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2sinxcosx(2sinxcosx)
整理人: 2sinxcosx(2002-03-10 01:52:58),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牧夫天文论坛
------------------------------------------------------------------------
我没用过什么赤道仪,仅对自己的高桥EM-1有了解,因此,对赤道仪的所有感性认识和理解,都是基于它的。
后来,有机会用了两次大连同好于涛新买的天狼TQ3-102T,一次是白天,另一次是晚间,因此就有了下文。
首先声明:
A、以下纯属个人意见,未受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影响,是独立做出的
B、产品的特点和问题,不排除个别现象的影响
C、在评测时,尽量客观,尽量不夸大、不掩盖
D、本人水平有限,意见仅供参考,不对由于任何人采用本意见后的行为负任何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你购买了TQ3而发现没有我说的那样好,或者没购买TQ3但发现它很好,不要找我)
1、三脚架
比较稳固,重量尚可,角度合适。尽管为两段式,但最好别伸开使用,稳定性大减。
但是,末端的小橡皮头是个败笔,应该换成铁头。
橡胶头的好处是摩擦力大,在光滑的地面上增加附着力,但带来了非常有害的弹性!
试想一下,橡胶头1mm的移动,相当于多少角分的移动?由于风、碰、非平衡力的影响,怎么能保证稳定?
再试想一下,有哪个需要用赤道仪的地方,是光滑的地表面?
另外,三角板的固定方式太别扭:需要拧下螺帽,螺丝插入三角板,从底部用螺丝刀再拧上螺帽,
费力、费时,螺帽容易丢失
2、保护部分
几个保护部分薄弱,很快会失去作用。
极轴望远镜的物镜盖,是压入而不是旋入,容易丢失;
极轴望远镜的目镜盖,是透明脆弱的塑料,我看到时已经碎裂;
马达和齿轮的保护罩,也是比较薄弱的软式“硬塑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主体结构
坚固、用料足,稳定。透过孔洞向内看去,主体和齿轮等都是用黄铜做的,比较重。
极轴的调整尽管不太顺畅,但范围很大,易于调节到位
4、主轴
分轴向、径向、扭向三个自由度,前两者未发现任何问题,但是,转动方向的回差很大!!!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我忘记了如何说这个词,英文的意思是backlash, 是蜗轮与蜗杆之间的缝隙,引起
被动轮不受主动杆控制的现象。用手在赤道仪的上端拧,很明显感觉到齿轮的间隙,来回摆动可达到明显
的视觉可察大小,其问题在于:
a.控制正反转时,转换方向时,会有很长时间的迟钝,造成控制不良,无法导星。这就像老式拉线收音机
的调谐机构的回差一样,就调不准电台
b.跟踪开始时,可能有一段时间的不跟踪期
c.一有风吹人动,将非常敏感,甚至发生因平衡调节不良(事实上不可能100%调节平衡)问题引起的跟踪偏差。
一般来讲,好一点的赤道仪都有回差调整消除装置,如果天狼的也有,那显然没有调整好。
以上问题,对赤经轴、赤纬轴都存在。见图:
5、配件与附件
配套不好。例如,没找到说明书,极轴望远镜内刻度不好,照明太亮且不能调节;
导星镜固定方式简单,容易滑动,目镜不配套;
各种*作紧固螺丝都太小;
配套的摄影接口根本不能进行直焦摄影:太细、暗角严重
配重为两块大小不等,比较实用。
26mm的目镜总体感觉良好,另外两个不敢恭维。
6、主镜
外观很好,物镜镀膜均匀、暗淡,做工精细。2"调焦筒调节范围很大,手感顺畅。
用26mm PL目镜观测恒星成点状,换高倍目镜则发觉有明显色差和边缘彗差,
但由于没有好的目镜,分不清楚到底是谁的原因。白天逆光观测反差一般,用26mm目镜时(x23)效果良好,但换成12mm
目镜时(x50)效果一般,而6mm目镜效果较差。
7、*控性
控制器*作不太方便,每组只有三个按纽,速度控制与方向控制不独立。
由于没有说明,尽管白天使用还琢磨出来方法,但晚间有不好用了,不知道如何去跟踪,造成当天观测很不方便。
---- 欢迎来“宇宙探索”论坛^-^---->探索宇宙 ~ 超越无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