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d-ldh(李杜韩)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0 23:57:03), 站内信件
|
谢谢先生的赐教。
我以为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要弄清一个事实:宗教在什么领域和范畴里起作用,其作用判断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极为重要的,我的论证逻辑如何我以为是次要问题。逻辑管的是论证过程中形式上的真伪,而与内容的真伪无关,这是必须要清楚的。(此观点见王路著《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形式逻辑属于逻辑科学的范畴,宗教之真伪属于思想信仰范畴。两者显为不同。先生在回应中不也是混淆了两者:马克思的比喻,与现实中真正的毒品。
马克思在谈宗教是鸦片时,显然用的是比喻,这个比喻是有前提的,他的立场和条件指出了当时在德国唯物主义学者之中的宗教认识,并非是马克思本人专有的(见《十九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而近年宗教学者也指出马克思这个说法不是对宗教的科学介定。因为“鸦片”般作用,文学有没有?其他艺术有没有?也有吧。再者,把宗教看成“鸦片”,完全否定了宗教的历史根源中的民族因素、文化进演中的有效因素。这是会伤害一些民族和人民的感情的。例如西藏、例如回教徒。宗教在这些民族中如此的根深蒂固,他们憎恨污蔑他们信仰的人,这是举世皆知的。马克思这个早年的宗教判断,完全只从阶级演变和斗争上讲,而忽视了宗教发展中的其他重要社会因素,如宗教信仰与民族性、宗教中的人民力量和道德精神价值。这是早年马克思立论中一个不成熟的例子。进入八十年代后,我国宗教界基本上不用这个作为宗教的定义了。
为什么在现代文明中反复提到“宗教自由”问题?其实这是与启示运动的人本主义一同发展起来的民主自由理念之一种,是针对中世纪的宗教独裁和压迫个人权利的一种
回应和反弹。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是对个人自由民主权利的肯定,这在《圣经》找到依据,第二是对信仰选择的宽容,把是非的判断权最终回还上帝。第三是对社会契约型的制度的确认, 以公共性来判断一种思想、宗教是否健康合法,合法的就是好的。这条线的确立其深层是对任何形式的唯我独尊的否定、范与厌恶,当然包括唯物主义的唯我独尊。
其实唯物主义在科学的世界研究中是正确的,在人的经验和实验论证所能到的地方是对的。这个所能到的地方,其公认的、争议较少的就是与近代发展起来的“符合论真理观”,即事实与知识的互相印证对方的有效,这就是符合论的真理观。如果在事实不足,或者立论的知性理据不足而误用事实,那这就是不对的,起码是悬而不决的。这种观念典型地反映在科研和法律上的审判上。一个人犯了错,讲十足的证据,这种证据不是谁说了算了,要经得起不同层次的法院和专业人士的认定,只要有一个层次的人说证据不足都是不可作为最终定案,这叫作公正。这种“符合论的真理观”用在人的业务型的领域绝对是有效的。但是,用在道德研究、哲学学研、思想史历史研究、宗教研究、艺术研究、人的行为模式研究等地方就成问题了。因为这些领域不存在必然数字化、精确化、具体化的评审尺度,可比的东西并不是明眼能看得出,或者通过明确的逻辑论证就能得到一致的答案。你说到底儒家的思想是真实的还是佛教的思想更真实?你说达芬奇与毕加索,那一个更接近艺术的本质?到底社会主义优越还是资本主义优越?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是不能讨论和研究,但是这里肯定不存在数学式的答案,不存在要么对,要么不对的情况。
回到宗教,宗教最大的问题是有神问题,到底有没有超验的灵体?有没有天堂和地狱?我以为这些问题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它们不可能由现在这种模式的科学去寻找答案的。科学最大的奥秘之一,我以为(一个门外汉的说法)是量化标准,通过量化变动的研究来证明某种对象的运动作状态和性质,而宗教中的灵体、神与鬼,本来是传说中的非物质的“东西”,是不能进行量化考研的。以科学来论证人死后不可能有不灭之灵魂,经过这么多年有公认的答案了吗? 唯物主义举起科学的反迷信大旗帜,老实说如果是物质世界的现象科学解释是绰绰有余的,也是极为可信的,但是唯物主义太“贪心”了,要证明整个宇宙内外都是没有鬼神的,我以为这超出了科学所能承担的任务。唯物主义与科学其实也没有必然一致的联系,因为物质与精神的二分化是属于思想的范畴,而不是物理科学的范畴,要这两者搭上关系,必须要思想的引导,这种引导本身就是非“科学”的,没有必然的因果律在内的,因而是人为的。唯物主义在科学那里取得的优先权,毕竟是有限,必需经过重新包装。这种包装也是人为的,属于思想史的范畴而不是科学的范畴。
唯物主义也好,唯心主义也好,有神论也好,无神论也好。如果作为个人的信仰立场或者集团自愿的立场,都是应该得到社会的承认的。因为我们现时代不可能证明得到哪个最终是真,哪个是假的,所以宽容与交流,和平友好,互相理解是极为重要的。我对磊师提到宪法写上“宗教信仰自由”其中的内在根据就是这样。我们一肯定要防止某种思想独裁的再度回潮。不管这种思想多么的正确,它都没有独裁的权利。因为正确在人类社会是没有绝对的,既是相对的东西,肯定有不是唯一正确的,特别是世界观,如果我们宣称自己信奉的是“唯一正确”“别无分店”“所有人都必须要象我一样的信”,如果这样这种思想自身已经证其虚伪!它把人的东西“神”化了。这种宣称特别要小心在所谓“科学”的旗帜下进行,以“科学”扼杀人的自由,以“科学”实行思想统一和独裁的意欲!实是迷信而不是科学!
哈耶克生前曾经说过:“我相信,人们将会发现,那些统治20世纪的公认思想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狭义的迷信基础上”,现在回顾二十世纪的思想与社会历程,我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判断。
因此,判断一种观念的真与伪,最大的关键不看它的证明逻辑而看它的证明内容。两者不能由形式逻辑统之,他们各自分兵把守。但本质是看内容的真伪。
--
作者:gd-ldh【李杜韩】
※ 来源: 网易虚拟社区 广州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