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网络专区>>● 网站建设>>最近更新 — 未经分类文档>>“圈钱”电子商务

主题:“圈钱”电子商务
发信人: zhaojunsen()
整理人: eagle(2000-12-24 10:19:27), 站内信件

   大洋网讯  中国的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跨国IT厂商推动起来的
,概念先于应用,媒体炒作已让人们差不多相信“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了;又加上受到国内外股票市场的追捧,导致电子商务成为新圈地运动中最有
效的“界碑”,它似乎成了新经济与旧经济的分水岭。但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电
子商务还是有某些不足,姑且总结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八大怪现象。

“贴牌”电子商务
 鲁迅曾讽刺过中国从封建社会向民主革命过渡的时候,有人认为“剪掉辫子就
叫革命了”。在当今的“电子商务运动”中,大有“一上网就电子商务了”的架
势。有的企业洋洋得意地对外宣称“本企业已经开始搞电子商务了”,仔细一看
原来只是申请了一个域名、设了一个站点。有些颇有知名度的网络门户站点,也
在搞“贴牌”式的电子商务,这种“贴”最直接的是表现为结盟,某个门户站点
与某个电子商务站点,对外宣布“战略结盟”,结果是在各自的主页上多了一个
链接按钮,网络上最简单的链接技术让搞电子商务比企业上网还容易,“一链接
就电子商务了”。

“圈钱”电子商务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风险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获
取融资和境外上市”成为国内各路网站最朴素的追求。“VC”、“IPO”几乎成了
网站CEO们的口头禅了。
“兔子”也有吃“窝边草”的。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借电子商务的“西风”纷纷“
触网”,投资区区几千万,股价上去后再配股,“圈”走几个亿,电子商务的确
是最好的挣钱工具。
  想要“圈钱”,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要有好的故事,要能感动人,电子商
务当然就成了最好的主题,因为电子商务是系统化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
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它的魅力体现在可能带来的利润
空间上。二是要能让听故事的人不仅是感动,还要能自己产生联想;而中国的市
场又是如此之大,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又是难以想象地旺盛,听者如果面对这
样的故事而没有插上想象的翅膀,肯定是脑子有毛病。至于如何从故事回到现实
,就不是讲故事人的事了;至于能否有所回报,当然还是要“一颗红心,两种准
备”的。
  电子商务成为圈钱的题材,原本应是电子商务的荣幸,但做过了头就成了电
子商务的悲哀。“鼠标+水泥”电子商务
  这也许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最怪的一种说法和做法了,总觉得“水泥+鼠
标”更有些道理。因为“水泥”作为传统实物经济的代表,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
中国都不能说是短缺,美国一些成功的新型企业是在车库中长大的,一些受人瞩
目的电子商务榜样,似乎都是因为用鼠标改造或整合了水泥,才受人关注。不知
怎么电子商务到了中国,还要从平地起高楼做起,难道非要原装配套的水泥,鼠
标才能点击吗?

 从中国的目前状况来看,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的变革的力量。如果谁能“圈”
住传统企业,谁就是中国电子商务最大的赢家。“配角”电子商务

 如果认可“商务为本”的观点,电子商务的主角就应该是企业———一般意义
上的制造、流通和服务企业,电子商务最具潜力的是企业间的交易,这是因为:
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是过去商务关系和商务活动的延续,企业对企业的大宗交
易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电子商务的潜在效益。

  
 中国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一家类似Cisco、Dell、GE那样的以商务为核心的电子商
务企业,主角缺位、配角当家的电子商务状况,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
程中的遗憾。目前在网上兴起的企业间电子商务,大多是电子采购之类的电子商
务,这些只是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表象而已。

“模式”电子商务
 过分注重模式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无可争议的怪现象,似乎把能够想到
的e都e了,从a~z能够组合的全组合了,因此有人戏称中国的电子商务为“点子
商务”。一时间,电子商务模式几乎成了概念炒作、网络泡沫的代名词。与商务
活动同宗同源的电子商务似乎可以脱离商务活动的本质———务实。

 为什么中国电子商务过分注重模式呢?因为据说网络经济是眼球经济,网站的
生存空间狭小到只容许第一,而对企业进行管理变革需要太多的耐心,在速度就
是金钱的时代,在模式上动动脑子,别人搞B2C,我搞C2B,你弄出个B2B,我跟着
就B2B2C;更有中国特色的C2C(CopytoChina)!有的模式Copy美国还有点模样
,有的模式根本就是东拉西扯、生搬硬套。不管你信不信,国内有家网站还有I2
I(IdeatoIPO)模式。“赔本”电子商务

 “我们现在虽然不赚钱,但是5年后,我们的利润将是空前的,因为我们代表着
新的经济模式。”这话已成为电子商务业界的豪言。人们说喝酒的三个阶段是:
开始时豪言壮语,之后是胡言乱语,最后是不言不语。用此来形容电子商务的某
些精英们似乎也挺像。开业时豪言壮语,经营中胡言乱语(管理一塌糊涂),关
门时不言不语。

  上海某网上商场热热闹闹地开业一个月后,网上销售的总营业额3万多元,除承
担这些员工的工资之外,还有送货运输方面的投入,并且还有相当一大笔费用用
于上网的月租费,不要说盈利,成本都远远收不回来,无奈之中,只好关门。好
在是上海市第一家搞网上商场的,通过这一招,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算是得
到了形象上的回报”。搞来搞去,电子商务好像有点“赔本赚个吆喝”;但说句
最实在的话,没有利润,什么商务都不好玩儿!

“跛脚”电子商务
  笔者曾在国内号称最大的网上书店订购了两本书,因为是实在需要这两本书
,就把定单的有效期确定为7天,第二天E-mail让我确认定单,我立即点击称是
,但在第九天,我收到了“您所订的图书暂无库存”的通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的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中最具优势的数据库管理,怎么在网上书店中体现
不出来呢?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92.2.106]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