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同性之恋>>♂同志文化♀>>中国同性恋十大评选(2001年度)--人物篇

主题:中国同性恋十大评选(2001年度)--人物篇
发信人: wvxvw(时光的河流)
整理人: zrjh1015(2004-08-11 11:02:35), 站内信件

1、 万延海 
*入选评语  2001年最实干的中国同性恋权益和艾滋病防治活动者   
*入选理由  因主持中国最早的“艾滋病求助热线” 而为人熟知的万延海,在2001年度成功组织了“中国同志网站健康教育”会议。这次会议与官方举办的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几乎同步举行。这次活动完全由民间自发召开并获得了境外有关组织的资助,万延海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汗水。   

9年前的11月,万延海参与在北京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举办“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这是一个专为同性恋男子开设的文化中心。这一次活动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称为“石破天惊”。   

新的一年,万延海仍在为中国同性恋者权益事业奔走呼号。  

2、李银河 
*入选评语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这句话来形容李银河对中国同性恋现时处境的看法是最帖切不过的了。  

*入选理由  中国同性恋伴侣有一天能象异性恋一样走进婚姻殿堂的话,也许他们首先记住不是牧师,而更应该是这位中国最早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学者。  

在一次公开的讨论会上,李银河这样阐述她的观点:中国立法者现在应考虑为同性恋人群及其婚姻提供合法地位。这一声音后来被官方新华社所属的新华网2001年11月16日以《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同性恋及其婚姻应合法化》的标题播发。  

早在1999年,李银河就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2001年她,不少网站开辟了她的专栏并接受在线咨询,到凤凰卫视接受主持人李戈辉的专访,到Sohu与网友交流等等,社会活动活跃,可以说是最繁忙的同志学者。   

在最近的一期媒体访谈中,这位同性恋问题研究学者痛批中国同性恋者的中庸之道“滋长了一种苟且偷安的心境,希望能够永远躲在阴暗角落里头生活,也不愿意、也不敢发起来特别激烈的改造”。掷地有声的话语指出中国同性恋者意识集体麻木的现状。  

3、张北川 
*入选评语  一个推动同性恋者健康干预的医学家,一个努力为同性恋者正名的人。 
*入选理由  2001年4月出版的一期《朋友通信》,发表了同性恋者浴池内的见闻:“整个性活动过程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完全公开进行的……”一位不停更换性伴的男人,被问及是否知道艾滋病已在同性恋人群中流行,他的回答是:“别听吓唬,那是外国病,再说,该怎么死就怎么死,那么讲究干啥?” 

张说,由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同性恋者通常选择与异性结婚的形式,来掩盖他们真实的性取向;同性性活动大多也因此采取地下的方式,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这就为艾滋病在男同性恋人群中大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例如加强健康干预,在男同性恋者中推广安全套等,中国将可能有成百万的同性恋者感染艾滋病。 

这些,都是张针对同性恋人群的健康干预项目《朋友》所涉及的内容。这个项目创办于1998年,旨在推动中国同性恋者健康教育。如今,每两月一期的干预资料《朋友通信》,在同性恋社区内外已经小有影响。 

同时,这位医学专家还呼吁社会尊重和改善对同性恋的态度。他甚至主张将“同性恋”改唤为“同性爱”。他认为后者比前者更有情感意义,而不仅是性恋活动。但是同性恋者要想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尊重,并不是改换个名词这个简单,它需要同性恋者富有智慧的行动。 

4、章义 
*入选评语  2001年最大方的亮相者   
*入选理由  在全国艾滋病及性病防治大会上公开自己身份  
官方新华社当时的报道这样描述会场气氛:“一位男听众示意发言……听众席上响起一片鼓励和赞许的掌声。而就在此时,有人马上离开向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戴志澄打起了‘报告’:‘不好了,第二会场出事了!有人居然声称自己是同性恋!’”   

章义以真相呈给世人的勇气和自信,使公众社会开始重新审视“同性恋”这个词的社会意义。(参阅:章义和他的酒吧)   

5、夏农: 
*入选评语  中国同性恋者的国际亲善大使  
*入选理由  作为赞助方加拿大公民组织代表,在2001年11月中下旬的中国同志网站健康教育会议闭幕式上,这位漂亮的加拿大姑娘用英语祝福中国同性恋者过得开心。  

6、崔子恩 
*入选评语  中国独立同志电影的倡导者。每一次出镜都会引来同志对“CC”的大讨论 
*入选理由  “我为自己活着。”不过,他在同志文学和电影方面的才艺令他有这份自信。其作品小说《舅舅的人间烟火》获“德国之声”文学奖,其编剧的电影《男男女女》在第52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获是费比锡国际影评人奖。  

7、张江南 
*入选评语  一个冬天,一场电影节,一个大学生,一个异性恋者  
*入选理由  在中国最高学府筹办同志电影节,让北京的同性恋者大饱眼福。他著名的一句话是:“都是互联网惹的祸”。 让一个异性恋者感受到从没有过的来自同性恋的压力。   

8、 杜聪 
*入选评语  就是步子有些慢  
*入选理由  第一个打进中国大陆的大陆以外的同性恋权益活动人士?!他创办的香港智行基金会不时为大陆从事同性性服务者提供免费提供避孕套。  

9、 胡军 
*入选评语  2001年最有人缘的同志电影明星   
*入选理由  中国大陆最早同志影片《东宫西宫》的男主角,因《蓝宇》再度饰演同志角色,被媒体誉为同性恋演员专业户。他的“捍东”形象使大陆同性恋者为他未能在台湾金马奖输给了刘烨而抱屈不已,不过,他本人似乎并不在乎他的这些同性恋崇拜者的狂热。  

10、刘烨 
*入选评语  2001年最惹人注目的“蓝宇”   
*入选理由  尽管刘烨曾经在艺术电影《那人那山那狗》中有过不错表现,不过,他从来没有像过去的这一年那样被媒体翻来覆去炒作,连带着他的女朋友也成为娱记采访的焦点。不管怎样,刘烨虽非同志,某种意义说,2001年,刘烨成为大陆同志的“形象使者”,由此,他将在中国同志电影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