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ccu13650(2002-03-13 00:02:09),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Car版zhq322的《英伦之行(一)——英国人的素质》★ 这次英伦之行,感触彼多的,我就从英国人的素质开始说吧。
从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听的最多的英文就是:EXCUSE ME,SORRY,THANG YOU。。。不管是空中小姐、政府官员、警察,还是普通老百姓或者更底层的人士,如扫地的等等,这不只是一些简单的口语套话,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深有体会。一般去一个国家所要面对第一个问题,就是回答入境官员的问话,记得去年在美国旧金山入境时,美国移民局官员的呆板面孔和缺乏沟通,把我们同团的几个人给问倒了,翻译出面都不行,一定要移民局指定的传译员才行,给人感觉美国像是在搞种族歧视,搞得几个老同志挺恼火的。而英国的移民局官员就不一样,带着微笑问你“HOW LONG…..,WHY….”等等,然后PASS,再祝你GOOD NICE HOLIDAY,一切都很轻松顺利。
伦敦的主要交通工具大部分是双层BUS,人们上车都挺有礼貌,有时会很挤,上车的人会主动等下车人下后才上去,很有次序。行李可以放在底层的行李架上,乘客尽管上第2层坐,等下车时再取,用不着担心行李会给别人拿走。如果有人看到车上有遗留物品,他(她)会热心地把物品交给BUS中心负责遗留物品的招领处,不少人可以在那儿找会自己的遗失物品。
伦敦的道路交通并不十分宽敞,一些市中心的路面还很窄,遇到拐弯时,大巴可能会占用两个车道,此时无论是大巴还是小车,各自会相互礼让,先过去的车会主动地给让道的车打招呼,都很客气。行人过马路也有红绿灯指示,但在没有红绿灯只有斑马线的路段,只要行人一步入斑马线,车辆绝对让行,行人和车辆都各自相互尊重,如果这种情形给我们国内的人看了,会有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到了伦敦你还会觉得排队多,在国内只有银行才能见得到那种排队叫号方式,在伦敦无论是在银行、邮局或者大型的售票处,连吃饭(包括中西餐)都是这样,甚至在NIGHTCLUB、DISCO等,很多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只要入场都老老实实地排队,等候安排,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这在我们这里是不可思议。
国内一些开名贵房车的人,开车停车挺随意的,不考虑别人的情况,好象开着名牌车就什么都了不起私的,骄横拔固。而英国则不然,越是有钱人,就越有教养。在伦敦的富人区,由于地价高,私人停车房又贵,但一辆辆高级房车和跑车停在路边,整整齐齐的,什么人都可以看,没有什么隔阂。有次朋友开车载我经过这个富人区,刚好有个人从房子出来准备越过斑马线,我朋友立即停车让行,这个身穿大呢子人马上说了声:THANK YOU ,过了马路还作了个谢意的手势,我朋友看着这人跟我说,这就是有钱人!看来素质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
现在国内不少家长都把孩子送来英国读书,希望能接受好的教育,但最近我看了一篇报道,有几间语言学校开始拒收中国来的学生,原因就是这些学生经常大声喧哇,而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我们的一些教育部门和家长一贯以来只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忽略了孩子的素质教育,这就出现了社会上一些学历高,素质底的人,还有一些暴发户,这就使我连想起去年法航的机长将我们辽宁省的一个市长赶下飞机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四书五经》里就是很多很好的教育做人的道理,听说教育部门在小学准备开通这门课程,如果真是这样就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