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17mg(★心情★)
整理人: aaa234(2003-03-29 20:11:52), 站内信件
|
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现实压力是什么呢?除了资本的弱小和技术的落后,最严峻的恐怕是人才的不足。日前在北大在线主办的“人才培训如何应对入世挑战”的对话中,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瞄准了一个话题: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特别是如何培养真正的“职业化”的经理人。因为,正如北大在线总裁倪金磊所说,与国际接轨,“我们的企业不仅仅缺乏专业人才,更缺乏‘职业化’的专业人才。”
职业化人才速写
人才长什么样?IBM莲花软件公司总经理刘洪用“蓝色”加以形容,因为蓝色代表海洋,具有最大的包容性,而入世后,人才必须更具包容心态,不断吸纳最新知识和技能。
来自中国工商银行的张都兴博士表达得很实在:对于银行,第一,人才要精细,要会算账;二要慎重,要有风险意识。并具备国际化知识结构和国际化思维方式。
作为北京大学国际MBA项目美方院长,以“打造世界级职业经理人”为己任的杨壮博士,通过外国企业对于人才的兴奋点描述了人才概念:高素质,不光是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人品和敬业精神——正直,有职业道德,能够合作,有团队精神,而沟通能力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身为职业经理人,思科系统中国公司互联网解决方案执行经理隋成岩对于职业化人才、职业化经理人的理解可能更具实际代表性:有一定职业技能要求,有行为举止的规范标准。如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交流或谈判;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适当的场合穿戴合适的衣着;不该讲话的时候绝不张嘴,等等。
丈量职业化差距
有着美国硅谷工作经历的倪金磊认为,如果仅仅从专业化程度来讲,中国的人才可以说“非常专业”,一点不比美国人差,一个人的工作效率甚至比美国人要高。但当这些人摆在一起的时候,效率就没有了,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职业化的问题。用思科隋成岩的话说,就是差距在于职业态度而非专业水准。
杨壮博士则用一个有趣的现象来说明问题。他班上的学生大都是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能力很强的企业家,但他们明显地分为3个阵营:一部分是通常所说的“职业经理人”,来自外企,行为举止规范,职业化程度高,很知道自己的权限和约束,对问题的回答也相当“职业”。
第二部分是国企老总。他们个人素质都相当高,对内、对外,对政府、对顾客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讲,都能“摆平”、“搞定”。但由于一些国企在某种意义上还不是真正的企业,这些经理人相应地也缺乏一种职业的素质。
第三部分是民营企业家,他们敢想、敢干、敢说、敢做,在课堂上非常活跃,但从行为举止到知识层次都比较欠缺。
应该说,中国企业与真正的“职业化”之间的差距不只体现在经理人自身,而且存在于职业化环境方面。
造就职业化人才
培养和造就合格的职业化人才,主要有两种互为补充的途径:教育和培训。MBA担纲的是教育的责任,注重思维、观念和理念的培养。培训则更侧重于实际应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
MBA有一个局限性就是不能普及。而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一两个人的作用太有限,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职业化的环境和趋势。
北大在线推出的职业经理人培训系列迈出了全员职业化培训新的一步。北大在线和Win—Win国际顾问公司及其他业内专家、北大教授合作,针对当前职业经理人缺乏系统培训的状况,引进美国SKILLSOFT公司的原版课程,推出针对职业经理人的“第一次升任经理”证书培训,这也是北大在线隆重推出的集成化教育和培训,即网络培训加传统面授的崭新尝试。
总之,在思考人才的培养时,更应该思考职业化人才的培养问题。更重要的是,营造一个职业化的环境去让我们非常缺乏的职业经理人有一个用武之地。
---- :
春节快到了,在这儿给你恭喜恭喜了, 希望2002年,领导顺着你,汽车让着 你,钞票贴着你,土匪帮着你,公安护着你,法院偏向你,官运伴着你, 学校由着你,房产随便你, . 反正一切顺心就好!!:)
祝愿你~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欢乐,生活美满,事业有成,珠玉满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