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编程开发>>● 软件开发>>软体生存----关注程序员的生活>>程序员的职业习性(ZT)

主题:程序员的职业习性(ZT)
发信人: hleil(Weed)
整理人: zelor(2002-03-12 10:05:46), 站内信件
虽然程序员表面很不喜欢说话,很冷漠,但这些评价大都是“非程序员”提出的。程序员之间的交流很热情的,有很多事情不用语言表达。讨论问题时,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了,相对哈哈一笑,就交流出很多思想了。程序员整天和电脑打交道,电脑很简单,而且很忠诚,你让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只要你的方法对。试想一下,整天对着简单而且忠诚的电脑,有时皱眉,有时傻笑的一帮程序员,他们的思想可能很复杂吗?他们对世界的看法,也因此会变得简单,认为世界也是很简单的,有付出就有收获,有时收获会很少,但至少不是没有,也就是说,电脑世界是线性的。线性的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规律的,你按照它的规律去做,就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但在实际生活中呢,却不是完全这样的,社会是非线性的,是很复杂的,它要比电脑复杂成千上万倍,在社会上,如果你按照某个规律去做,得到了某个收获,下一次还这样去做,就不一定会得到同样的收获了。这对于程序员来说,似乎太残酷了,一个敬业的程序员,每天在电脑前工作或学习12个小时左右,在家里10个小时,吃饭一个小时,他接触社会的时间最多1个小时,呵呵,也就是说,他每天除了休息以外的13个小时中,12个小时都在线性的世界中,最多只有一个小时在非线性的世界中,但真实的世界是非线性的,他的命运也在非线性的世界中,他不了解掌握他命运的这个非线性的现实世界,这是否是太残酷了?

上面说的,在实际中的表现,就是很多程序员刚出道的时候,很天真,整天想着如果技术过硬就一切都OK了,自己花一、两年的时间,做出一个产品。也许这个产品非常好,非常有价值,但他本人不一定能因此得到他所期望的收益,也许实际的收益只有他期望的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这都是很好的情况了,大多数的天真又才华横溢的程序员,对于自己的产品,一个子儿都拿不到。就是因为他太不了解这个非线性的社会了,他在线性的世界创造了价值,在非线性的社会中,也用线性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结果就会是这个样子。于是很垂头丧气的怨恨这个社会,其实是他自己没明白到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如果想更了解程序员,还要更多的了解“线性”和“非线性”的关系,有这么两个东西,一个叫“线性思维能力”,另一个叫“非线性思维能力”。如果想在编程上达到很高的水平,就要不断锻炼“线性思维能力”,而“线性思维能力”和“非线性思维能力”是相互排斥的,一个人的一种能力强了,另一个能力就会边弱。就象练体育的,长跑运动员的耐力强,他的力气就小。举重运动员力气大得象头牛,但他如果长跑,可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他的耐力很弱,他要的是一时爆发出来的强大力量,不是持久的力量。程序员就是这样,如果他想成为编程高手,线性思维能力强了,非线性思维能力就会变弱。而如果他注重锻炼自己的非线性思维能力,更多的接触社会,他的编程水平就会受影响。表现在现实社会中,就是“商人”一般都很难成为“程序员”。“程序员”经商,一般也很少成功的。当然这里并不排除少数两种能力都很强的,比如盖茨老大就是两种能力都比较强,不过自从盖茨他老人家经商以后,就很少听说他写过代码了。如果想成为优秀的程序员,必须热爱编程,把编程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有些人是绝大部分),或者把自己的生活作为编程的一部分(这种人经常被别人称作“呆子”)。这样整天在线性世界里锻炼自己线性思维能力的人,他会适应现实的非线性社会吗?所以,程序员被大家理解为“异类”,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想更好的管理程序员,不仅要了解程序员为什么是“异类”,而且还要了解程序员想要什么。除了程序员自己的生活资费和工作所得外,程序员就是希望现实的“非线性社会”能尽量看起来象自己所热爱的“线性世界”,一切不需要太复杂,有人情味,而且要尽量排除“非线性世界”的影响,每个人都以诚相待,没有互相猜疑和顾虑,大家都是好朋友,人际关系很简单,少些商业化的冷酷的感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嫦娥.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