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医学保健>>五官科>>口腔保健>>〖绿色医疗〗>>中医辨证施治>>口腔黏膜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之一--口腔与脏腑的关系

主题:口腔黏膜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之一--口腔与脏腑的关系
发信人: novey(novey)
整理人: huangtm2(2002-02-02 20:41:48), 站内信件
 
1、与心的关系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为君之官,神明藏焉”。这里的心可能与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所以,有些口腔溃疡的发生与思虑太过,神经紧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在生理上表明舌与心之间的关系密切。“心主血脉”,说明心与血循环功能活动有关。今年发现某些口腔黏膜病人有微细血管的异常变化。心的病理变化,在舌体上也会表现出来。如: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伴糜烂,疼痛。“口舌生疮者,心经热也”(《石室密录》)。又如心血不足则舌色谈白,心血淤阻则舌色暗紫或有淤点。
2、与肝的关系
   “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寿命肝具有储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一些干燥性或剥脱性口腔损害或黏膜病合并眼病,均与肝虚生风有一定关系。“唇,肝脾肾三经所属主”,说明口唇疾病与肝的关系密切。“肝性调达”“肝主输泻”,当情志失调,精神抑郁,可引起气滞血瘀而导致口腔黏膜病损。
3、与脾的关系
   “口为脾窍”“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脾……其荣唇也”,一些口腔溃疡,唇部损害,除与心、肝有关外,还与脾有一定关系。“脾为生化气血之源”“脾统血”,说明脾对于气血生成和维持其正常活动及营养消化等均起重要作用。脾与胃互为表里,《千金方》指出“胃腑者,主脾也。口唇者,是其候也。”所以,脾胃功能失调,则口唇易患病。《诸病源候论》说“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此外,脾的经脉与舌相通,故脾与舌之间的关系也较密切。
4、与肾的关系
   “肾藏精”“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盛,齿更发长,……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及,……肾气衰,发堕齿脱”说明肾气的胜衰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内分泌功能。一些生长发育障碍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均与肾有一定关系。“肾主水”,维持体内的水液的正常代谢,一些水液代谢障碍的口腔损害也与肾有关。
5、与肺的关系
   “肺为水上之源”“肺通调水道”“肺主消降”,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是由脾肺肾等脏腑共同完成的,但肺起“宣散”的重要作用,所以,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口腔损害与肺有关。
    
    此外,三焦,膀胱等由于脏腑表里之间与经络循行的关系,因此也与口腔有关。 
    除手厥阴心包经是间接循行与口腔外,其余经脉都是直接 或通过分支交会于口、唇、舌、颊、齿、龈、面等口腔组织。







----
 江湖曲何在,故人已不同。
 世如水推沙,淘去是英雄。
 天地是非事,徘徊刀剑中。
 宇宙独自傲,唯八部天龙! 
----------------------------
 提剑跨骑挥鬼雨,
 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
 只叹江湖几人回。 
--------------------------------
 天下风云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