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九歌文集>>进化论之辩>>基督信仰对演化论批评之小翻案(三)

主题:基督信仰对演化论批评之小翻案(三)
发信人: hornetc(九歌)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46:05), 站内信件
  1)化石与现存物种没有逐渐递变的迹象 
  从分子生物(Molecular Biology)的证据里,我们可以证实突变的发生
的确可以造成性状的改变,而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有性生殖)更扩大了上下
世代平均的差异。但是,不少人注意到,所有已知的化石和现存物种之间似乎
并没有应该出现的灰色地带。马是马、牛是牛、鸟是鸟,从来没见过长翅膀的
羊,或会爬上岸的鲸鱼等等。最切身的经验,如果人是从高等灵长类演化而来
的,我们好像找不到完整的演化光谱(spectrum),彷佛每个中间型物种都是
独立自成一派的。 
  提出这项反论的人,的确有锐利的观察眼光。不过,我们也可以肯定,这
些人一定不是遗传学(Genetics)专家。为什么呢?和希腊神话不一样,有性
生殖是得在足够相近的物种上才能发生的,否则两组Dna的差异过大,即使可
以受精,胚胎也是不会发育的。马和驴可以生出骡,白人和黑人的小孩肤色介
於二者之间,但鸟和羊、蜥蜴和鲸鱼的组合,是不会有结果的。大家不妨找一
份详细的生物演化树(根据Dna比对)来研究,应该会发现,两种生物的之间
的距离只要遥远到某一程度,就无法产生后代。 
  那中间型的物种到那里去了呢?它们不是不存在,只是已经被天然淘汰了。
我们不能否定,一种新品种的诞生,其适应环境能力、繁殖速度、性状保留比
例,皆有可能远远超过其他相似物种。而原本一系列的中间型物种,也就因数
量太少而被忽视了。最简单的例子,现代人科技发达,出生率高,死亡率低,
兼俱优秀殖民能力;自然而然,世界各大洲便布满了“现代人”。相对的,没
有高等文化的人种(民族),便在千万年的竞争里,逐渐败下阵来,退居深山,
静待探险家的造访。再低等一级的类人物种,竞争力就更差了,不是被新人类
赶尽杀绝,便是被几场瘟疫诛灭全族。值得一提的是,性喜群居的动物,自然
血统融合的效率也高,故很快地能把一些外来奇异的性状“消化”在族群中;
所以外界看起来,这个族群的个体自然长相类似。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到人为认知的误差。提出以上反论的先生女士,除
了不该是遗传学家,也应该不是常到野外勘察的生物学家。充其量,只是每年
一次去动物园看看几种最具代表性的动物罢了。动物园面积有限,当然无法收
集全部的物种,反而有点把大众误导,以为世界上就这几种动物而已。事实上,
世界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何止百万(光是蚂蚁就有五万种),而相近物种间的有
性生殖又可产生“新的物种”。生物的定名分类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其实,与
其硬把物种与物种隔开,不如照十七世纪数学、哲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所
说的,把所有的事物(在这里指生物的演化)看成一个不间断的延续(contin
-uity),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了。 
  2)今日生物并没有所谓“进化”的趋势 
  另一项广为人知的反论是:“怎么我从来没见到猴子变成人?”当然,这
句话是很极端的例子,提出这个问题的女士先生,实在应该回家关起门来,先
把达尔文的理论从头读一遍,顺便参考几本高中生物课本。今日的猴子和人同
是演化的结果,拥有的只是共同的远祖。而整个演化过程是在千万世代间逐渐
变化的,并不是睡一觉手就长一寸。以人类历史的短暂,自然不能目睹爬虫类
长出鸟类翅膀的过程。此外,“演化”的确是在进行的,不管是天择(natural
selection)还是人择(artificial selection)。从人类工业化的数百年来,
我们早已帮助大自然“淘汰”掉了成千上万种野生动物(据估计,单是在过去
五十年,就有数以十万计的品种绝迹。),也大大地扩大了老鼠、蟑螂的族群。
人类也致力於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并已成功培育出结实累累的谷物、玩赏用的
家犬、五颜六色的花卉、高产量的肉牛、不怕病虫害的疏菜,现在更要进一步
改善基因、复制生命,诸如此类,全部都是演化的好例子。 
  况且,正如本文之前提到的,演化的本身没有特定的目标(并非纯粹的
“进”化),也并非一种动力,只不过是自然产生的结果。没有必要发生改变
的话,改不改变都无所谓。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看不到演化的发生(例如活化
石腔棘鱼-Latimeria-还是六千万年前那副老样子),就说演化不存在。腔
棘鱼的生活环境是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旁幽暗宁静的深海,环境改变并
不大,也缺少物种的歧异度(Diversity)。在客观环境无甚改变,又缺少强
敌竞争的前提下,腔棘鱼演化的速度自然缓慢。而且,就算真有演化,在这种
与世无争的情形下,新的物种也未必会对原来的造成生存上的威胁,而新品种
也可能只是尚未被渔人捕获罢了。 
  3)演化成“人类”的机率太小 
  另一个有名的例子是这样的:“科学家计算过,从最原始的生命(简单的
自我复制有机体)演化成现今的人类,其机率小到就像把一本大英百科全书丢
进火里烧,而烧剩的灰烬落下又恰巧排成一本完全一样的大英百科全书。”以
子之矛,攻子之盾,听起来好像很有说服力,可是一听到统计学家(statisti
-cian)的耳里,可真是把他们的大牙都笑掉了。举出以上例子的女士先生,
也一定不是统计学家。 
  为什么呢?统计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机率的意义只能用於统计过去发
生事情的总和,来预测未来同样事情发生的机会。掷一个六面的骰子一次,得
到5的机会只有六分之一,这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掷同样的骰子一百次、
一万次,则我们得到 5 的机率约等於六分之一。但是,如果今天我们只掷过
“一次”不知道几面的骰子,再也不能重来,而一揭开罩子出现5,则这个骰
子出现5的机率就不是几分之一了,而是1(出现5的次数)/1(总共掷的次数)
=1。说不定这只“骰子”就只有这一面啊!况且,今天就算有一个一万面的
骰子,不论怎么掷,必定都会出现一个答案,即使每个答案的机率都只有万分
之一。假设一掷出现9626,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觉得奇妙无比呢?假如您事先
便预言到了,那真的是奇妙无比了,因为平均来讲,您每猜一万次才能对这么
一次。假如您是因为出现9626的机会是万分之一而惊喜,那抱歉了,因为您也
会因为出现3848、或5495而惊喜,所以您今天惊喜的机率,是万分之一乘以一
万,是不折不扣的百分之百,一点也不值得惊喜。 
  请问地球生命的演化发生了几次呢?一次。所以由简单有机物演化成人的
机率,在无可比较的情况下,只能是1啊!如果像今天打电脑报告一样,以地球
诞生为基准,我们把地球的演化读取(load)和重演(run)一兆次,中间九
千九百九十九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都演化出别的烂东西,或
什么也没演化出来,只有一次出现最高等的人类,那上述例子就真是有说服力
了,笔者也会想抛弃大学教育,投身传教事业。事实上,不管我们今天是人也
好,是火星人也好,是异形(alien)也好,我们都只经过了一次演化。因此,
我们说出:“啊!多美妙呀!生命居然会演化成‘*’”的机率,永远是百分
之百。人类是完美的演化成果吗?不知道,地球只试过这一次。说不定我们可
以演化得更好。人类是上帝得天独厚的选民吗?不清楚,因为没得可比较。或
许那天当全球各大都市上方突然出现高科技外星人战舰的时候(如电影indepe
-ndence Day),人类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上帝偏心,并没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不禁又可以联想到许多“魔术数字”,例如重力(Gr
-avitational force)与电磁力(electromagnetic force)的比例,水摄氏
四度的特性,质子(proton)与中子(neutron)的质量差异等等,一切都是
那么地恰到好处。如出一辙,这些魔术数字也不过是放马后炮而已。今天如果
换了一套数字,还是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并不是一切都完蛋。只要生命产生
了,而且进步到可以思考自己从那里来的时候,发现这些“魔术数字”的机率,
也一定是百分之百。教会待久了,我们还可听到更多奇奇怪怪的统计数字,都
不知道是那些蒙古数学家怎么算出来的,这些数字的可信度就更低了。 
  4)生物复杂化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矛盾 
  学过热力学(thermodynamics)的人可能会问,那既然生命皆是由最原始
的单细胞生物,愈演化愈有组织,一直到今日的精巧人类与各种生物,很明显
与第二定律里说的“自然界的演变一定朝乱度大(entropy increase)的方
向进行”相矛盾。 
  听起来又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只可惜这些物理学家一定没读过(通)生物
学,甚至也没把热力学完全念懂。生物摄取食物,吸收养份,或化为能量利用,
或制造身体组织,或排泄废弃物於体外,全部牵涉到热能的丧失。而这输出功
率小於输入功率(output<input)的现象,正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精髓。生物
的确是愈演化愈精密,可是就整个大环境来说,生物排放出的热与废料,仍然
使整个系统的净乱度(net entropy)有增无减。这就像是冷气机可以冷却室
内的温度,造成室内气温下降、乱度减低,却相对地更加升高了室外的气温和
乱度(并不是所有的电能都用在传热上,有些反而化作热量散失了)。从宏观
的角度来看,冷气机仍然造成全宇宙乱度的提升。
  5)圣经里也有提到恐龙的存在
  值得欣慰称颂的,教会内也有不少和事佬,充当水火不容的两方之间的桥
梁。这些热心的科学拥护者,挖空心思寻找圣经与现代科学的蛛丝马迹,最后
乃出现了圣经也有提到恐龙的出现,科学家发现漫天大洪水的地质学证据,摩
西带领以色列人渡过的不是红海,乃是潮汐现象明显的某处浅滩等等有趣理论。
圣经里提到的神迹不胜枚举,有的彷佛可以用自然科学、心理学、人文历史学
的发现成功解释;但是不可否认的,尚有太多的故事是名符其实的“神话”。
硬要把神话和科学扯在一起,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穿凿附会地滥用科学发现,
真是弄巧成拙,反而忽略了神话故事的隐含意义。就像变魔术的人心知肚明自
己的伎俩根本不是魔术,神迹的确立也往往是在旁观者(尤其是握笔者)的眼
中。或许这和三国演义里,大家在看到诸葛亮“借”来东风之后,惊叹:“孔
明真神人也,安敢敌之!”有著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也是人呀。可是他深知
天文气象学,只是卖弄一下,就被小说家描写成能呼风唤雨、祈禳祭星的人了。
圣经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口耳相传写成的,如果仍兴致勃勃地把这些神话故事当
史料来背诵、来研究,就真可谓“小学而大遗”了。
  6)最伟大的科学家也都信神
  是的。历史上公认最伟大的两位科学家,牛顿(Newton)与爱因斯坦(Ei
-nstein),都相信神的存在(注,前者相信基督教的神,后者则相信自然神)。
这么一来,众多科学界的徒子徒孙总该服气了吧。不幸的,举出这句话的先生
女士,对历史的研究一定没有到家,也曲解了神存在的意义。

                            (待续)


----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所非忠而言之兮,指苍天以为正。

生物天地    鸟的世界
三思言论集   北京区地球科学
北京区生命探密 北京区自然科学
北京区宇宙探索 大自然社区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