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古今纵横>>历史长河>>昨日足迹>>中国古代史>>众说纷纭>>功到雄奇即罪名(五)

主题:功到雄奇即罪名(五)
发信人: bywind()
整理人: shopping(2000-01-29 02:45:20), 站内信件
                (五)
  袁崇焕对自己的下场,并非一无所知。自从他投笔从戎以来,他所担心的不
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谗言。在奏疏中,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种担心。他对天启
皇帝是这么说:“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
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唯圣明与廷臣终始之。”他对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
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
能以意见乱臣谋。”“用人当任而无二,信而勿疑。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
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
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当我们今天
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只觉得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对于自己的死于敌人的反间
,死于朝廷的猜忌,袁崇焕早已预见到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良臣择主而
适”,不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偏偏去赴汤蹈
火?因为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不敢偷生惜死!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边中送别》)他的投笔从戎,
不是为了封万户侯,而是以收复失地,解辽东人民于倒悬为己任。在崇祯与袁崇
焕那场著名的平台对策中,崇祯曾把袁崇焕叫到跟前,对他说:“愿卿早平外寇
,以舒四方苍生之困。”这不过是一句套话,袁崇焕竟然大为感动,举手加额:
“皇上念及四海苍生,此一语,皇天后土,实式临之。臣所学何事,所做何官,
敢不仰体皇上,早结此局。”(《石匮书后集》)为崇祯念及百姓,欣喜之情溢
于言表。他与皇太极议和,也是把归还被占领土,放回被俘官民男妇作为首要的
谈判条件,毫不让步:“今若修好,则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
还?”。
  既然把民族利益放到了首位,也就只好不顾个人安危,抛弃家庭幸福了:“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
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余大
成《剖肝录》)心甘情愿当一个以国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焕之所以为民族
英雄,袁督师之所以为“千古军人之楷模”(梁启超语)。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
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一个屠杀本民族英雄的民族,真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
邦!

--
    白马带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
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
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
:「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 来源:·Netease BBS nease2.gznet.com·[FROM: dcbpc58.szptt.n]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