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醉爱红尘>>>>〖我为情狂〗>>别问我是谁

主题:别问我是谁
发信人: meipp(aapig)
整理人: sandymm1128(2002-06-08 23:41:41), 站内信件
ps:这是朋友为我写的一篇文章。曾发表过在我们系的刊物里,今天为了一个纪念日,我把它贴出来。  

  你是我朋友的朋友,我是你朋友的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对方都是陌生人。我们能相遇,只不过我受我们共同的朋友之托,要跟你坐在同一车厢相邻的位置上,在八小时的旅途中,尽我所能地给你关照。八小时而已,它只是一天的三分之一,一个月的九十分之一,是永恒里微不足道的一小段。 
  实际上按座位号,你坐在我对面而非相邻的位置上,我觉得这样不错,至少在我们都保持沉默的时候,可以各自望着窗外,想着自己的心事,从而避免沉默里的尴尬。现在,我意料中的场面已出现,你我都把目光投向窗外,想着各自的心事,但我感到的尴尬并未因此而减少——我一直在试图改变你是“陌生人”这一印象。也许我们应该从窗外的风景开始聊起,然后海阔天空地聊开去。假如我们惊奇地发现彼此竟志趣相投的话,说不定还能发展成好朋友呢。我承认这是一种很理想化的交友过程,这个过程也很现实,它的开始只需我(你是个腼腆的人,自然主动权更多地在我的手里)挑起关于窗外的风景的话题。 
  然而我始终无法绕开一个怪异的想法:八小时后,火车到了站,你我将在拥挤的人群中各自提起沉重的行李退出对方的视野。也许在你消失在人海中之前,我会送你一程,但也只是帮你将笨重的行李提上出租车而已。我为我们的相遇相识的性质定位不过是:两个在四维坐标上的点的一次偶然碰撞——我们不会从此就是相伴而行的平行线,甚至再次靠近的可能性都是如此微小。从这个定性上来看,我们的相遇跟火车站里的人摩肩接踵的相遇并没有区别。 
  关于这种稍纵即逝的相遇,我有更多避不开的想法。离家前,我给朋友写了封信,我写道: 
  旅途中的车窗前是最能找得到生命的重量的地方。 
  不过当时我没能写出我的理由,也许是那时并没有找到确切的理由吧。而如今身在车窗前,我已明白无误地捕捉到了我的理由:这个重量来自窗外万般景象入烟尘飞逝的感觉。只有在这种飞逝的景象面前,我才知道自己是如此执着地眷恋着永恒,可是所有的目的地都是在无数的像这样的告别中到达的。永恒的只能是告别,而非相聚。 
  我尊敬而善良的陌生朋友,说道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在你和车窗面前,为什么我如此沉默而怪异。我不苟言笑仅仅是因为我眷恋着永恒,不想让这短暂的相遇在旅途结束之际已变成难舍的告别。 
  …… 
  你的目光终于带着疲惫从窗外移到手中的小说上,我却依旧在种种怪异的想法中保持着怪异的沉默。 
  火车终于到站,我想我已在沉默中确保了接下来的告别是在轻松而简单的气氛中完成的。我果然帮你把行李提上了出租车,我们的客套话交换的如此轻松而随意,然而在你消失之后,我突然感到了那八小时是令我一直窒息的八小时,你和我一样的沉默使我感到迷一般的难解。我感到一种永恒已经产生:那便是沉默,怪异的沉默。 
  你消失在我的视野外已半个多月了。我们共同的朋友来信,说你很感激我的倾力照顾,可是很遗憾,直到分别,你都不敢“冒昧”问起我的名字,只叫我“阿X”。 
  我小心的收起朋友的信。遥想到你真诚的遗憾。此刻我无法表达我的歉意。我理解你的沉默,而你能理解我的沉默吗? 
  也是在沉默中,我拿起了笔,写下了这个题目: 
                                           别问我是谁




----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