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基甸文集>>精华转贴>>[迅速]四百年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主题:[迅速]四百年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发信人: ji-dian(基甸)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44:33), 站内信件
听说利马窦的墓和像在北京中央党校校园内,不知是否确实?

-------------------------------------------------------------------

四百年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迅速 

2001年11月21日[彩虹之约]http://www.bbsland.com/rainbow 


明万历年间。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抵达北京,受到万历皇帝及中国士大夫的重视。 
史称西学东渐。在中国历史上和郑和下西洋相提并论。不过两者同样没有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后人将明时的两此中西接触对比张骞出使西域和玄藏印度取经,认为 
中国失去了一次和世界接轨的好机会。导致在以后的数百年中落后。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就如郑和下西洋一样,中国去世界看了一圈,没有什么东东。泰西人也来中国了。 
实力也不过而而。那时伊斯兰在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欧洲横行。内战兼外战,打仗目的就是为贩卖人口。相比之下满蒙八骑的军事道德简直是圣人了。这就是 
他们一直吹到今天的盛世。欧洲更是前有百年战争,玫瑰战争,后有宗教战争,三十 
年大战。从大陆一直打到海上,连殖民地到贸易特区。两处烽火连年不断。 

十六年后,辽东原住民在努尔哈赤带动下闹满独,跟着引发了金融风暴。下岗农共革命。明的黄金时代才过去。 


明朝开国后,除永乐是内战过一回,土木堡大败给瓦剌。基本上国泰民安。利马窦来前数年,中朝联手将丰臣秀吉的日本军赶下了海。这可是日本百战的精兵空国而来。所谓战国时代的名将的战力尚不如戚继光他们打发的中日海盗联军。那时天下无事,中原群雄可以悠闲自在的搞五岳联盟,日月神教什么的玩。要不然就是侠客岛喝碗腊八粥什么的芝麻绿豆大的事都可轰动武林。搁射雕那会,大侠们把这当过家家。丐帮君山大会,天下英雄大会,那此不是国恨情仇交集。天下兴亡在此一会。 


欧洲这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称霸的时代。两国平分了新大陆,西班牙征服了菲律宾。东印度公司攻克孟买。而英法两国还在因新旧两教的问题大打内战。英国的血腥玛丽听着名字就够酷的。法国的圣巴托罗谬大屠杀更是世界闻名。以至后来大仲马一口气写了连暴力带煽情都有的亨四三部曲?p> 

算来明教起事,吃月饼杀靼子时,欧陆就英法百年大战,直打到于谦守北京,和瓦剌谈判放皇帝的时候。接着就是英国红白玫瑰战争,又是三十年下去了。以后马丁路德改教,欧洲宗教战争不断。实在人类历史上少有的乱世。 

西班牙以宗教法庭配合对外殖民,政治上求稳定,经济上搞活开放。成了欧洲第一强国。陆海军空前强大。不过号称无敌舰队的西国水师却让新教国英荷联军打了个全军覆没。从此新教国的船队可以纵横各大洋。甚至远达中国海。西葡商队在贸易基地澳门数次和荷兰商队交战。将荷兰人逐离中国海。害得荷兰人只好去和日本大名打交道。明庭因西班牙人驱逐荷兰人一事,认为有利中国安全。因此对天主教传教士特别放宽禁令,允许入朝。后来郑成功在台湾打荷兰人时,澳门的西葡两国人别提多乐了。从此独占 
对华贸易特区直到清末。为何英法要联军攻打中国,历次没有西葡军队?无外乎英法 
没有贸易特区,而希望得到。香港的出现直接威胁了澳门的贸易皇后的宝座。是西葡 
人极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就是往日的皇后已经堕落到再赌城卖笑的三陪小姐的地步 
了。不过当年利马窦他们出发时,澳门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港澳台三区。集文化经济 
政治交流中心位置。 


利马窦所属的耶稣会是天主教中一位了不起的人所创。针对新教的挑战,组织的新式教团。重视严格的纪律和钻研学识。在宗教改革的狂澜中力挽天主教的局面不倒。利马窦本身也是教团中的杰出人物。天文数学格物地理,文史哲理,逻辑辩论无一不精。更兼有敏锐的洞察力,看出宗教在中国的地位比同丐帮无袋弟子。因此改称西儒。赢得尊师 
敬道德士大夫的欢迎。号称实学。 

不过他所传来的实学并没在明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佛朗机的大炮没有能阻挡闯军和清军。在清庭掌握政权,中国恢复安定的时代后,实学的有限影响也消失了。直到两百年后,随着英法打败清军,西学才受到重视。并且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显示了决定性作用后,在中国扎下根来。不过那时的西学却是新教的学说。而非利氏师承的旧教。 

天主教的学说很类似中国儒家修身齐家治国。有自己的一套修身兼治国的理论。大体来说认为人的德行不应该随外界环境改变。用中国思想来解释就是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等等。极端些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治理国家自然不求积极改善外部条件,提倡美德。也就是节俭寡欲。欧洲当时贸易通道不畅,土地是主要财富。作为农业国,自然重视节流。中国也是重农主义,大概和明太祖出身农民有关。传统儒家也是重视人间的良好关系。清楚的化分为君臣父子夫妻师友的关系。大家以礼相待,和和气气的什么事情也没有。不提钱那档子俗事。完全是无为不争的清静思想的发挥。因此西学当时能迅速的融合到儒学中,但也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近代西方文化的厉害之处不在于西人几何算法厉害,知道地球在转动,大地是圆的。或火器精良。这在当时并不难学。况且那时也没有今天的技术封锁。中国在知识上差不多全掌握了。可思维上并没有了解。其实就是欧洲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呢。 

西学厉害之处是新教兴起后的思想。旧教以离欲为美德,新教以工作为对神的奉献。旧教认为享乐带来罪恶。新教认为外界条件的恶劣导致人性的败坏。因此一教倡不争,一教追求有余补不足。这也是古代希腊哲学强调德行的斯多亚派和以快乐幸福为美善的以彼鸠罗派的原则区分。也是中国道佛两家逍遥和解脱的分别。 

治理国家的政策方面就是重农和重工商两种主义的分别。农业秋收冬藏,讲节俭。工商业要鼓励消费。路线分明。说起来简单,作起来就复杂了。 


中国明清改朝换代,袁崇焕和后大战,闯军纵横天下时,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也在开打。陈近南在南京沦陷,南明亡后,组织天地会时,也正是英国将查理的脑袋砍下来的时候。著名的法国三剑客和铁面人的故事也在这时代。 

红花会和胡斐大闹天下掌门人大会时正是美国独立时期。在这些侠客都离开世界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开始。 

西方用了两百年的时间来试验新的治理国家的理论。从旧教的克制内心到新教发挥个人价值。由个人主义到自由主义,提出人天性平等,然而处处有枷锁的口号。要挣脱后天的压制。渐渐成为功利主义。主要理论仍然是求有余。方式一是要市场,一是控制资源。也就是低成本,高利润。希望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精神也获得进步。消灭一切痛苦和不公。 

在摆平了拿破伦后,欧洲各国都厌倦了战争。建立神圣同盟,维持了数十年的稳定局面。英国立刻派使者来中国要求贸易最惠国待遇。大清皇帝坚持每年审批一次。进出口要配额。显然中国的重农政策派不了解重商主义是西洋各国的国策。非和蒙古茶马互市可比。英国入关谈判二十余年没有成功。结果开打。仗是打赢了。可还是没有获得自由贸易的权利。中国采取了强大的贸易保护政策。开放五个经济特区,号称五口通商,六口通商,大不了十口通商。不过因为不采取重商主义,不了解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因此没有要求对方平等开放同数量城市。其实英国大城也不过五六座。如此签订条约等于 
拿自己部份市场换它全国市场。不平等条约对双方也是相对而言。看谁利用的好就是了。 


直到最近,中国仍然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只开放些特区什么的。对欧美可要求单方面最惠国待遇。把中国廉价服装卖的美国满大街都是。不平等大了去了。这就是利用的好。 

光有市场不行。控制原料也很重要。这涉及到生产成本问题。因此产生了殖民主义。就是控制殖民地的大量资源。谁控制殖民地多,谁就有生产优势,就有市场和利润。国富民强然后优胜劣汰对手。 

结果大家一算手头的资源多少,德国少过英国,自然和平竞争会输,那就先下手为强。日本一算资源不够,瞅着中国的挺合适,那就上。20世纪殖民地被瓜分完也意味着列强摊牌。一战二战的打到下半世纪。列强元气大伤,殖民地势力发展起来。干脆独立了。 
那块大饼谁也得不到,只好在市场价格下公平买卖。大家机会均等。谁也没便宜。倒是 
化解了战争的危机。 

西学新旧两教,在旧教影响下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均已衰落。中南美洲和菲律宾等国从没强大过。新教发展出的治理国家和个人生存的理念,在科学政治经济方面影响巨大。从以理性探索信仰,因理性主义强大发展出自由主义。有引出的浪漫主义和功利主义就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殖民主义,马列主义和唯心唯意志强调超人统治的纳粹军国主义。后来各影响中国数十年。所以说利马窦等天主教士传来的学说并非后来影响世纪的新教一支。 

反倒是欧洲从传教士那里知道了中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取士。发展出国家公务员 
制度。此概念一举解决了古代民主整体选举各级官员的巨大社会成本问题。君主制度 
的拥护者虽然认为古民主制度不如精英(贵族)制度。精英制度不如君主制度稳定有效。 
却不得不承认现代民主制度优越于君主制度。欧洲巨变影响了世界,中国传出去的火 
药和思想,最后有都传回来影响了自己。利马窦他们的作用在何时发生,何地发生。 
如何发生,奇妙之处连他们自己都没有想到。只有引领他们的上帝才知道。 


今年教皇和中国共同庆祝利马窦来华四百年,也是中国进入世贸的成功时刻。中国已对西方的思想开始积极的学习。回想利马窦时代的学问不论西学儒学,均已成了历史。当时的东西方的强国也都不复威风。就是新旧两教本身也被后起的思想取代。现代又被后现代代替,殖民文化被后殖民文化代替。理性主义遭遇结构主义。逝者如斯。如梦亦如露。想起利马窦当年携带来华的传道书中说,虚空的虚空,万事都是虚空。又说阳光之 
下没有新事。 

利马窦和他的后来者,当时在中国影响不小。我们在金庸群侠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袁承志他们在去北京途中遇到的运送大炮的葡军军官就是由利马窦的弟子门人召集的。他父亲,蓟辽总督,关宁铁骑的大帅,袁崇焕军中下的火枪手和炮手也均是由利马窦一派实学家训练出来的。山宗里的参将罗大千就是其中之著名者。利马窦上北京前, 
曾长期在广东一带讲学传道。同时的袁崇焕想来也应该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师。不过那 
时袁崇焕尚年轻。还未成名。 

利马窦远行万里来中国,扬名当世,赢得后人景仰。不负了平生的志向。有危邦行 
蜀道的西儒,也有乱世为长城的良臣。中国的那段历史实际上要比金大侠写出来的还要精彩得多。 



----
基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基甸连线 
http://jidian.ccim.org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