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obears(阿忆胯骑双牛)
整理人: sayrainly(2002-02-15 17:50:45), 站内信件
|
1977年4月15日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
1977年8月 点校本《清史稿》由中华书局出版。
1977年10月5日 10月5日至15日,国家出版局在武汉召开全国图书发行工作座谈会。
1977年10月12日 国家出版局发出《关於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
1977年11月 中共中央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民族语文翻译局在北京成立。
1977年12月3日 12月3日至17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1978年至1980年的出版计划及1978年至1985年的出书规划设想。
1977年12月20日 12月20日至28日,教育部、国家出版局在河北涿县联合召开全国教材出版发行工作会议。
1977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82家,其中中央级41家,地方41家。
1978年3月 历时20年的《二十四史》点校本由中华书局出齐。
1978年6月 中共中央批准国家出版局、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关於筹备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请示报告》,同意成立以胡乔木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1978年10月11日 10月11日至22日,国家出版局在庐山召开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座谈会。
1978年10月27日 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1978年12月1日 香港三联书店举行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
1978年12月28日 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印刷学院。
1978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105家,其中中央级53家,地方52家。
1979年1月3日 1月3日至14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关於少数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编写规划会议。
1979年1月10日 《中国历代绘画》集中的《故宫博物院藏画集》(共6册)由人民美出版社开始分册出版。
1979年3月22日 3月22日至4月10日,国家出版局、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联合举办“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
1979年9月 《辞海》(修订本,1979年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979年9月 《辞源》(修订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79年12月8日 12月8日至19日,国家出版局在长沙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
1979年12月20日 12月20日至21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长沙举行成立大会。
1979年12月 巴金《随想录》(第一集)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
1979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129家,其中中央级63家,地方66家。
1980年3月12日 3月12日至13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1980年4月22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转发国家出版局《关於颁发〈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的请示报告》。
1980年5月4日 5月4日至9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
1980年5月24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转发国家出版局《关於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自1980年7月1日起实行。
1980年6月22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局、公安部、财政部、工商行政管理局、教育部、文化部、轻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关於制止滥编滥印书刊和加强出版管理工作的报告》。
1980年10月7日 10月7日至21日,新华书店总店和北京市新华书店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规模的书市。
1980年11月13日 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局、国家人事局制定的《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
1980年12月2日 国家出版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局发出《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的通知。
1980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169家,其中中央级89家,地方80家。
1981年1月1日 《周恩来选集》上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在全国发行。下卷於1984年12月15日出版发行。
1981年1月1日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1年1月1日 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香港总管理处在香港成立。
1981年2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於处理非法刊物、非法组织和有关问题的指示》,要求全国各地取缔未获批准的政治刊物和组织。
1981年5月9日 5月9日至16日,国家出版局在成都召开对外合作出版工作座谈会。
1981年7月1日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各出版社在本年出版的中共党史和有关资料达130种。
1981年8月5日 国家出版局颁布《加强对外合作出版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1年8月 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全集正文共11卷於1986年11月12日全部出齐。
1981年9月28日 为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新版《鲁迅全集》(共16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齐,开始在全国发行。
1981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经济年鉴──《中国经济年鉴》(1981)出版发行。
1981年11月14日 国家出版局、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出版社书稿档案工作暂行规定》。
1981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191家,其中中央级100家,地方91家。
1982年1月1日 《刘少奇选集》上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在全国发行。下卷於1985年12月15日出版发行。
1982年3月17日 3月17日至24日,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举行。
1982年4月 根据五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国家出版事务管理局再次并入文化部,改称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
1982年5月20日 文化部颁布《关於影印、复制图书的补充规定》,对古旧书的影印、复制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
1982年7月10日 文化部发出《关於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决定将新华书书店独家经营的体制,改变为多种渠道、多种经济形式的图书发行体制。
1982年10月28日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
1982年11月8日 11月8日至13日,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北京召开全国评定编辑业务职称工作座谈会。
1982年11月26日 国家出版委员会成立。
1982年11月 郭沫若诞生九十周年前夕,《郭沫若全集》(共38卷)已出版7卷。
1982年12月28日 文化部转发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国家标准,全国出版单位从1983年2月1日起施行。
1982年12月28日 12月28日至1983年1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联合在北京召开全国出版工作会议。
1982年12月 由香港利通图书公司主办,包括香港、台湾、大陆三地出版物的第一届“中文图书展览”在香港举行。
1982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214家,其中中央级109家,地方105家。
1983年2月5日 文化部发出《关於制定一九八三至一九九0年图书出版规划的意见》。
1983年2月25日 文化部发出《关於印发〈一九八一 至一九九0年全国出版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通知》。
1983年3月14日 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社先後出版有关马克思的著作、传记、画册、回忆录和纪念文集等120多种。人民出版社等京、津9家出版社和北京市新华书店联合举办马克思著作及有关图书的展览、发行活动。
1983年7月1日 《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83年7月10日 7月10日至16日,《鲁迅大词典》编纂会议在厦门举行。会上成立《鲁迅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83年8月1日 《朱德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83年12月26日 为纪念毛泽东诞生九十周年,人民出版社、文物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三家出版社分别编辑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集》、《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开始发行。
1983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260家,其中中央级120家,地方140家。
1984年2月11日 《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四九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84年3月27日 《茅盾全集》(共40卷)第一至三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4年6月2日 6月2日至10日,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香港三联书店联合举办的“上海书展”在香港举行。
1984年6月18日 6月18日至28日,新华书店总店在南京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积极推行经营责任制和发展集体、个体书店。
1984年7月15日 《陈云文选》(一九二六──一九五六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84年9月24日 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自行编译的《列宁全集》中文版第二版(共60卷)开始由人民出版社分卷出版,1991年4月出齐。
1984年10月19日 文化部发出《关於书籍稿酬试行规定的通知》,规定自1984年12月1日开始试行。
1984年11月5日 文化部发出《关於调整图书定价的通知》。
1984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330家,其中中央级140家,地方190家。
1985年1月16日 1月16日至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天津联合召开通俗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
1985年2月11日 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出版局发出《出版社应按照专业分工范围出书的通知》。
1985年3月21日 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成立(1989年8月15日易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
1985年4月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开始尝试用漫画的形式,诠释中国古代各大思想家的著作,第一种《庄子说》出版。
1985年7月25日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设立国家版权局。与此同时,文化部出版事业管理局改称国家出版局。
1985年9月1日 《藏汉大辞典》於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5年9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共10卷)中文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美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合作编译出版。
1985年12月12日 12月12日至22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香港总管理处联合举办的“中国书展”在香港举行。
1985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416家,其中中央级161家,地方255家。
1986年1月16日 中国进步文化出版事业先驱者、新中国出版事业主要开创人之一胡愈之在北京逝世。
1986年4月20日 4月20日至5月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举办第一届全国图书展览。
1986年4月25日 4月25日至5月3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举办全国图书发行工作会议。
1986年7月14日 国家出版局发出《关於实施中国标准书号的通知》,规定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
1986年9月5日 9月5日至11日,首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1986年10月6日 国务院决定国家出版局和国家版权局脱离文化部,国家出版局恢复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86年10月14日 《汉语大字典》由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开始分卷出版,第一卷於今日发行。
1986年10月23日 反映中国传世古籍善本总貌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开始分部出版。
1986年11月25日 《汉语大词典》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分卷出版,第一卷於今日发行。
1986年12月31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国家计量局、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联合颁布《关於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规定自1987年2月1日起施行。
1986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446家,其中中央级171家,地方275家。
1987年1月9日 国家出版局转发广播电影电视部《录音录像出版版权保护条例》、《录音录像出版工作暂行条例》。
1987年1月13日 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撤销国家出版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
1987年2月21日 商务印书馆在北京举行建馆九十周年庆祝活动。
1987年4月24日 新华书店总店在北京举行建店五十周年纪念会。
1987年5月9日 新闻出版署发出《关於报纸、期刊和出版社重新登记注册的通知》。
1987年6月25日 中国韬奋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设立韬奋新闻奖和韬奋出版奖。
1987年9月9日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在北京举行首届韬奋出版奖发奖大会。
1987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467家,其中中央级182家,地方285家。
1988年2月25日 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在北京成立。
1988年3月16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关於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1988年3月25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发出《关於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联合通知》。
1988年4月1日 4月1日至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法》起草小组在北京成立。
1988年4月20日 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8年5月6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出《关於当前出版社改革、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1988年6月23日 香港中华版权代理公司成立。
1988年7月16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获得国外重印权的图书期刊发行问题的暂行规定》。
1988年9月1日 联合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88年11月5日 新闻出版署、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文化部、轻工业部联合颁布《印刷行业管理暂行办法》。
1988年11月24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期刊管理暂行办法》。
1988年12月23日 12月23日至24日,由民间书刊发行工作者发起举行第二渠道发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988年12月27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认定淫秽及色情出版物的暂行规定》。
1988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02家,其中中央级197家,地方305家。
1989年1月17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协作出版和代印、代发的补充规定》。
1989年3月13日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卷)出齐,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地图出版社举行庆祝会。
1989年8月19日 8月19日至30日,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图书展览在北京举行。
1989年8月20日 《邓小平文选》(一九三八──一九六五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89年9月5日 《中国美术全集》60卷全部出齐,新闻出版署在北京举行庆祝仪式。
1989年9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1989年9月6日 《中国美术全集》台湾版(共70卷)由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举行。
1989年9月15日 9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整顿压缩报刊和出版社会议。
1989年11月3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部份应取缔出版物认定标准的暂行规定》。
1989年11月25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关於加强集体、个体、私营书店(摊)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9年12月8日 新闻出版署发出《关於出版社重新登记注册的通知》。
1989年12月20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鹏向本次会议提交国务院关於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草案)》的议案。
1989年12月25日 新闻出版署发出《加强书报刊印刷管理的若干规定》。
1989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04家,其中中央级191家,地方313家。
1990年2月2日 国家版权局发出《关於认真执行对台、港、澳版权贸易有关规定的通知》。
1990年3月9日 中国版权研究会在北京成立。
1990年6月15日 国家版权局颁布《书籍稿酬暂行规定》,适当提高稿酬标准。规定自1990年7月1日起实行。
1990年6月22日 6月22日至25日,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一届“香港国际书展”在香港举行。
1990年9月2日 9月2日至9日,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期刊展览在北京举行,共展出全国出版的4000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
1990年9月6日 北京三联书店与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1990年9月7日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自1991年6月1日实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後制定的第一部著作权法。
1990年12月23日 人民出版社庆祝建社四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1990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01家,其中中央级188家,地方313家。
1991年3月6日 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年4月2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首批《常备图书目录》共50种 (套),同时还颁布《关於常备图书出版、印刷、发行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1年4月26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庆祝《列宁全集》中文版第二版(共60卷)出版发行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1991年5月11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图书总发行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1年5月20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关於加强国营书店多种经营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1年5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颁布。从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正式实施。
1991年7月1日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开始在全国发行。
1991年8月12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关於出版社自办发行图书的暂行规定》。
1991年12月11日 新闻出版署、财政部联合颁布《关於调整少数民族省(区)图书发行折扣的若干规定》。
1991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04家,其中中央级191家,地方313家。
1992年1月17日 中美两国签署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
1992年1月21日 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1992年7月7日 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布《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1992年8月11日 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在北京成立。
1992年9月9日 《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和编纂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开始全面启动。
1992年9月10日 中俄两国著作权合作议定书在北京签字。
1992年9月25日 国务院颁布《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1992年10月6日 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授权,开始在台湾分卷出版发行《中国大百科全书》繁体字版(共60卷)。
1992年10月10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国家图书奖评奖办法》。决定设立“国家图书奖”,自199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
1992年10月14日 国家版权局在北京举行“中国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新闻发布会。
1992年10月15日 《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开始在中国实施。
1992年10月30日 《世界版权公约》开始在中国实施。
1992年11月4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试行)。
1992年11月4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印刷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1992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19家,其中中央级196家,地方323家。
1993年1月5日 为纪念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诞生一百年,由宋庆龄基金会和人民出版社联合编辑出版的《宋庆龄选集》出版发行。
1993年1月 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为香港以至中国大陆、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最早设立的电子出版公司之一。
1993年4月1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徵订代码》行业标准,自1994年1月1日起实施。
1993年5月18日 5月18日至6月20日,由中国年鉴研究会、北京图书馆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年鉴展览在北京举行。
1993年5月20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部份古旧小说出版管理规定》。
1993年6月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中外合资出版企业。
1993年10月8日 新闻出版署在北京召开《中国大百科全书》(共74卷)胜利完成庆祝会。
1993年11月2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开始发行。
1993年11月4日 11月4日至8日,由中国书刊发行协会、 93台湾图书展览委员会联合主办的“93台湾图书展览”在北京举行。此为台湾出版界第一次在大陆举办大规模图书展览。
1993年12月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文集》(共8卷)第一、二卷出版。
1993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42家,其中中央级210家,地方332家。
1994年1月30日 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届“国家图书奖”评选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图书奖”为中国图书最高奖。
1994年3月12日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颁布《关於加强军事题材出版物出版管理的规定》。
1994年4月15日 香港出版总会成立。该会是由香港7个出版社团及联合出版集团倡议创立。
1994年5月10日 新闻出版署在北京召开《汉语大词典》编纂出版胜利完成庆功会。
1994年6月6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对台出版交流管理暂行规定》。
1994年6月21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对侵犯著作权行为行政处罚的实施办法》。
1994年7月5日 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於惩治侵犯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
1994年7月27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出版年检登记制度》(试行)。
1994年8月25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期刊发表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文章、图片的规定》。
1994年9月11日 由胡绳任总顾问、季羡林任总编纂,国内外近百名古籍整理专家和版本学者组成的编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委员会成立。
1994年10月17日 荣宝斋建店一百周年庆典在北京美术馆举行。
1994年11月14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的规定》。
1994年12月 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公司获ISO9002证书,成为香港以至中国大陆首家获颁该证书的书刊印刷商。
1994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50家,其中中央级212家,地方338家。
1995年1月12日 中国大陆首例著作权登记在北京举行。吴海民的长篇小说《审判海盗》等5部作品得到专有出版权。
1995年1月23日 《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公布试行。
1995年2月16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普通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规定》。
1995年3月2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反映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摄影画册的规定》。
1995年3月21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出版挂历的管理规定》。
1995年5月15日 5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香港出版总会联合举办的“首届华文出版联谊会”在香港举行。
1995年5月23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出版社建立图书发行机构的暂行规定》。
1995年8月16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常备书目》(1995年)和《关於常备图书出版、印刷、发行管理的暂行规定》。
1995年8月17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关於出版“名录”类图书的管理规定》。
1995年11月5日 邹韬奋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
1995年12月 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公司获国务院港澳办公室授权,负责印制香港特区护照。
1995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63家,其中中央级219家,地方344家。
1996年1月9日 1月9日至11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民族委员会、新闻出版署联合召开的全国民族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1996年3月14日 新闻出版署颁布《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
1996年6月1日 中国印刷博物馆落成典礼在北京举行。
1996年7月13日 7月13日至17日,由新闻出版署主办的“中国出版成就展”在北京举行。
1996年7月23日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1996年9月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文集》(共8卷)第三、四、五卷出版。
1996年10月2日 10月2日至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联合主办的“中国少儿出版物成就展”在北京举行。
1996年11月19日 首届“全国百乐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6年12月27日 首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
1996年12月 截至本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出版社564家,其中中央级220家,地方344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