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obears(阿忆胯骑双牛)
整理人: sayrainly(2002-02-15 17:50:29), 站内信件
|
1810年 英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在广州雕版印行《使徒行传》。
1815年 马礼逊编纂《汉英字典》第一卷,书名《字典》在澳门以木活字刊行。
1816年 南昌府学刊行《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阮元撰校勘记)。
1821年 长篇弹词《再生缘》六十八回本(陈端生著,侯芝改订)刊行。
1822年9月12日 中国最早出版的外文报纸──葡萄牙文《蜜蜂华报》(A Abelha da chine)在澳门创刊。
1827年11月8日 伍德(W.W.Wood)在广州创办《广州记录报》(Canton Register)英文双周刊。
1827年 澳门创刊《依泾杂说》,为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个中英文合刊的报刊。
1827年 《皇朝经世文编》(贺长龄、魏源编)刊行。
1829年 广州学海堂刊行阮元编纂《皇清经解》。
1829年 苏州李瑶以仿宋胶泥字印行温睿临《南疆逸史》。
1831年7月28日 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华人差报与广州钞报》(Chinese Courier and Canton Gazette)在广州创刊。
1831年 东印度公司在广州创办《广州杂志》(The Caton Miscellany)。
1832年5月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E.C. Bridgman)在广州创办《中国丛报》( Chinese Repository)英文月刊。
1833年8月1日 英国传教士郭士立(Karl Freidrich August Gutzlaff)在广州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化中文期刊。
1833年 马礼逊在澳门创办《澳门杂文篇》(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 周刊。
1833年 石印术传入广州。
1835年9月12日 《广州新闻》( Caton Press)英文周刊在广州创刊。
1838年7月16日 林则徐在广州组织选译外文报刊的新闻和评论。
1838年10月 麦都思与其女婿奚礼尔(Charles Batten Hillier)在广州合编中文月刊《各国消息》(News Fromall Lands)。
1839年7月 澳门创刊《澳门新闻纸》,为中国最早的文摘式译报。
1840年 《新旧遗诏圣书》(即《圣经》古译本)(麦都思、裨治文、马儒翰、郭士立译)在香港出版。
1841年5月1日 马儒翰在香港创办《香港钞报》(Hongkong Gazette)双月刊。
1841年 林则徐组织翻译英国人慕瑞(Hugh Murray)著《世界地理大全》(1836年版),编成《四洲志》。
1842年3月17日 马儒翰在香港创办英文报纸《中国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
1842年3月24日 《中国之友》并入《香港钞报》,易名《中国之友与香港报》( Friend of China and Hongkong Gazette)。
1842年 魏源编纂《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在扬州刊行。
1843年1月27日 清廷第三次编纂刊行《大清一统志》。
1843年11月 英传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在上海开办墨海书馆(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Press)。
1844年2月23日 美长老会柯尔(Richard Cole)在澳门创立长老会书房。
1844年 安徽泾县翟金生以泥活字10万多个,印成自著诗文集《泥版试印初编》。
1845年7月 美长老会书房由澳门迁宁波,易名花华圣经书房。
1845年 上海墨海书馆出版麦都思著《中国内地一瞥──在丝茶产区的一次旅行期间所见》。
1846年 福州林春祺制成铜活字40馀万个,排印顾炎武著《音学五书》等书。
1848年 吴其浚刊行《植物名实图考》,为一部近代中国植物志。
1848年 宁波出版伟理哲编《地球图说》。
1849年 广州出版合信(Benjamin Hobson)著《天文略论》。
1849年 宁波出版哈巴安德(Andrem Paffon Happer)著《天文问答》。
1850年8月3日 英商奚安门(Hanry Shearman)在上海创办英文周刊《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後改名英文《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
1850年 南汇吴氏听彝堂刊行吴省兰辑、钱熙辅补辑“艺海珠尘”丛书。
1850年 南海伍崇曜开始辑刊“粤海堂丛书”。
1850 - 1852年 广东佛山唐姓印工铸成锡活字20多万个,印成《文献通考》等书。
1851年 花华圣经书房创制称为“香港字”之汉字。
1851年 宁波出版玛高温(Daniel Jerome Mac Gowan)著《博学近书》。
1851年 广州出版合信著《全体新论》,为近代第一部介绍人体解剖学的著作。
1852年1月1日 上海字林洋行印行《上海年历》。
1852年 上海墨海书馆印行欧几里德《几何原理》後9卷。
1852年 香港出版蒙克利编《算法全书》。
1853年3月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设“镌刻衙”、“删书衙”等,先後刊行书籍40余种。
1853年8月1日 香港英华书院创办《遐迩贯珍》( Chinese Serial)月刊,为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期刊
1853年 上海墨海书馆印行《光论》(艾约瑟译、张福禧述)、《格致西学提要》(艾约瑟译、王瀚述)。
1854年5月 美浸礼会在宁波创办《中外新报》(Chinese and Foreign Gazette)半月刊。
1854年 金山钱培名辑刊“小万卷楼丛书”。
1854年 上海出版新教传教士译的《圣经》(古汉语本)。
1855年 上海墨海书馆重刊合信撰《博物新编》。
1856年 上海墨海书馆出版慕维廉著《大英国志》。
1856年 上海墨海书馆出版庞台物编《中外通书》。
1857年1月26日 上海墨海书馆创刊《六合丛谈》(Shanghai Serial)月刊,为上海最早出版的中文期刊。
1858年 香港英文《子子剌报》(Daily Press) 增出中文晚刊《中外新报》(初为双日刊,後改日刊),为香港第一份中文报纸。
1858年 美国传教士姜别利(William Gamble),抵宁波主持花华圣经书房。
1858年 上海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分会)会刊创刊。
1859年 湖北巡抚胡林翼在武昌开设官书局,刊印《读史兵略》等书。
1859年 姜别利在宁波花华圣经书房改进中文活字规格,并创制电镀中文字模和发明元宝式排字架,提高铅印书籍的生产效率。
1859年 美国传教士嘉约翰在广州开办博济医局,出版《内科阐微全书》、《花柳指迷》等10多种书。
1860年12月 花华圣经书馆房由宁波迁上海,并易名美华书馆(The American Presbyferian Mission Press)。
1861年11月 上海字林洋行出版《上海新报》(《字林西报》中文版)。
1862年7月 《中外杂志》(Shanghai Miscellany)月刊在上海创刊。
1862年8月24日 清廷在北京设立同文馆。
1862年12月31日 唐廷枢新刊英语集在上海发售。
1863年 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庆创设曲江(水)书局,刊行《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李自成自述》等书。
1863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1864年2月 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左宗棠在宁波设立官书局。
1864年9月 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南京创设金陵书局。
1864年 陈蔼亭在香港创办《华字日报》双日刊。
1865年2月3日 广州创刊中文周刊《中外新闻七日录》(Chinese Foreign Weekly News)。
1865年2月 广州创刊《广州新报》(The Canton News)周刊。
1866年4月2日 英商在上海设立同治印书馆(Mercantile Printing Office)。
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创办正谊书局,刊印《正谊堂全书》等。
1866年 上海创刊《德文新报》(Der Ostasiafische Lloyed)周刊。
1867年4月 闽浙总督马新贻在杭州开办浙江书局。
1867年6月17日 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李瀚章在武昌设官书局,并收并崇文书局。
1867年 上海创刊英文季刊《远东释疑》(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est)。
1868年3月7日 香港创刊英文《中国杂志》(The Chinese Magazine)。
1868年6月 曾国藩奏准江南制造局设立翻译馆正式开馆。
1868年9月5日 上海创刊《中国教会新报》中文周刊(後改称《教会新报》)。
1868年 江苏巡抚丁日昌在苏州设江苏官书局,刊行《通鉴》、《续通鉴》、《说文》等书。
1869年 方浚颐在扬州设淮南书局,刊行《十三经注疏》、《东都事略》等书。
1869年 吴煦刊行龚自珍撰《定庵全集》。
1869年 上海美华书馆姜别利应邀往日本,帮助日本制造汉字、英文、日文三副字模。
1870年5月7日 上海创刊《循环》(The Cycle)英文周刊。
1870年9月3日 上海通闻馆创办《七日镜览》周刊。
1870年 英商在上海设立别发印字房(Kelly & Walsh, Ltd.)。
1870年12月5日 上海创刊《上海新闻》(La Nouvel list de Shanghai)法文周刊。
1871年11月 上海范约翰创办用上海方言撰写的周刊《圣书新报》(Bible News),为最早的方言杂志之一。
1871年 上海创刊《进步》(Le Progre's)法文周刊。
1871年 王韬与黄平甫在香港集资收购香港英华书院的印刷厂,设立中华印务总局。
1872年4月30日 英国商人美查(Frederick Major)和伍德瓦德(L. Woodward)、蒲赖尔(W.B. Pryer)、瓦基洛(J. Wackillop)四人合资在上海创办《申报》。
1872年8月 北京京都施医院创办《中西闻见录》(The Peking Magazine)月刊。
1872年 刘坤一在南昌创办江西书局。
1872年 香港中华印务总局出版《普法战纪》、《中东大战演义》等书。
1873年4月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出版《西国近事汇编》。
1873年 申报馆开始辑印“申报馆丛书”。
1874年1月5日 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
1875年2月 上海创刊《四溟琐记》。
1874年9月5日 《教会新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易名《万国公报》(Chinese Globe Magazine)周刊。
1876年1月 上海创刊《寰宇琐记》。
1876年2月 上海创刊《格致汇编》(Chinese Scientific Magazine)月刊。
1876年3月30日 上海申报馆创办通俗双日刊《民报》。
1876年7月 香港创刊英文期刊《远东》(The Far Eest)。
1876年 美查在上海创办点石斋石印局。
1877年5月10日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一次大会,决议成立基督教学校教科书编纂委员会,编写两套教科书。
1877年6月6日 上海申报馆创刊《寰瀛画图》。
1878年2月27日 沪报发表驻英公使郭嵩焘著《出使日记》。
1878年 淮南书局刊行魏源的《古微堂集》。
1878年 北京聚珍堂活字刊行《儿女英雄传》。
1879年3月16日 上海耶稣会创办《益闻录》半月刊。
1879年3月 曾国荃在太原设浚文书局。
1879年4月17日 开乐凯(J.D. Clark)在上海创办《英文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vy)晚报。
1879年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开始刊行《西药大成》。
1879年 北京刊行石玉昆著《三侠五义》(忠烈侠义传)百二十回。
1880年6月8日 上海圣教会创办《图画新报》。
1880年 广州创刊《西医新报》月刊。
1880年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东方交涉记》。
1881年2月 宁波创刊《甬报》(The Ninpo News)月刊。
1881年 徐裕子、徐润在上海创立同文书局。
1882年5月18日 上海字林西报馆创刊中文日报《沪报》(8月10日易名《字林沪报》)。
1882年 凌佩卿在上海创立鸿文书局。
1882年 广州博济医局出版《西医内科全书》。
1883年5月 香港刊行王韬著《韬园文录外编》。
1883年 武汉创办《武汉近事编》周刊。
1884年5月8日 上海点石斋石印局创刊《点石斋画报》(初名《画报)旬刊,随《申报》附送)。
1884年 北京创立撷华书局,专印“谕摺汇存”。
1884年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西艺知新续集”丛书。
1885年 王韬在上海创立韬园印书局,以木刻活字印书。
1885年 英传教士傅兰雅在上海创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科技书店──格致书室。
1886年 上海创刊《孩提画报》(The Little One's Own)。
1886年 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设广雅书局。
1886年 日人岸田吟香在上海创立乐善堂书局。
1887年2月 李盛铎在上海英租界创立蜚英馆。
1887年7月21日 上海创刊《圣心报》月刊。
1887年11月1日 上海基督教创立同文书会(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Christian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
1888年 上海图书集成局开始出版用扁体铅字排印的《古今图书集成》。
1888年 江阴南菁书院刊行王先谦辑《续皇清经解》。
1889年1月 同文书会创刊《成童画报》周刊。
1889年8月21日 上海出版《中西算学大成》100卷。
1890年5月7日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议将学校教科书编纂委员会扩大为中华教育会。
1890年9月 上海飞影阁创刊《飞影阁画报》旬刊。
1890年10月1日 上海五彩画印有限公司开业。
1890年 广州刊行黄遵宪撰《日本国志》40卷。
1890年 涂紫巢、涂筱巢父子在上海创立著易堂。
1891年2月13日 上海创刊《华洋日报》旬刊。
1891年2月 上海同文书局创办中文月刊《中西教会报》。
1891年12月19日 中华教育会在上海成立。
1891年 李鸿章募集商股在上海杨树浦建成中国第一家生产新闻纸的纶章造纸厂。
1891年 闽南刊行卢戆章著《一目了然初阶》,为清末第一种拼音文字方案。
1891年 著易堂铅印王锡祺编辑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64卷1000种出齐。
1892年2月28日 上海创刊吴语文学半月刊《海上奇书》。
1892年3月 广州万木草堂刊行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
1893年2月17日 英商丹福士(A.W. Danforth)、斐礼思(F.F. Ferris)与华商张叔和,在上海创办《新闻报》。
1893年7月18日 澳门创刊中、葡文版《镜海丛报》周刊。
1894年1月 上海创刊《上海周报》日文周刊。
1894年3月 上海陈瀛澜创办千顷堂书局。
1894年 郑观应增订《易言》,改名《盛世危言》出版。
1894年 北京创立荣宝斋。
1895年3月 陕西味经售书处刊行严复译《天演论》(英国赫胥黎著)。
1895年 康有为等维新派在北京组识强学会,附设强学书局。
1895年8月17日 康有为在北京创刊《万国公报》双日刊。
1895年1月12日 上海强学会创刊《强学报》五日刊。
1896年4月 上海广学会开始编刊《中东战纪本末》。
1896年6月26日 胡璋在上海创办《苏报》。
1896年8月9日 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旬刊。
1896年 上海鸿文书局开始出版张荫桓编纂的“西学富强丛书”。
1897年2月11日 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1897年4月22日 湖南维新派在长沙创办《湘学新报》旬刊(後改名《湘学报》)。
1897年5月 上海农学会创刊《农学》半月刊(後改名《农学报》、《农会报》),为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
1897年 梁启超在上海创立大同翻译局。
1897年 南洋公学在上海成立,编印《蒙学课本》,为中国有中小学教科书之始。
1898年3月 上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创办《青年》月刊。
1898年 冯镜如、何澄一在上海创立广智书局。
1899年2月 《万国公报》发表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笔述的《大同学》(即英国进化论者B.颉德着《社会进化论》前四章),为中国报刊中最早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
1899年 章炳麟撰《九言书》木刻本刊行。
1899年 北京刊行《清会典》重修本100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