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ninja_xena()
整理人: xiange(2002-08-29 15:30:10), 站内信件
|
这个问题一看挺傻的,连我自己都忍不住要笑,就跟我初中的时候,看到那时候的《电脑教育报》上讨论“家用电脑有什么用?”一样。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很现实的。我记得那个时候讨论的结果,家用电脑主要用途是教育、娱乐,什么个人、家庭信息管理现在来看完全是空话。加上现在可能多个上网的功能,不过主要还是消费娱乐类用途。这是大多数人能看到的现象。
当我进入写代码这个艰难而有趣的行业后,才真正了解“电脑有什么用?”一条。它真的能提高社会的生产力。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力的推动主要表现在通讯方面,但通讯背后,能说不包含了大量的其他种类的信息技术吗?交换机、路由器这些也是需要千万行代码驱动而工作的。我想人类把自己从物理劳动里解放主要是靠工业革命的贡献,而把自己从脑力劳动解放就要靠信息技术了。这些话好象有点空,不过作过一点企业应用的同志多少都会有点感受吧。
话说回来,这个信息技术对社会进步最重要的推动作用,好象反而有被忽略的感觉:先是网站风,然后是电子商务风、ERP风、电子政务、网上教学……信息行业好象变成了一个新的投资领域,大家期待信息行业对经济的拉动,更甚于期待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拉动。于是在初涉市场经济的中国,一场场“波澜壮阔”的资金风暴从政府到民间刮向信息产业。过分的炒高信息产业反而另这个本来应该以降低成本为利润诉求的行业,变成好象一个社会奢侈品一样的“贵族行业”。经济学原理揭示我们,一切资金操作只是调动市场的活力,而对资金的低效率使用最后必然将市场拖入萧条。
同样对软件业的发展,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比比皆是。虽然在政府投资和市场跟风里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但对整个社会而言并没享受到信息化的巨大好处。我赞同发展软件外包来获得资金积累和技术积累,但如果一味做外包,一边让外国人以低价收购软件,一边又在从国外购买高价的软件成品,且不说国内劳动被暗中剥削,整个国内经济也无法从消费软件中获得很好的效益。这也是一边盗版横行,软件业者如丧考妣,一边是国外软件价格居高不下,国内非IT业无缘消受。
同样作为政府和社会资金拥有者一群,如果只是看到软件是一件低成本高收益的生意,而漠视软件的高利润是来源于使用后的成本节省的话。大兴土木搞科技园,大做声势搞XX上网这类劳而无功的活动是难免的了。
软件的价值产生于使用,如果你开发出10种操作系统而不使用,你永远没办法让一套操作系统产生1998元的利润。同样盗版正版之争,我的看法也是,如果损害了软件的生产环境,社会将永远无法得益于软件,同样软件也无法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不断的推动社会发展。以局部看,盗版能提高生产率,以整体看,盗版最终阻碍了经济发展,特别是IT行业。希望各位IT同志能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