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oolgameboy()
整理人: yxguojz(2004-06-04 13:16:09), 站内信件
|
以心随者为首恶, 因为对这种人难望其有武德。湘西苗拳收徒有“三
教三不教”之戒:温柔者教,好事者不教;知礼节 重义者教,亡命之徒不教;诚
实本份者教,好色金 杯者不教。对可教与不可教之人进行了界定,保证 了苗拳
的纯洁性。湖南巫家拳提出“狂妄之徒不 教,轻浮之徒不教,忘恩负义之徒不教
”的戒条。 心意六合拳也规定了四不传的戒条:一忤逆不孝者 不传,二贪财好
色者不传,三逞能欺人者不传,四 酒色之徒不传。白鹤拳订有“懔十戒”(戒好
斗。 戒好胜、戒好名、戒好利、戒骄、戒诈、戒浮夸逞 能、戒弄虚作假、戒挑
拨离间、戒为非作歹)的条 文,作为行动准则,严格要求门徒遵守。岳家拳择
人而教,有“四常六戒”之训:常奉师,常守法, 常精练。常提防;戒谈人高下
,戒妄动手足,戒贪 淫美色,戒夜行不规,戒助人为害,戒交游奸邪。 这些戒
条,都是为了训诫本流派弟子谦恭和美。尊 师重道、扶危济困、讲究武德。它的
形成和严格执 行,无疑对武术流派的传习和健康发展,、起到了一 定的积极作
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原因,其中不免 有些封建的东西夹杂其中,但这些戒条的
主旨,无 一不是中华民族思想意识在武术界的反映,无一不 体现出中国传统武
术中的道德准则,诸如以健身为 要旨,以自卫为信条,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
。 主张尊师重道、谦恭和美等。这些道德准则,代表 了中华武术的主流,鼓舞
和教育了千万武林人士。 各武术流派之所以能涌现出一大批彪炳武术界的名 师
高手,与这些戒条的教戒,也是密不可分的。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1.106.1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