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各行各业>>IT人论坛>>【行业与研究】>>上海--未来的“半导体王国”

主题:上海--未来的“半导体王国”
发信人: nhccq(西海)
整理人: xiange(2002-08-29 15:35:48), 站内信件
浦东新区--上海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这里有一家令当今全球半导体业界瞩目的企业。 
  那就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MIC,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除中国当地银行外,这家成立于2000年4月的半导体制造商的投资方还包括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银行以及风险投资商。 
4~5年内投资75亿美元 
  “正好赶在半导体景气复苏的时候开始生产,实在是天助我也”。 
  SMI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汝京对业务前景充满了信心。该公司为半导体代工公司,只接受日美欧等国半导体厂商的生产委托。经过潜心研究90年代后期台湾半导体的超过半导体巨头的腾飞经验,SMIC决定采用与台湾厂商相同的经营模式竞争全球市场,并于2001年9月正式投产。 
  为什么SMIC会引起全世界的瞩目呢?只需一窥其幕后运作,便会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投资规模”! 
  2004年下半年直径200mm硅晶圆月产量达到8万5000枚--这就是SMIC一期工程建设的3个工厂(1~3栋)的生产能力。这一数值相当于1999年开工的中国与NEC的合资企业:上海华虹NEC--月生产能力达2万枚的4倍多,生产规模为中国之最。 
  当然仅仅如此的话,还不足以令世界震惊。今后几年内SMIC将成为“业界台风中心”(日本半导体分析师南川明),原因就在于继一期工程之后的钜额投资。2004年月产8万5000枚的一期工程全线开工的同时,二期工程还要再建设3个工厂。随后,再根据需要建设三期工程的另外3个工厂,这样SMIC将共计建设9个工厂。 
  已经开工的1、3号工厂(2号正在建设中)的背后,还有大片的建设用地,面积达62公顷。其大小相当于去年开业的整个东京迪斯尼海洋公园再加上2/3个停车场,规模之大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其投资总额将超过75亿美元,这一“爆炸性”投资足足可以再建三个迪斯尼海洋公园!总之,这大约相当于台湾最大的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TSMC)2002年设备投资预定额的5倍,接近内存业内全球最大的韩国三星电子2002年设备投资预定额的4倍。日本12家著名公司本财年预计设备投资总额仅约为48亿美元,可见SMIC的这一投资是何等的庞大! 
  按SMIC的计划,从目前正在建设的2号工厂起,晶圆直径将扩大到300mm。据称在二期工程以后,还将引进世界上最尖端的制造技术。半导体的集成度由微电路的线宽来表示。尽管一期工程的建设标准为0.25μm,只不过是一代以前的,但该公司今后的战略是:2002年和2004年分别导入0.18μm和0.13μm的微加工技术,赶超世界最高水平。 
  张汝京雄心勃勃地表示:“力争在2005财年之后达到0.10μm,与世界顶极水平一比高低”。 
上海--未来的“半导体王国” 
  除SMIC外,上海还另有奇兵!台资的宏力半导体制造(GSMC)公司正计划以投资尖端技术为中心、开展附加值更高、价格更便宜的芯片生产业务。始于去年年底的土建工程目前已完成了厂房骨架组装,预定于年内开工。据称整个计划的总投资规模超过了58亿美元。 
  “2005年上海将成为半导体王国”--这一点在半导体业界已毫无争议。不过,出现了这样一个与台湾并架齐驱的半导体供应地,对整个业界而言,可能会是一个隐患。因为一旦供求关系失衡、进入价格剧跌的硅周期低谷的话,就会出现史无前例的严重过剩,给整个业界带来危机。 
  对此,SMIC首席执行官张汝京反驳说: 
  “即使SMIC全线开工也只能满足中国国内需求的6%。预计这一需求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因此本公司不会给全球市场带来过大的供给压力”。 
  然而,中国国内的需求之所以增加,正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各国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越来越密集的结果。全球高科技设备制造越是向中国转移,半导体需求就越是向中国集中。这样一来,如果中国厂商再以低价格为武器加入竞争,就很有可能出现持续的半导体价格战。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