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海外华人>>心情加油站>>请你参加>>"海外华人"2002马年春节专题>>[转载]:春节前奏 --- par Ivy

主题:[转载]:春节前奏 --- par Ivy
发信人: winterlight911(农民-水寒)
整理人: cherry_1022(2002-02-18 16:52:12), 站内信件
★原文转载自windtide版monique的《春节前奏 --- par Ivy》★


    距春节还有两周时间,就在超市发放的广告画册上看到有大量中国商品上柜。(法国有很多大型连锁超市,其中以Carrfor、Geant及Casino三大集团最为代表,它们经常大量印制装订精美的彩色广告画册广为发放,以利促销。)
    
    趁周末休息赶到Geant,今日的超市果然很有节日气氛,超市的入口处高高地挂着用法汉两种文字写的“新春”两字的大联幅,类似中国的年画,看着很亲切。GRENOBLE市的华人并不是很多,只是近一年来来了大批中国学生,才多了华人的身影。没想到中国的传统节日竟如此被重视,可见商家的经营之道。进入超市,正对入口的一排货架不知什么时候被腾出来专门摆满了清一色的中国货,货架前人头攒动。最有意思的是卖炸春卷的货柜后两个金法碧眼的法国店员竟一身中国传统打扮,头顶旧时中国江南渔民戴的那种尖顶草帽,身着粗布褡裢,脚登皮鞋,不知何许人也。货架上从调味品、芝麻糖到中国白酒一应具全。其实很多商品并不是正宗的大陆货,有越南货、有马来货也有香港货,很多老外(其实在这里“老外”应该是我们)在往货车里猛塞方便面和黑木耳,更多的老外瞪着品种繁多的中国茶和苹果酒不知如何下手。最让我惊喜的是,竟发现了百分之百正宗的青岛啤酒和康师傅方便面!本来是奔着广告上的“珠江生抽王”来的,可是没有见到。结果满载了20几包方便面、一袋黑木耳、一瓶辣椒酱和一盒茶叶而还。
    
    值得一提的是这盒茶叶,我本无品茶的习惯,买这盒茶叶完全是出于对国货的一种特殊感情。这盒茶是我在法国见到的包装最精美的中国茶了。这一盒茶包装了六种由小铁盒分盛的各地名茶,分别是:铁观音、龙井茶、乌龙茶、寿眉茶、普洱茶和茉莉花茶。铁盒上漆着明清风格的传统风俗画,应该很漂亮。价格不到3欧元,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我遍查包装盒,终于很不情愿地找到了“PRODUIT DE CHINE”(中国出产)的字样。往日在超市里并不难见到有“中国茶”出售,但大都是价格低廉、包装粗劣的货色,我从不认为那是产自中国的,但上面却清晰地印着“THE DU CHINE”(中国茶),我百思不解,几至成怒。中国乃茶叶之乡,举世闻名,我们在高精尖产品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媲美,那么在无甚科技含量突出传统的特色产品上为什么不能用心作得更出色一些呢?在国内“礼尚往来”的“礼茶”可以包装得极进奢华,为什么出口到国外就吝惜得一身穷酸像呢?那些茶的价格已经低得几近白送,精心包装一下,提高一下身价不至于就会丢了市场吧?恐怕由此人家会对你的东西刮目相看呢!
    
    此类的事情远不仅只茶叶一事上。譬如前面提到那两个老外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何止一式两式,为什么老外们想表现一下时就只能有种老旧落后的选择呢?其实问题并不出在人家身上,是我们自己宣传的不够!
    
    来国外已有一段时间了,最深的感触就是国外对今日中国了解得实在太少。甚至竟有老外向我们问及中国的纤夫及黄包车夫,都是哪辈子的事了!国外了解中国现状的渠道实在有限,电视新闻上关注的多是阿富汗战火及拳王争霸赛;当地报纸上关于中国的新闻更是少之又少且多为负面消息;当地的华文报纸确实是由华人编辑的,但内容多半都是那些不争气的中国人之间关于“××大法”的相互攻讦——国人间尚是如此勾心斗角,如何指望外人的尊重?!电影确实是一条很好的宣传途径,可我们出口的都是些什么影片?不是打打杀杀就是反映破败贫穷,仿佛如此才是五千年中国的最大特色!投人所好也要有些骨气才对吧?
    
    不说也罢。本来想写的是关于新春的喜事,没想又扯上了这等烦人的恼事。哎!国人当自强呵!


                                                          作者:Ivy


----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叶子已然过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