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
如来清净禅——初悟《六祖坛经》(74)
☆☆☆个人意见☆☆☆
[神龙元年上元日,则天中宗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
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
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本段是护法品中第一段。说的是唐、武则天因为已经请了嵩岳慧安师及北宗神秀师到宫中供养。但问起一乘佛法时。两师都推举慧能大师。所以宣诏慧能大师入宫。
本品称为护法品,所谓护法即#谓保护、维持正法(即佛教)。
护法神外,人世之帝王及诸檀越,皆保护佛法之人,亦称之为护法。#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
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六祖大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来宣诏的内侍薛简就请教慧能大师佛法,希望入得宝山不空手而回。
当时唐佛法盛行,看来薛简也是明白人,一上来就问出了顿教法门和区别。
简问:“京城里的禅师大德都说,要想学禅入道,必须坐禅习定,不从禅定中得解脱者,是没有的。不知大师所说的法是怎么说的。”
想来那薛简也知道六祖所传的顿教法门是不论禅定解脱的。所以有这样一问。
[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
竟无证,岂况坐耶?]
六祖大师说:道是由心来悟的,不是坐禅坐出来的。
金刚经威仪寂净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六祖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口诀》中对这段是这么说的:
“如来非来非不来,非去非不去,非坐非不坐,非卧非不卧。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在空寂,即是如来也。”
这才是如来清净禅。把坐禅品的一段提来这看看。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
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
真定也。]
坐禅习定也只是入门的手段,顿教法门直指人心,道是由心来悟的,不是坐禅坐出来的。
应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在空寂,这才是如来清净禅。
初学者,打坐习定,修心养性,磨性去躁是很有用处的。这些所谓的禅定是一般的禅定。
六祖的顿教法门上来就是如来清净禅。要是一下就明白了,就做到心中平静自是应当修禅明性。要是不可以一下做到,那去打坐习定。磨磨性子也是很好的。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
想【护法】【慧安】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 愿众善知识!得闻《六祖坛经》,心即开悟。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