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uihuo(詭惑)
整理人: ayalee(2002-02-21 15:08:13), 站内信件
|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已由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缓慢的边陲省份,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生产力水平较高、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
经济发展成绩显著。1999年,广东国内生产总8459.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81.5倍、1978年的15倍(翻了3番多接近4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722元,是1949年的29.7倍、1978年的10.4倍(翻了3番多)。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发电量、邮电业务总量等多项经济指标均居全国首位,不少指标值已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1979年以来,广东的水果、肉类及水产品产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电、钢和水泥等基础工业产品产量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家用电冰箱、洗衣机、彩电等轻工产品代表了新一代的“广货”行销全国,科技、信息产业发展迅猛。程控交换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电子计算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趋合理。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60.1:12.9:27.0演进为1978年的29.8:46.6:23.6,再升级为1999年的2.1:50.4:37.5。第三产业总量已向第二产业总量逼近,标志着广东经济正向现代化迈进。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1979年前,广东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改革开放后,广东建立了新的投资机制,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进行了持续、大规模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交通和通信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985亿元,分别为1952年和1978年的3210倍、110倍;广东的发电量、公路密度、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邮电业务总量等多项指标居全国首位。城乡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0.34部/百人上升到1999年28.4部/百人。
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广东充分利用毗邻港澳、华侨华人众多等地缘人缘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9年,广东进出口总额已达到1403.54亿美元,占当年全国的38.9%。其中出口776.82亿美元,为1952年和1978年的642倍、56倍。实际利用外资为144.74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22.03亿美元,为1979年的159倍和393.5
倍。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
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市场商品供应充足,物价基本稳定。商业、金融及其他服务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一个新的增长点。1999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56.03亿元,占当年全国的11.7%,分别为1952年和1978年的193.7倍和45.8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952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125.88元和85.32元,到1978年也只有412.13元和193.25元,1999年已达到9126元和3629元。1979-1999年平均每年增长6.9%和7.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由1978年的17.56亿元增加到1999年的8191.6亿元,21年间平均增长34%。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成效显著。人民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今天的广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正在按江泽民总书记的指示,朝着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