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uhm(老丫丫)
整理人: clove(2002-01-29 13:46:10), 站内信件
|
生活中的老太太,网络里的小“丫丫”
老丫丫网上简历:
网名:老丫丫、网妈妈、猫妈妈!
真实姓名:认识我的都知道!
年龄:共和国的同龄人(高兴的是,现在网上我不是最老的)。
性别:网名已经告诉你了!
网龄:2000年消费者权益日开始至今689天零9小时58分26秒,因为是教中文的,数学差,有时不识数,可能有误。
网上经历:
在儿子萧天楚(北国之星BBS《网迷之家》版主)的帮助下,首先来到长春信息港聊天室,和孩子们聊天。生活中的老太太,变成了网络里的“小丫丫”。为了避免大家的漫长等待(当时只会打“你好”,“对不起”“我慢”,“我很慢”),也为了不耽误大家宝贵的网上时间,避免网友浪费网费,五天后走进了《北国之星BBS》,发自己以前的文章。逐渐开始了网络文学创作。上了BBS,上QQ;上了新浪、上网易;《千龙网》、《榕树下》、《小风论坛》、《Q点网站》、《第一诗苑》等都留下了我的足迹。还用V2和远在匈牙利的妹妹语音聊天。我是一个比较“贪心”的老太太,不满足只有年轻人的版块,向当时北国之星BBS的管理员“伙计”提出给老年人一个空间。伙计真就为老年人量身定做,在2000年7月7日17时设计并开办了《朝花夕拾》版。我以年纪的优势、网文被大家的认可,在众网友的支持下和往事如风一起成了版主。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网上生活。管理版面、参加网友聚会、解决各种矛盾、参加电信组织的版主网管的会议、参加对网友的捐助活动,还有教学工作,我更忙了。由于上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许多新知识。用这些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打印教案、试卷、制作表格、编制教学大纲,能用在教学上的我都利用上了,还做了一次网络写作教学公开课,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进行写作。我掌握了不少网络语言,表情符号,用这些语言符号和网友们交流,连教我上网的儿子都非常吃惊。这些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年轻人可能相对容易些,我这个50多岁的老太太,可是付出不少精力呢!上网,我是受益菲浅啊!学生和我在QQ上说心里话,我和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我的几个QQ号里有上千个年轻人,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还有多个国家中国留学生也成了我的QQ聊友。现在网络里的“小丫丫”已经成熟了不少,不但一直在北国之星BBS《朝花夕拾》担任版主,而且在网易广州版的《教育工作者》担任版主,还能经常进入广州版版主工作室和各版版主探讨管理、引导讨论等问题;《第一诗苑》里有《老丫丫个人专集》和《朝花夕拾》论坛,广州版的《文学创作》、《诗人灵感》、《人到中年》等版面留下了我大量原创文章;网易的上海版的个人版的《朝花夕拾》也非常欢迎我,为我出入方便,版主、版副专门做了两个《朝花》的链接。所以上海的《朝花夕拾》、《五十岁人生》也有我的笑语。
对北国之星BBS《朝花夕拾》版面的管理,我和如风真是黄金搭档、配合默契着呢!我们不仅是网络管理的合作者,还成了生活中的挚友,经常通过电话商量如何引导年轻人讨论、写作和对版面的管理,聊聊工作、家庭琐事,有时还要面对面的进行商讨。我们还真把上网当成一份工作了,为我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尽了一份力,也为网络健康发展做出了成绩。因为我们认真阅读网友们的每一篇文章,有的甚至要读3、5遍,才能提出我们的建议、也因为我们的严格管理,有网友曾戏谑的说“老丫丫坐在《朝花夕拾》门口,朝花连个蚊子都飞不进去。”朝花中的许多好文章被各个大报记者发现,很多文章走进传统媒体,我的一些文章也不断在报刊上发表,前些日子《城市晚报》记者刘士超还对我进行了专访,成了焦点人物。没想到,老了、老了,因为网络,还成了新闻人物了。呵呵(我经常在网上这样笑,高兴嘛)!一些记者也给我发邮件要我推荐网友们的佳作,我都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网友们都成了网络明星,我和儿子也可以不谦虚的说是版主双星吧?你说我这个老太太看到网络的银河里星光灿烂,能不高兴吗?
老丫丫网上和生活中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最常说的一句话:生活中的老太太,网络里的小丫丫!
个性签名:梅老仍能耐雪冷,菊残犹有傲霜枝!
经常用的QQ号:4888885。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
■■■■■■■■■
■长 春 信 息 港■
■北国之星BBS■
■ 朝花夕拾斑竹 ■
■ 老 丫 丫 ■
■网易发言专用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