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utpack163(阿杰)
整理人: bennycyb(2002-06-02 02:15:44), 站内信件
|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样的一段小故事:学堂上,图画课结束了,老师于是把学生们一本本厚厚的画册收上来,叠在一起,堆成一栋,这时候,一个小女孩走到老师面前,正而八经地对老师说,“老师你不能把我的画册放在最下”,老师不解地推了推眼镜,问到“为什么呢?”,小女孩说“因为我刚才画的是鸡蛋,你放在最下面,会把蛋压破的......”
如此洁净无尘的童心,让人发笑之余,又想起了自己也经历过这样无邪的童年,点点逸事回荡心中。
以前曾听到过旁人说,人生的各个阶段当中,最快乐的要算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却没有太大的家庭负担,所以也就可以凭借这一点青春,去尽情挥洒一下,想想看,似乎也不无道理。
现在我已踏进了这一阶段,问我是否快乐?我会觉得一切和以前也就差不多。以前常可以用自己的少不更事,来避开一些世事烦务,也总可以给自己这样那样的借口,“慢慢来吧,这方面的东西用不着那么早精通,到时候也就可以知晓了”,却不知道逃避逼不出自己的长进,于是到了现在,觉得自己仍然是个大孩子。对于照顾自己,十年的寄宿生活大概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而对于人情交往,工作处世方式呢?只能说所懂非多。
于是忽然又觉得学生时代是最快活的,那时候只要读书时多下点工夫,傻大冒一点没问题,因为没有人会来跟你计较。
现在呢,可能你不会对别人动机心,但却少不了要提防别人对你的机心,别人说的一句话,用正反两个方向分析问题这样的哲学原理已经不奏效了,可能我们要分解成三个方向,四个方向,五个方向来分析,也真是个脑力大锻炼。
以前读菜根谈的时候,记得有这样的话,瀑布下面只能找到滚圆的石头,并不是每块石头天生都那么圆滑,只是饱经磨砺后,棱角渐失,也便能左右逢“圆”了。
忽又惊觉,说出了这样的话,莫非自己也开始变得逢“圆”了?我没有想到过要去抵抗,因为我知道那应算是个进化的过程,成熟的标志,只是认为,在变得世故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保留一点自己不灭的本性?至少青石还应是青石,白石还应是白石,不会在被磨掉棱角的时候,让自己的本色也褪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