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人到中年>>『思想中版』>>个人文集>>个人文集A-M>>ξgst2170865(跋涉者)ξ>>从“饿殍千里”说起……

主题:从“饿殍千里”说起……
发信人: gst2170865(跋涉者)
整理人: raindot(2002-02-22 22:49:58), 站内信件

    看《天下粮仓》,读大学的女儿竟冒出了“千里饿浮”。一向爱抠字眼的我,心里的别扭劲就甭提了!真是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千里饿浮?不怕丢人呀?你呀,可真是个山东秀才耶!”我不冷不热地给了她一句。
    “山东秀才?什么意思?该不是西北风刮蒺藜——连风(讽)带刺吧?”女儿自知失口,竟有些挂不住了。
    “知道就好。山东秀才——认半边字呀!孚,加三点水还念浮,加个歹,就念殍了。饿殍,指饿死的人。”
    “生僻字嘛!难免读错呀!”
    “生僻字?不对吧?哀鸿遍野,饿殍千里,好多文章都提到的。”
    “好多文章?哪一篇?这又不是旧社会,现在哪还有饿死人的?”女儿不服气地扔给我三个问号,穿上波斯登羽绒服,拦下一辆出租车,去闹市中的“麦当劳”和同学吃宵夜去了。
    房间里安静下来,我独坐在微机前,想了好多、好多。
    千里饿殍……饿殍千里……饿殍千里!我目睹过!我经历过!但那不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二个年头……
    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的岁末,我家基本上断粮了。三年自然灾害是从1960年开始的,那年的春天,我的亲生父亲连病带饿,撒手人寰。母亲孤身一人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孩子,靠变卖家产维持生活,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谓举步维艰。腊月二十九,母亲从集市上买来一麻包红薯叶,用冷水泡上三分之一,确保在除夕之夜家里不断烟火。年年难过年年过,大年初一,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用红薯叶和很少的玉米粉煮成的稀粥,却也其乐融融。熬过年关,又逢春旱,饥肠辘辘的老百姓,纷纷靠挖草根、剥树皮果腹。市面上出现不少“抢街”的“饿民”,因饥饿而患“水肿”病的人比比皆是!村郊荒野,几天的工夫就新塚倍增!那时,我刚上小学,我有个要好的同学叫王允里,家住羊坊胡同。他天资聪明,爱说、爱笑,长着一副很讨人喜欢的脸。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们几个同学约好明天一起到山里去挖野菜,王允里答应的最爽快。他信誓旦旦地对我说:“没问题!六点钟在校门口集合。”第二天,我如约而至,但却不见王允里的踪影。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等得很焦急。左等他不来,右等还是不来,将近七点了,大伙儿一商量,决定不再等了,我用粉笔在学校的大门上写了一行字:王云里,你这个人说话不算话,以后不和你玩了!天擦黑以后,我拖着疲倦的双腿返回家中,一进门就遭到母亲的训斥。
    “你去那里了?”
    “我到山里挖野菜去了!怎么啦?”我理直气壮地说。
    “王允里是不是和你们一块去了?”
    “没有呀!他说话不算话!让我们白等了……”
    “他母亲到咱家来找他,说他天还没亮就走了,和你们约好到山里去挖野菜的。”
    “他根本就没去!”
    “那他去哪里了?”
    “我怎么会知道?他自己长着腿呢!”
    王允里就这样神秘地失踪了!四个月后,他的衣服在他邻居的地窨子里找到!同时还翻出好几件儿童衣服。他的邻居是个孤身老头,靠卖蒸包为生,我曾经多次买过他的蒸包。有人反映,吃他的蒸包,竟吃出人的指甲盖来,引起了公安局的注意和重视。经过侦察,发现他竟用人肉做蒸包馅!王允里就是被他残害后剁成了肉馅!那是多么不堪回首的往事!比《天下粮仓》中吃“米肉”的情节更可怖!更令人发指!
    哀鸿遍野,饿殍千里!我真想把这一切讲给女儿听听!然而,我清楚地知道,她会认为我又在编故事。我也不想在她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什么阴影,对我们美好的社会主义产生偏见。但愿这样的人间悲剧再也不会重演!


----
 
跋涉者
欢迎光临 上海社区 《朝花夕拾》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