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enan41(三明治)
整理人: aaa234(2003-03-29 20:23:17), 站内信件
|
昨天给老总提了建立技能资源库的建议,不知能否备采纳?
建议如下:
关于建立技能资源库的建议
一、好处:
1. 有利于“人尽其材,物尽其用”:
将合适的人员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可以很大地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当对员工的技能充分了解后,人才就不会被埋没或浪费。
2. 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现:
所有的领导都可以了解自己团队人员的技术组成,更有利于工作的分配,促进项目的成功。当出现技术难题时,可以首先参考熟悉的人员的意见,其实很多技术难题,只隔一层“窗户纸”,只要能有一个人能指出一条路,一般都可以顺利解决。
通过员工对公司自己对产品的技能,使其他人员遇到问题时可以方便地向相关人员询问,加快解决问题地速度。
3. 有利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领导可以根据项目的进度,预估到将来可能用到的技术,此时在内部查找是否有符合需要的人员,如果没有,则可以考虑通过内部培养或社会招聘增加人力资源的储备。降低将来可能遇到的技术和人力的风险。人力资源部也可以及早的制定人力的招聘计划。
4.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内部制定一种鼓励制度,使员工在工作之余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促使了员工的成长,进而使公司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为将来开展员工内部的培训提供了师资资源,可以组织对某项技能精通或熟练的员工,向其他员工在工作时间外(晚上)做培训,培训时需要提供培训教材,此培训教材(一般都是此人多年的心得,是浓缩版,非常实用,要比普通教材好的多)作为内部的技术资料保存下来,也是公司的一笔财富。当此员工写培训资料时,都会精心组织和验证,是对此项技术条理化、清晰华的过程,是技能的一次升华。
其他员工通过培训得到了提升,使其在思想上感觉在公司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培训是留住人才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公司产品中的技术也是技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能库的建立,以及相关的培训制度,加快内部员工的成长,特别是新员工成长。同时也使人才得到了备份,增加了公司抵御由于核心技术员工离岗带来的风险的能力。
5. 有利于软件工程中的评审制度的建立:
评审制度是“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的体现,在软件工程中引入评审,就是通过其他人去发现分析、设计、实现中的各种潜在的遗漏和错误,提高产品的质量。 在软件工程中缺陷发现的越早花费的代价就越少。(同时评审也是一种培训,可是使团队中的更多人了解别人的模块,对自己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将有很大帮作,同时也提高了系统联调的效率)。
而评审就需要评审专家,评审的效果取决于评审专家的技能水平和评审过程的规范遵从度,而评审专家的技能起决定性作用。建立技能资源库也就为评审专家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6. 有利于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想出人头地和自己的水平被其他人认可。而有许多人是不善于管理,也有对技术感兴趣的,当公司的管理职位毕竟有限。为能够留住这样的人才,必需给出愿景目标。公司实行技术等级的认证,鼓励这部分人员向技术方向发展,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而技能资源库如果实现等级制度就可以支持技术管理制度的实施。
二、步骤:
1. 制定技能管理的制度:评定制度,利用及奖励制度,技能相应等级的职责制度等
2. 制定技能清单:一般包括: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编程语言、中间件、组网等)、电信(信令、电信协议、BOSS等)、管理。
3. 制定技能级别:制定每个等级应该具备的素质。
4. 技能数据的获取:员工申请自己具有的技能及其等级,对于高等级要通过评审。
三、利用:
1. 根据资源的状况对当前用人状况进行合理调配;
2. 项目管理人员在做计划时,充分考虑到人的技能因素,对项目的进度做出比较准确的预估,安排“合适的人员做最适合的工作”;
3. 项目管理人员定期对将来一段时间内的技术需求作出评估,查看技能资源库,发现对内部欠缺的技术,需要向社会招聘的,及早提交人力资源部作出人力资源的规划。
4. 完善公司的培训制度,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技术的培训工作。输出培训的教材,作为公司的一份财富,以帮助其他人进行成长、借鉴、利用。
5. 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指明员工发展的两个方向:管理、技术。使技术专家也能够得到发展。以备将来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成为项目管理中的两个重要角色,并使其职责分离,项目经理从技术的细节中脱离出来,负责具体的管理事务,如成本、项目进度、质量、部门间的协调等工作,“系统工程师”负责项目的技术走向、攻关、技术的评审、技术的决策等。
6. 软件评审制度的建立和实行。
7. 丰富员工的考评内容,技术的进步将成为考核的客观指标,进而促进员工的自我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