亚和法埃斯特等,其中以克诺索斯王宫的 规模最大。据推算,克诺.魉 王宫在其最繁荣的时期,连同附近的建筑群可容纳8万人左右。克诺索斯王宫防御森严 ,围以高而厚的墙,有碉堡守住出海口,宫中有宽阔的房舍,储藏室,神坊等。在法埃 斯特,王宫则耸立在陡峭的山岗之上,而没有设防。在玛里亚,王宫建于海滨,也是坚 固的城墙。宫殿是政治和宗教?BR>权的象征,因此宫殿的出现可能表明克里特岛这时出现了奴隶制国家。每个宫殿群体可 能都代表一个独立的小城邦,这些小城邦在公元前1900年—1700年左右为争夺霸权可能 发生过战争。克诺索斯王宫可能逐渐占了上风,取得了霸权。在克诺索斯和法埃斯特之 间,修筑了道路,可能是这 种霸权的反映。国家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和演进。克里特的文字由最初的图画式文 字发展为象形文字,又由象形文字演进为线形文字。这些线形文字被学者们称之为线形 文字A,现在尚未释读成功。约在公元前1700年和1600年,各城的宫殿曾两度被毁,原因 不详,但很快就被重建。重 建的宫殿在设计上并无太大的变化,但规模比以前更大。第二批宫殿时期,大体从公元 前1650—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繁荣的鼎盛时期。在第二次重建的宫殿中仍以克诺索 斯王宫为最大,占地面积为3英亩,如果把周围的建筑物计算在内,达5英亩。这时手工 业更加发达,各种的陶器制作 更加精美,有的陶器壁薄如蛋壳,其典型式是卡玛瑞斯式陶器(因其发现地而得名)。 卡玛瑞斯式陶器的特点是黑色背景上绘有红,白,橙等颜色的花纹。从王宫这一建筑群 之富丽堂皇,结构之复杂,可以看出建筑技巧之高超,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宫(因传说 中的米诺斯牛而得名),有迷 宫之称。陶器上的彩画,雕塑以及宫殿中的壁画都达倒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堪称古代艺 术的杰作。它们多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而很少描写战争。 克诺索斯在其强大时,不仅统一了克里特岛,而且还统治过爱琴海上的若干岛屿及大陆希 腊的一些地方。关于雅典向克里特敬献童男女以及提修斯杀死米诺斯牛的传说可能反映了 这一事实。另外,据说克诺索斯国王还曾经远征过西西里,但被西西里人烫死,也反映了 它在海外的扩张。 这时期克里特文明的繁荣部分原因是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羊毛和油,部分原 因是其对外贸易活跃。传说中的米诺斯王朝时期的陶器不仅在埃及和叙利亚,而且在萨摩 斯和米利都甚至在西西里都有发现。除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外,米诺斯还进行过许多殖民活 动。 克里特王宫的辉煌时刻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5世纪中期前后,在克里特文明正值顶峰时期?BR>法埃斯特,玛里亚和扎克里的诸宫殿遭到破坏,化为碎石和废墟。这次破坏可能是亚细亚 人的入侵造成的。英国学者伊文斯在克诺索斯宫殿的废墟中发现了3000多块泥板,这些泥 板上的文字和在其它宫 殿中发现泥板上的不同,学者们称之为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在本世纪50年代初已被释读 成功,证明了写的是希腊语。这一事实表明,克诺索斯已被希腊人占领,希腊人已经开始 成为克诺索斯的统治者。他们以克里特人的线形文字A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约在公元前1400年前后,克诺索斯的最后一所王宫被毁,是由于克里特人发动了反希腊人 统治者的起义,还是由于迈锡尼人的入侵,抑或是由于火山爆发和地震,还无法断言。但 克里特文明从此衰落下去,在也没有恢复。以后又经过多利亚人的入侵,克里特文明逐渐 被人遗忘,只给希腊人 留下了一些美丽的传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迷。1899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斯开始 发现埋没已久的克里特遗址文化,它与比它稍晚的迈锡尼文明一起,合称为爱琴文明。在 研究史上,爱琴文明把古希腊文明提前了1000年左右。从而使它跻身于世界最早文明之列 。 对此有啥看法????????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96.191.124] ※ 修改:.shopping 于 Jan 1 20:17:33 修改本文.[FROM: 202.100.68.19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