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owo(缁衣·鸟)
整理人: jowo(2002-01-26 09:16:25), 站内信件
|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特别在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最为多见。以男性中壮年发病率高。对其发病原因研究较多,但至今尚未完全查明,可能与遗传、EB病毒感染、环境化学致癌因素等有关。
症状
由于鼻咽位置隐蔽,检查不易,同时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比较复杂,缺乏特征,故容易被人忽视,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必须提高警惕性。常见症状有:
①出血:主要是吸鼻后韧中带血,或鼻出带血鼻涕。开始常为少量血丝,容易被忽视,及至出血量较多时,往往病变已入中、晚期。
②头痛:早期就可有头痛,而且多偏向一侧,呈间歇性;晚期则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容易误认为神经性 偏头痛。
③颈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出现肿块,无能,质较硬,活动度差,常易误认为淋巴结核或淋巴结炎。
④其他症状:除表现上述某一个或所有症状外,还可出现鼻塞、耳闭、耳鸣、而部麻木、复视、上险下垂等症状。晚期癌肿易向颅内侵犯及骨、肝、肺等远处转移。
鼻咽癌的扩散分两方面:
①侵犯颅底并且由此入侵颅内,造成骨质破坏、脑神经侵犯或受压,以第Ⅲ、Ⅳ、Ⅴ、Ⅵ对脑神经最为多见。
②颅外扩展会直接侵犯邻近腔窦如鼻咽、口咽、咽旁组织、翼腭窝,甚至会侵入眼眶。鼻咽癌的转移一般以淋巴转移为主,可达到颈深淋巴结、颈中、颈下、锁骨上淋巴结等。
诊断:
大多数病人在间接鼻咽镜下窥视到鼻咽各壁的情况,如果发现了病灶可取肿块组织进行活检。如以颈部肿块就诊者,可作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鼻咽钡胶浆造影或Hcd1ca17;CT检查H,也可做颈部肿块活检取得病理诊断。耳道检查可发现耳道受压或见肿瘤组织。X线H平片可出现颅底骨破坏征象。脑神经检查可以估计肿瘤侵犯范围。EB病毒血清学检测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治疗
在明确鼻咽癌的诊断后,应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治疗。鼻咽癌的治疗首选考虑放射治疗,应用$^{60}$钴、电子加速器、深层X线等照射,可取得较好效果。对鼻咽部肿瘤局限放疗后病灶未消失者,在无手术禁忌的前提下,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
个人预防主要是增强体质,积极防治鼻咽部慢性炎症。预防流行性感冒。鼻咽癌病人应禁忌烟酒、辣椒等刺激食品。
护理:
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时要注意自己所在的环境,不宜在空气混浊和干燥的地方进行放疗。不吸烟、不喝酒、不吃过冷、过热、过硬、过辣的食物。注意口腔卫生。忌用肥皂。放疗期间要多饮水,改善食欲,多吃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饮食。保持自己乐观愉快的情绪。
---- 耳鼻喉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