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ig()
整理人: pig(1999-07-18 18:20:54), 站内信件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only 所发表 】 中国青年报 China Youth Daily 「电脑大屏幕」 1999年2月15日 星期一
1999中国网络第一骗
本报记者 李学凌
1999年2月8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了一篇记者康哲的文章“’99中国网 络第一骗”。文章称:最近在《青年参考》、《广东商报》以及互联网杂 志“创思燃情岁月”上刊登的一篇关于“GS100网站,孩子网上反黑客”的 文章,是受到了作者的欺骗。这件被描述得活灵活现的14岁男孩和境外黑 客的离奇故事,隐藏了许多不可告人的东西。在一个孩子被“炒成”新闻 人物的同时,也露出了背后操纵的手。
据“GS100网站”称,近年来《软件报》、《电脑商报》、《少年电脑 世界》、《宁波晚报》、《羊城晚报》、《当代青年》、《中国人才》、 《长江日报》等十几家媒体,先后刊登了有关张小红、其儿子肖诗及GS系 统的文章,《女友》杂志甚至还刊登了一篇“我用GS软件挣三千万”的鼓 吹性文章。
一个软件,一个所谓黑客攻击事件,居然引得如此众多媒体纷纷刊载, 如果其内容真像康哲所说,是受作者的欺骗,那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新 闻诈骗。记者决定就此深入调查,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
溯 源 1999年1月25日,记者曾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投稿,在内容简介中这样写 到:李学凌先生专稿。请阅读附件。之所以投给您,是因为喜欢您的文章。 这是个好新闻,地方党报作了消息报道。我们迅速采访,也可供您另写时 参考。署名为:巴巴特、东北平原,湖北省黄石市车京巷12-1号特区画报 文稿部。
由于来稿者自称记者且没有留下真实姓名,所以,对文章里的许多常 识性错误,便看作是两个对互联网不太了解的记者的仓促之作。因为对方 写着“专稿”,记者给他们回了一封信,希望能进一步联系。谁知1月29日 忽然发现《青年参考》刊登了《中国孩子的网站频受黑客攻击小肖诗网上 自我营救》的文章,与记者收到的稿件基本相同。出于敏感,记者马上到 网上查看这个“孩子的GS100网站”。上网后才发现,在GS100的网站上面 已经有一些网虫激烈的言词。但网虫们的批评主要还是从技术上说明“ GS100网站,孩子网上反黑客”的不合理性(见“网虫发言”一文)。
记者感到问题重大,这件事已超出了其技术合不合理的范畴,在网络 新闻日益引起关注的今天,这种使用伪造姓名逃避责任、自我炒作的不真 实文章一旦得逞,将会给正常的新闻传播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媒体为什么刊登此文 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到本报社主办的《青年参考》了解情况。该 报编辑介绍说,当时收到电子邮件时,就按照投稿中留下的电话(0714- 6269136)要求确认事实。接电话的人声称文章是记者黎勇和王女士(应本 人的要求,暂隐去真名)所写,且说黎勇就在旁边。这时自称“黎勇”的 人接了电话(后证明是假扮),此人信誓旦旦地保证文章属实,文责自负。 出于对“同行”的信任,文章在报纸刊载了。根据此人要求,在文章中仅 留下了笔名:巴巴特。
巴巴特是谁? 巴巴特留给《青年参考》和记者的通讯地址都是“湖北省黄石市车京 巷12-1号特区画报”。为了找到巴巴特,记者打电话到黄石114查号台, 才发现“特区画报”子虚乌有。记者找到本报驻湖北记者罗新宇,罗新宇 联系了一些湖北地方报纸,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线索。在《长江日报》找到 了记者黎勇,黎勇也认识王女士,但对“GS100网站,孩子网上反黑客”的 文章却一无所知。(黎勇对此事的看法请见“一个当事者的证言”一文)
于是,记者又立刻从北京打电话给0714-6269136,找到了一个叫“张 小红”的人,那个神秘的“孩子他爸”。当记者告诉他,黎勇并不知道所 发文章一事时,张小红开始声称自己一直在外出差,不了解情况。后经一 再追问,他才说:写文章的人“反正比你权威”。那么这个权威到底是谁 呢?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谈话,张小红最终说出了另一个名字:马克。
马克何许人也 凡是去过GS100网页的人都能见到这样两个名字:“硕士马克”和“旅 日博士戴年山”。在网页的文章里戴年山“客居日本”,自称是从日本孩 子玩的小玩具中认识GS的。但他对黄石的GS和张小红却了如指掌,像张小 红的档案管理员:“张小红是什么人,我早有所闻:中国第一个从(武汉 大学)外文系经鼎鼎有名的刘道玉校长批准转系读经济专业拿学分的人…… 第一个真正用一部电脑“写”出一百万元的人。他教工人与领导干部学 “五笔”,不需背字根、不记口诀,创造几万人过关只需三天的奇迹…… 一个人做了几千万元的生意、拥有亿万资产的‘电脑人’”。
好一个“亿万富翁”!不知道黄石税务局知不知道本地出了这么一个 利税大户。
马克更是一个神秘人物,他对GS了如指掌,曾经多次写文章为GS软件 摇旗呐喊。如今写了文章,受到追查又不敢站出来承认。到了要证明事实 的真伪的时候,却“不见首,也不见尾”。张小红称他为权威人物,其实 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在文章里马克曾自称做过“中国经济导报”记 者,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供职。记者又再次打电话到“中国经济导报” 查证,还是“绝无此人”。最可笑的是马克的电子信箱也是gs999@163. net,与张小红用的是同一个电子信箱。
斩必断理清乱 所有找到文章撰稿人的努力全都白费:查无此人。问题的焦点集中到 了“张小红”身上。记者核对了发稿的电子邮件地址:gs@public.hs. hb.cn,电话:0714-6269136。巴巴特、马克、东北平原、戴年山所用的 电子邮件的地址和电话,竟全都与张小红本人的相同。而张小红又曾告诉 记者黎勇,他就是“张云”,就是在巴巴特的文章中作为张小红儿子辩护 律师身份出现的那个张云。
好一个神通百变的张小红!
张小红在网站里发表文章,自称是国家某国防动员研究所特聘的“客 座研究员”。记者打电话到该研究所,经核实,张小红仅在1997年到这家 研究所推销过他的软件,除此之外,研究所和张小红没有任何关系。
就此可以确认,是张小红本人炮制了这一所谓的“新闻”。那个在文 章里自称:未在这次反“黑客”战中出面,是因为做父亲的“相信自己的 孩子”,懂得“机会要给予孩子”的人父,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张云;一 个简单的因GS100网页四处散布广告引发的“垃圾邮件”事件(请看“我不 得不说出真相”一文),经过张小红的大笔一挥,便改头换面成了“境外 黑客攻击爱国孩子的网站”。
这是谁的网页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张小红声称的“14岁孩子自己的网站”到底是一 个什么样的网站。除了“GS软件:丑恶的圣战”外(就是那个被称为孩子 编的“软件”,其实只是几个网页),基本上都是GS软件的商业宣传。
比如:“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的代理商,格林·李告诉我,中国GS软 件挣了钱,而且挣得很多。GS软件在美国的卖价是5千美元(注:相当于 20个Win98的价格)。”“在日本卖到相当于6万人民币的价钱,在国内只 推广普及版,1千多元人民币一套,按10万套算,张小红也是亿万资产了。”
在GS网页上公布的黄石市戈氏电脑创作咨询所创办的“上岗职业培训” 全额费用竟要18000元,其中电脑占用费竟达2000元。
该GS100网页上的所谓“网狼网站”竟要卖1亿元!
网民们都知道,一般来讲,免费的个人主页空间是不应该建成商业站 点的,而GS100恰恰建立在免费的个人主页空间上,它不仅要建立商业站点, 还要把属于其他网络公司的东西卖出去。除了开出的天价让人稍微觉得有 一点无知的孩子气外,所有的一切都证明这是一个纯为商业目的而营建的 商业网页。这些商业化的操作与一个14岁孩子有什么关系!
那个被塞入垃圾邮件的“孩子自己的电子邮件”又是干什么用的呢? GS100的网页上是这样介绍的:“欲了解GS软件详细情况,可与435002湖北 省黄石市王家里47号戈氏企业联系电话:0714-62691366236233电子邮件: gs999@163.net。”
张小红的孩子只有14岁,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让孩子承 担上述种种欺骗媒体的责任,是不是其他一干人等都可以逍遥法外?
在互联网日益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电子邮件投稿应该负怎样的法律 责任,新闻媒体如何报道网络新闻,如何认证投稿人的身份和所述事实, 这是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课题。
(请看本刊特邀律师“E-mail有没有证据效力?”一文的法律研讨)
关于本专题的任何看法请与dpm@cyd.com.cn联系。
GS小考:许多人,始终没能弄清GS到底是何方“神物”,在GS100网站 里它被描述为:在美国要卖5000美元,帮助海外学子大发横财。既能让三 尺之童写作文(作文杀手);又能让美国老太太拼时装;让日本孩子迷恋 不舍;还能帮助美国人找回丢失的汽车。更神奇的是,它还可以让该软件 的作者张小红的儿子建立全球电脑病毒库。
我不得不说出真相 网虫发言 一个当事者的证言 网上不能信口开河 电子邮件有没有证据效力?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 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来源:.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bbs.huizhou.gd.cn]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3.136.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