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戒定慧——初悟《六祖坛经》(72)

主题:戒定慧——初悟《六祖坛经》(72)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戒定慧——初悟《六祖坛经》(72)

☆☆☆个人意见☆☆☆

神秀大师和六祖慧能大师的“戒定慧”之别。

神秀大师的是:“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
六祖大师的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

先从两位大师的这有代表的话来看。神秀大师的很是简单扼要,很的明显也容易做到。
所难的是做到什么程度罢了。所以就有了渐次。
六祖大师对于此有这样的评价。[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
一看神秀大师的偈就明白的,并照着做的人是大乘人,是小根智人。
这里没有说小根智人就是差,就是不好。这点一定要清楚。
明白了法即马上去做的人,怎么会差啊?
一听就明了神秀大师的法的就去修的当然是神秀大师的法来“接”去彼岸了。

但六祖大师的可就不是一下就看明白的了。所以六祖大师说:
[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吾戒定慧,劝大智根人。]
有什么人听了明白了。即可以来修这顿教法门了。
先说说那偈中的文字的意思好了。
#心为万法之本,能生一切诸法,故曰心地。又,修行者依心而近行,故曰心地。又,三业中,心业最胜,故曰心地。#
可见六祖一上来就说到了“心”上。这找“心”的工夫就已经使很多人找不得门路了。
六祖一上来就说心要怎么怎么样了。这就是直指人心。
明了了自心本性,从心生万法。心地无非即生无相金刚心地戒。
#以离一切定相坚固不坏之佛心为戒体。戒相有梵网经之十重四十八轻戒。此为禅门正传之佛戒。#
心地无痴即生自性慧,心中明了即不生愚痴,一切痴迷所生业即消亡。
心地无乱即生自性定,是心为金刚不坏之自性心,依心而行,一切行即是定中。不为外境所惑。

以戒来说,戒相即有很多很多,有很多很多条文。
从这种种条文中提练综合。
神秀大师就提出个“诸恶莫作名为戒”,知道什么是恶的就不要去做了。
六祖大师可以说是更加进一步,那知道什么是恶的心。只要那知道什么是恶的心可以明明白白的显露出来,不为外境所惑,那样才可以真真做到褚恶莫行。
所以可以说两位大师说的法也是很有关联的。所说的也是一回事。

可以说神秀大师的“戒定慧”即是法门。依法修行即可。
但正如六祖大师所说这只接大乘人。因为悟解的不同,见悟有快有慢。
六祖大师上来就传顿教法门,当然就没有什么“戒定慧”的法了。
那六祖大师这“戒定慧”只是[随方解缚,假名三昧]
正是有人问起“戒定慧”来,那六祖大师即“生”“真戒定慧法”。
这有段话正是说[应用随作,应语随答。]的。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可以打这样的比喻:
画匠只是按画家的画去画。
神秀是教人作画匠的,六祖是教人做画家的。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



----
愿众善知识!得闻《六祖坛经》,心即开悟。摩诃般若波罗蜜多!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