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bsese(b77行)
整理人: 2sinxcosx(2002-03-10 01:42:07), 站内信件
|
〔文摘〕中国天文学家对地外生命的思考
摘自 探索奥秘 http://tsam.onchina.net
作者 北极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对地球人来说,最富想像力也最具有挑战性的科学探索,莫过于向着茫茫宇宙去寻找同类,或者说是寻找“地外生命”了。在这个激动人心的话题上,中国天文学家一向显得“寡言”。
在北京天文学会年会上,我第一次读到了中国天文学家研究地外生命的论文,它的作者就是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这位五十几岁的学者看上去充满活力,说起话来妙语连珠,仿佛一炉待浇铸的钢水,闪动着思维的火花。
提到“地外生命”,恐怕首先得回答它存在的可能性。南仁东认为,严肃的科学家一般不怀疑地外生命的存在。目前在国际天文学界,热衷探索地外生命的通常是那些严肃的天文学家。
南仁东研究员是这样限定生命概念的:首先,生命是一个目的在于保持的过程,活着的东西从周围吸取能量并用此改变环境以适应它的保持;其次,生命大概应是碳原子为基的实体,这一点至少在地球上如此。因为碳原子容易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长而稳定的复杂链,以吸取、存储和使用周围的能量;第三,生命是一个控制信息组成的系统。作为生命基本单元,细胞的行为及复制过程完全由一个信息系统所控制,这些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一种复杂的称为DNA的分子中……理性使人类成为众生之王,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消灭自己,理性比所有演化特征对物种保持都更有价值。
于是,基于在30亿年中演化成了人体细胞中的30亿对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的事实,很自然地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无论在哪颗行星上,如果条件允许生命就会出现吗?第二,一旦生命起源,就会宿命地产生理性吗?对这两个问题,南仁东研究员认为,从我们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理解,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第三,宇宙间除地球之外符合生命起源的条件是否非常稀少,以至于地球是惟一的生命摇篮?他认为,人类目前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永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1952年,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曾做过一个有名的模拟实验,这个实验装置一眼望去像一间厕所。用南仁东的话形容,就像一间暴露在电闪雷鸣坏天气里的厕所。米勒等人在实验装置中用氢、氨及甲烷模拟原始大气,水代表海洋,电弧代替闪电。一星期之后,在这个密闭系统中发现了多种像氨基酸、脂肪酸、尿素这样一些与生命过程有关的有机分子。但米勒等人并没有在烧瓶中创造出生命。60年代初开始,射电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以外的星际介质中发现了百余种有机分子的谱线,其中包括构成蛋白质及DNA的最基本的元素碳、氢、氮和氧。这就是说生命的种子早已漂浮于无垠的宇宙,“谁知道是不是彗星或者流星将这些种子,甚至将已有复制能力的分子植入地球,谁知道我们古老的祖先是不是舶来品?”
迄今为止,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实验进行的对火星生命的探索表明,火星上没有生命。尽管不能排除木星及木星、土星、海王星的一些卫星上存在低等生命的可能,但地球大概是太阳系中惟一的理性生命家园。我们只能把寻找地外生命的希望延伸到太阳系外。
美国天文学家德拉克曾乐观地估计在银河系中存在理性生命社会的数字在千万量级或更多。但是从1959年的奥兹马计划到1993年的凤凰计划,科学家们没有收到能够确信是地外生命发来的讯息。直到今天,我们没有发现外星人访问过地球的确切证据。南仁东研究员认为,距离、速度及燃料的限制,可能将使我们永远守在自己的太阳系中。这三者同时也限制了地外生命。如果我们想乘快艇大小的飞船40年内往返半人马座,所需能量是目前全球年需求的1000倍,这是在接近光速的情况下,因为半人马座距地球4.27光年。要是按一般火箭的速度前往,就得要多少代人的光阴,得让一个完整的人类小社会在旅途中繁衍,并在漫无止境的旅途中保持人类品质不退化。南仁东研究员指出,在凤凰计划共2.3万次观测中,接到的几千种信号或者与人为电噪数据相符合,或者被判定为环境干扰,只有近百种信号源尚待进一步确认。
在奥兹马计划中,科学家向武仙座M31球状星团发射了二进制的系列脉冲,如果比我们聪明,“武仙人”会立即明白太阳系、人类生命的化学基、人体的形状与大小以及地球上人口等等。5200年后地球人也许会收到回音,“但谁知道那时地球会不会早就与火星一样荒芜。”
寻找地外生命如此鼓舞人心还在于,比我们高明的外星人“会告诉我们如何治疗艾滋病,我们不必研究了”。而这种念头正是一些科学家所担心的。诺贝尔生物奖得主沃尔德说,“没有任何噩梦比建立那种通讯以寻找比人类更高明的教师爷更可怕的了,这会使人类认识自然的求知欲随之凋零。”
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域(允许生命发生的环境空间)并不稀少,地球理性社会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但是,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和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沙漠化、大气臭氧层变薄、人口爆炸等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高度发展的技术社会的寿命有多长?我理解,科学家在呼吁,不要人类文明的发生迅速变成自我毁灭事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地外文明曾经或正在无垠的宇宙中频繁闪现,我们也很难期望找到他们。
2002-02-19 06:04 AM
摘自 探索奥秘 http://tsam.onchina.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