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xguojz(混身疼痛)
整理人: doghouse(2003-06-22 10:50:50), 站内信件
|
跆拳道的技術原理
所有的體育運動項目,均是分別由技術和體能等兩個部份所組成,亦都
是經由身體的活動而表現其各不同的特質。武術單項也是一樣,不同名
稱之武術雖技術各異,但其技術原理相同而且共通。因此,練習跆拳道
如能以正確的技術原理為依據,打下正確根基,進而學習更高深的技術
則能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浪費時間且徒勞無功。
跆拳道的技術,主要是依據其運動科學理論之原則與方法而發展。所謂
運動科學,以單純化的解釋為:運動力學(運動解剖學)、運動心理學(
運動行為學)及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由於這些都是屬於專門理論性
的學科,並非以本書有限的篇幅所能詳述。然而,跆拳道的運動科學,
主要是依據其主流〝運動力學〞為始。跆拳道的動作技術原理,亦即是
以其運動力學之〝動力學〞與〝靜力學〞為基礎。
所謂〝力〞就是推或拉的作用。力能使物體移動,改變大小、形狀,或
是改變物體的速率或方向。而力總是成對的發生,而且其方向相反。牛
頓是最早注意到這種作用的人,他稱之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在宇宙中
重要的力有重力、磁力、靜電力、摩擦力和張力等。許多物理上有關力
和位移的定律,是由牛頓在1679年所推導出來的,他認為宇宙中的一切
物體都有引力作用,而兩物體間引力的大小與其質量成正比與成反比,
這即是所謂萬有引力定律的法則。牛頓認為這引力存在於任何物體間,
包括太空中的星球以及地面上的物質。而地球本身的萬有引力即是一般
所說的重力,由於重力的吸引使地表的物體向下掉落。然而月球繞行地
球為何不會掉向地球?地球繞行太陽為何不會掉向太陽?他認為月球繞
行地球運動時會有一種向外遠離的離心力,而離心力恰與月球所受到的
地心引力互相平衡,而使月球能在軌道上運行不致落下,地球繞行太陽
亦為同樣道理。
於1687年,牛頓在物體運動上亦建立了一套有系統的運動理論,稱為牛
頓三大運動定律,其內容為:一、一切物體若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
力之向量和為零時,則靜者恒靜,動者恆作等速運動,此定律亦稱為慣
性定律。二、物體受外力作用時,即在力的方向上產生加速度,而此加
速度的大小和作用力成正比和物體質量成反比。此定律可將力、質量、
加速度等連接起來成為:力=質量×加速度。三、凡物體受另一物體作
用時,必生一反作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分別作用於施力與受力之二物
體上,其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並有相同之作用線。此定律亦稱為反作用
定律。跆拳道的動作技術原理,亦均以此三大運動定律為最基本概念。
例如:牛頓之第一運動定律告訴我們,除非有力的作用,否則運動中的
物體將以直線等速前進。假使以一條繩子綁住一個石頭,再使力讓其以
圓周之方式運動繞行,此時,完全是來自繩子的拉力,以阻止石頭依直
線運動,而成圓周運動繞行,但如果繩子斷了石頭將沿切線飛離。此作
用在跆拳道的技術應用上稱為圓心迴轉動力。圓的旋轉產生離心力,順
切線之路線發力,距圓心之距離長,力量剛強而有力為攻擊力。圓的旋
轉同時產生向心力,以圓的路線向內施力,距圓心之距離短,力量則圓
順而柔即為防禦力。所以旋轉圓周愈大力量愈大,旋轉圓周愈小力量愈
小。
另外,因身體的移動受到地心引力的重力作用,重量愈重,則移動的反
作用力之需力就愈大,故同一重量往高處移動較為費力、費時,往低處
移動之加速距離愈長,則速度愈快,較省時、省力,於平面移動比上坡
省時省力,而往下坡移動,比平面省力省時,所以移動之最佳形態應為
下坡方式,此為斜坡效應。
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亦稱為加速度定律,其力的定義為:質量×加速度
=力,亦即指:如果受同樣大小的力,質量較小的,其加速度則大於質
量較大的;同樣質量,受的力越大則加速度就越大。而且質量較小的,
由於其能夠很快的加速,亦能很快的停下來,而質量較大的,因為需要
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加速,相對的也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使其停下來,
這種原理亦稱為〝慣性〞,人類的體重即為質量,跆拳道手、足部技術
的攻防動作舉動即是加速度。因此,跆拳道之技術從單一動作的手技、
足技之攻防基礎訓練,到自由對練及反應技術等,亦均根據此運動定律
之原理而發展。
牛頓第三定律即為反作用定律。跆拳道最基本的入門動作〝馬步正拳攻
擊〞之要領為:先抬平右手伸直握正拳於身體中線正前方,左陽拳抱置
左腰際,跨左腳向左側成馬步,於左腳落地之同時,收右正拳並交錯打
出左正拳攻擊,左正拳攻擊定位之同時收抱右陽拳於右腰際」。其中抬
平右手伸直握拳於身體中線正前方即為平衡力,而雙拳同時〝交錯〞一
收一出即是所謂的〝反作用力〞之施力行為,手技動作如此,足技動作
亦是如此,在基本足技動作訓練中,如右腳向正前方以旋踢踢出,則左
腳掌需左轉使身體能自然向後方側斜,這種一前一後亦即是所謂的〝反
作用力〞之施力行為。當然這些原理,是跆拳道的基礎技術之根據,然
而,如在應用動作之使力時可不盡然是如此的明顯與誇張,當一個人的
跆拳道技術依此原理發展而達到術精技熟地步時,則開始進行超慣性、
超傳統與超原則的應用技術自我突破訓練。
上面所提到右腳向正前方以旋踢踢出時,則需以左腳為軸,並左轉左腳
掌,使身體能自然向後方側斜,這個舉動亦即是〝槓桿原理〞的應用。
瞭解槓桿原理在跆拳道技術之應用,欲省力或省時均能隨心所欲,故能
以弱抗強,此為武學上所謂四兩撥千斤之原理。人的身體構造,遍佈力
點、支點與受力點(重點),隨著身體姿勢的改變,力點、支點、受力點
亦不同,能了解及正確的掌握力點、支點、受力點之各點與不同動作之
相關位置,自能正確運用槓桿原理來發力克敵,此即為運動省力學之妙
用。如第一槓桿原理,因支點在中間故取決於施力臂與重力臂的應用,
其效能亦有所不同。第二槓桿原理,有如千斤頂一樣,其施力臂長重力
點在中間則省力費時。而第三槓桿原理,因其施力點在中間所以較費力
卻省時,且技術之應用速度快。
跆拳道之訓練,如能以圓心迴轉原理,與槓桿原理互相配合,正確與巧
妙的運用,則能使身體產生最佳之運動方法,並可發揮其最好的技術動
作。武術施術之基本動力的應用為〝推腰〞與〝轉腰〞,推腰亦即是槓
桿原理之使用,其在技術上之表現,除了常應用於手部、足部之攻擊與
防禦技術外,亦應用於身體之前進後退移動技術。而轉腰則是圓心回轉
原理的應用,因身體之站立姿勢與使用方法的不同,又區分有順轉腰與
逆轉腰等兩種。談到〝腰〞的運用,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腰〞為力的
總源頭,如果一個人的腰部受了傷,將坐、立、臥難安,並且會寸步難
行。故平時對腰部的保暖,與日常規律的生活及適量的運動等,都有助
於腰部的保健。
在各武術技擊類單項運動中,集中力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術,因為集中
力是要將整個人的身體重量乘上加速度後集中起來,再運用壓力的原理
使其在最小的攻防使用部位上,發揮最大的衝擊破壞力。其中當然與個
人的姿勢、肌力的強度及呼吸的運用等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如以旋踢為
例,每一位優秀的跆拳道運動員均懂得在運動競技場中,使用腳背來旋
踢以加大攻擊面積,減低殺傷力,並增強攻擊著力聲來奪取分數;但相
對的,當他們在使用擊破技術時,一定是使用攻擊面積最小的腳前掌部
位,以集中力量來加強殺傷力與破壞力。尤其是跆拳道使用於近戰格鬥
施術時,亦是使用腳前掌部位來集中力量,以增強其殺傷力。
另外,希望在跆拳道的訓練中,能發揮最佳的效率並得到更好之學習成
果,除了需具備以上所述之跆拳道的技術原理概念外,還得配合自身的
良好體能狀況及正確的動作姿勢與正確的呼吸法等之強化訓練才行。
一位熱衷於從事跆拳道運動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體,並隨時保
持良好體能狀況,亦即是平時要有規律而良好的生活起居與飲食習慣,
以及充份的睡眠和飽滿的精神。也唯有健康的身體,及良好體能狀況和
飽滿的精神,才能產生敏銳的反應能力。
而所謂正確的姿勢,其中即包含著身體的平衡與重心的運用。因為有良
好的姿勢,才能在跆拳道的動作施術中,以善用身體的平衡與重心,而
達到技術應用的目的。由於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且運動神經也各異,
所以一位合格的跆拳道指導教師,均懂得如何的掌握教學要領,並善加
利用學員自身的條件,給與最有利、最直接、最有效率的指導,使其能
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不論是跆拳道或空手道、
少林拳術等之初學第一堂課,不外是準備姿勢與馬步、弓步、三七步等
基本步法的練習,而在所有的步法中,以〝弓步〞的使用率最多也最為
重要。在中國武術或少林拳術等稱之為〝弓箭步〞,動作要求為:前弓
後箭,前腳膝蓋面與其腳尖成一垂直線,後腳打直。空手道稱之為〝前
屈立〞動作要求為:前腳充分彎曲後腳打直,重心比例前腳六後腳四。
跆拳道在其動作訓練上,則要求前腳膝跼與其腳後跟成一垂直線,後腳
打直,後腳尖盡量朝前方,而且其腳跟不得離地,一般人來說,這是個
非常簡單的動作,只要用任何一腳向前跨一個大步即可辦得到,但是這
個動作對某些人來說,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尤其是後腳跟既不能離地
膝不能彎,又要求後腳尖要盡量朝前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後腳尖外
開的角度,一般要求在30度以內,只要是超過了45度,肩及腰要能自然
擺正即顯得有些困難,而肩及腰無法自然擺正,對於動作左右交替連續
運用與速度、力量的集中等,均會造成很大的效率障礙。再舉個例子,
在左後腳尖外開45度之右弓步姿勢時,如將頭朝右後轉,以右腳後旋踢
向正後方180度之目標時,即可發現右腳攻擊的角度只能達到135度,要
能順利的踢到正後方180度是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如不知於腳尖與腳跟
的及時糾正,勉強踢出的結果,可能導致摔跤並造成踝關節受傷,這是
極為危險的。如將後旋踢改為後踢,欲攻擊同樣之目標亦有相同的困難
度,勉強踢出的結果,除了腳將成半後旋狀式無法直線穿刺踢外,重心
不良即易導致胸部、腹部、肋骨等,成為對敵方之反應技術後滑步旋踢
的目標。總之,現在是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單是腳尖方向一點角度上的
差異,即足以影響一個運動員的全般性訓練計畫,以及自信心的建立,
其他部位亦同,如弓步時後膝關節未按動作要領打直,亦會嚴重的影響
胸部與腰部的伸挺,而造成腰部的旋轉及平衡、力量、速度上的運用與
進步,這亦即是姿勢在跆拳道技術訓練與應用上的重要性。
在前面已經提到,正確的呼吸法是跆拳道技術發展的主要要素之一。著
者在這二十多年來的海內外教學生涯,所教過的學生中有很多人現在均
已考取五段或六段教練資格,亦有已考取國際裁判資格者,並有些學生
在軍、憲、警學校或訓練單位,擔任跆拳道戰技教官職務,甚至有些人
已分別在國內各地,或遠赴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洲、德國等外國
開館執教。但是,每當他們邀請著者為其所教的學生們主持晉段昇級審
查考試時,總會在各科之測驗項目的動作演練進行中,發現有很多學生
是一直憋著氣在做動作,或是呼吸法使用錯誤。因此,著者在此要特別
強調,在平時的跆拳道訓練中,如果沒有使用正確呼吸法,也許只要踢
抬幾個足技動作,或打完一個型下來,即會使人感到上氣接不了下氣,
口乾舌燥甚至呼吸困難。而只要學會並使用正確的呼吸法,不但這些現
象均可立即的獲得改善,而且能因得當的呼吸,使動作的高低緩急與攻
防、閃躲、進退之間,處處表現其節奏與韻律之美感,並能使氣運周身
精神充沛的從容演練。所以正確的呼吸法對跆拳道之技術訓練是非常重
要的。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跆拳道呼吸法呢?首先,請特別注意一下,自己平時
最為習慣的呼吸方式,當吸氣時腹部是往外凸出或是往內縮腹,如果在
吸氣時腹部是往內縮腹的話,那就得好好的改變一下方式了,正確的呼
吸法在吸氣時腹部是往外凸出,並使氣體往上提經由胸部上升至肩牓,
而且需要得到充分的流暢和放鬆,然後再自然地呼氣。當然,在剛開始
要改變已經慣用的呼吸方式,難免會有挫折感,但是一定要有信心、有
恒心,千萬不要放棄,如果練習一段期間後,仍然備感困難不能適應的
話,可以在每次訓練前先找個地方躺下,置放雙手於上腹部肋骨下方,
放鬆身體全身肌肉與心情,並將注意力集中於身體肋骨下方雙手置放處
後,再進行呼吸訓練。待比較習慣與適應後再站起來進行與動作技術配
合練習。在動作技術上常用的正確呼吸法,計可分為:長吸長呼、短吸
短呼、短吸長呼、長吸短呼、短吸長呼呼、長吸短呼呼、短吸短呼呼、
長吸長呼呼等。
總之,跆拳道是一項以運動科學理論之原則與方法為依據,所發展出來
之最優秀的現代武術。初學者必須依照以上所敘述之技術原理,並在具
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指導下,循序漸進、按步就班的勤加研練,即能
熟練精深、應用自如的使跆拳道技術達到出神入化之最高境界。
源自《跆拳道教范》石家明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