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unterhuang()
整理人: pig(1999-07-19 22:08:28), 站内信件
|
----"网络概念股"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它表明,通过证券市场所进行的资 源配置,正以更大的力度向信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倾斜。
----主要受政策和消息面的影响,从5月下旬开始,沉寂近两年的中国股市终于走 出了一波像样的行情。到6月初,沪市最高突破1300点,深市亦逼近3300点,这一 久违了的牛市特征,搅得中国股民兴奋不已。
----在这波行情中,中国信息产业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因为率先发起和支撑这轮 行情的,是被称为"网络概念股"的一批上市公司,从行业主管、业务范围这条线 上看,相关公司几乎都可以归到信息产业部的麾下。它们包括:广电股份、四川 长虹、海信电器等网络家电商;大唐电信、中兴通讯等网络设备商;东方明珠、 电广实业、中信国安等有线电视网络经营商;厦门信达、综艺股份等网站经营商 ,以及广州控股等参与邮电网的企业。其中,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一度连续多日 涨停,其他涉足网络产业的公司也表现不俗,个股甚至有一倍以上的涨幅,来势 之猛,让人依稀体验到了年初美国网络股的那股劲头。其实,能够想出"网络概念 股"这么个创意,并迅速为股民所接受,很大程度上,大概也是受了美国的雅虎、 亚马孙等上市网络企业所创下的"财富神话"的启发。
----"网络概念股"的兴起是一个重要的导向。它表明,通过证券市场所进行的资 源配置,正以更大的力度向信息产业和其他高科技产业倾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 ,不仅会给信息产业带来巨大好处,还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 构的优化。人们注意到,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国上市公司中就有近30家陆续进 军网络产业了,随着这波"网络概念股"大行情的展开,信息产业将受到更多投资 者的追捧。
----当然,股评家们都学精了,他们绝对不会把一件事说绝。于是股民们便听到 了如下告诫:同一个热点不会一直持续热下去,中间总会有若干次回调(这种情况 已经出现);科技股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那种逢"高科技"必炒的做法不可取等等 。尽管这样,专家们还是对"网络概念股"这一板块的前景做了近年来少有的乐观 预测,认为其强度将超出以往的"绩优股"和"资产重组股"的行情,由此将引发股 市大势长期向好,"上海股市未来两年可望达到2500~3000点"。
----那么,中国的"网络概念股"究竟能走多远?会不会有美国网络股那样的运气 ?这个问题里包含着太多的未知数,谁也难以确切回答。从总体上说,它主要取 决于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股市资金总量能有多大的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股市 资金总量要少得多,如果没有场外资金的大量涌入,即使是高科技股,也难以获 得持久的支撑。
----还在美国的网络股如日中天的时候,经济学界就有一种看法,即认为支撑美 国经济持续8年增长之第一位的推动力,是外资的流入和金融制度的创新,高新技 术的贡献只是第二位的。在美国经济繁荣的8年间,全世界流向美国的资金多达2 万亿美元,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仅亚洲流入美国的资金就有7000亿美元 ,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向了股市。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网络股和其他高科 技股长得发了疯:雅虎大钱没赚几个,股价竟一度摸高445美元;更多的网络股干 脆是一边赔钱,一边拉升,这样的奇观与外资的大规模流入难道仅仅是巧合?近 两个月,经济学界已有人把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与"留住和吸引欧洲资金"想到一 块了。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战争机器一开动,美国狂跌的股市就即刻回升,而和 平解决的协议一有眉目,大量资金就向欧洲回流。
----中国的股市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资金条件。场外资金还是有不少的,但由于这 些年中国股市的剧烈震荡,股民赔多赚少,要吸引人们入市,特别是培育长期投 资的理念,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弄得不好,"网络概念股"也可能只是个短期炒 作的题材。
----第二个因素,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技术含量。这是决定"网络概念股 "长期走势的最基础的东西。毫无疑问,就业务量的扩张而言,中国信息产业的前 景可以说是不可限量。通信网络方面,近3年的业务收入平均增长37%,1998年已 达2300亿元;广电网络方面,目前我国有线用户8000多万,电视机拥有量1.4亿台 ,其覆盖面在世界上已经领先;因特网方面,近3年PC机的销量平均增长50%,通 过PC机上网的用户增长速度更快,预计2000年将超过2000万户。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网络概念股"的 灵气和生命力全在这里。人家买网络股看中的就是你的技术含量,睹的是你的未 来。如果我们的创新能力迟迟上不去,年复一年地停留在对外来技术的引进和组 装上,投资者总也见不到利润,那么,这个板块今后主要做的事情,大概就是往 外挤泡沫了。好在现实并没有那么悲观,近期传出的长城集团推出第一块国产高 速硬盘、北京智慧公司推出自行设计的解码芯片等消息证明,我国信息产业已逐 步开始寻求核心技术的突破了。
-- 飞来飞去\/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33.1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