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wxc(半壶水)
整理人: roy_young(2002-01-28 08:05:00), 站内信件
|
【标题】: 英语
--------------------------------------------------------------------------------
【卷名】语言文字卷
【汉语拼音】Yingyu
【中文名称】英语
【外文词条】English language
属 印欧语系 、 日耳曼语族 西 支。它是现代语言中颇具影响的一种 语言 。许多国家和 地区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它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 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 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在16世纪时,英语和 意大利语 、 法语 、 西班牙语 一样,都是各 自国家的民族语言。但是,英语在当时文化影响上不如意大利语和法语,在使用范 围上不如西班牙语。4个世纪以后的今天,英语在国际交往中使用范围最广,英语 科技词汇基本上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术语。 英语史的3个时期 英语史的3个时期 英语从5世纪中叶至今,历时1500多年,它 原有的词形变化已大为减少。近代英语词形变化仅限于名词的数和生格,代词的 性、数、格和动词的几个时态;形容词没有性数格的变化。近代英语动词的词形 变化远比古英语简单,例如近代英语ride只有5 个不同的形式,古英语ridan却有 13个不同形式。英国语言学家 斯维特,H. 把古英语时期称 为“词形变化完备时期”,把中古英语时期称为“词形变化减少时期”,把近代英 语时期称为“词形变化消失时期”。分述如下: 古英语时期(450~1150) 古英语时期从不列颠岛被异族入侵开始。不列颠岛原是罗马帝 国管辖的一个边远行省。5世纪初, 罗马帝国的驻军从岛上撤离,日耳曼民族的3 个部落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相继入侵,占领了岛上平原地区,把当地的 凯尔特人赶到西部和北部山区。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说的都是西日耳曼 语支的方言,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彼此相通。语言学家统称这些方言为古英语。入 侵的盎格鲁部落人数最多,因此不列颠岛逐渐称为Engla-land(盎格鲁人的国土) ,这个词在现代英语变为England(英国);而这一国土的语言则称为Englisc (盎格 鲁人的语言),这个词在现代英语变为English (英语)。从8世纪下半叶到9世纪中 叶,斯堪的纳维亚人几次大规模侵入英国。9世纪末, 入侵者占领了英国东部的大 半。1016年,丹麦王克努特称王全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入侵者的语言属北日耳曼 语支,它和早先侵入不列颠的三个民族所说的西日耳曼语差别不大,两者形成一种 共处的局面。接触的结果是斯堪的纳维亚语(以古诺尔斯语为代表)的语词大量进 入英语。例如:古英语lagu‘law’( 中古英语时期(1150~1450) 中古英语时期以1066年诺曼人征服英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起点 。从此 法语 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直到1362年,英国国会 第一次正式用英语开会,并且法令规定以后一切法庭诉讼必须用英语进行,英语才 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在此以前的300年间,英语仅是在英国使用的3种语言之一 。第一是法语(包括诺曼法语和巴黎法语),这是宫廷和政府的语言。其次是 拉丁语 ,这是教会和学术界的通用语言。英国广大人民说的英语屈居 第三位。这300年间,英国的文学创作用3种语言书写。直到14世纪,中古英语的中 东部方言才逐渐取得了民族标准语的地位。中古英语有好几种方言,但以中东部 方言占优势,因为首都伦敦和具有极大文化影响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位于这一 方言区。中古大诗人G.乔叟(约1343~1400)和同时期的优秀作家用中东部方言创 作。乔叟大约使用8000个词,其中半数来自法语或 罗曼语族 的其他语言。乔叟的英语是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相结合的产物:语法结构是日耳曼 语的,词汇包含了大量罗曼语成分。这也是现代英语的特点之一。从古英语到中 古英语最重要的变化是词尾变化的减少。古日耳曼语的特点之一是重音一般落在 词根或词干上,词尾总是非重读部位。由于轻读,古英语词尾的元音a、o、u 逐渐 弱化为e,读作[], 这就削弱了词尾区别语法关系的功能。原先这些词尾的发音 是有区别的,它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例如,古英语nama‘name’的词尾-a标明这 个名词是弱变格、阳性名词、单数、主格。但是这个-a词尾在中古英语弱化成- e(古英语nama>中古英语name),就失去了表示语法功能的作用,因为它既能表示单 数主格,也能表示单数宾格或与格。在中古英语里,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形式都 简化了,只有人称代词保留了一些古英语的多种形式。由于词尾的语法功能大大 减弱,中古英语不能不依靠词序来表示句子各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古英语一个 句子里的词序是自由的,有副词-动词-主语,宾语-动词-主语,宾语-主语-动词,主 语-宾语-动词等种种格式。从现代英语的标准看,这样的词序叫做倒装,其实这些 格式在古英语里极为普通。在中古英语里,倒装词序变得越来越少了。据统计,在 古英语文献里,动词-主语这个词序的出现率约为35,在中古英语散文里仅为4。 在中古英语时期,主语-动词-宾语的词序逐渐确立,终于成为现代英语的标准词序 。另一方面,介词和助动词也配合词序来表示语法关系和功能。例如,介词of起了 代替古英语名词生格的作用,介词for和to 表示与格的各种语法功能。此外,一系 列的助动词开始担负起情态动词的功能,表示“必须”、“能够”、“愿望”等 态度和口气;而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除了少数常用的形容词仍用-er和-est 词尾外,绝大多数都用前面加副词more和most的办法来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中 古英语时期是英语从综合型转变成为分析型的过渡时期。 近代英语时期(1450~ ) ①15 世纪以后英语的元音大移位。近代英语时期约从15世纪中 叶开始,分为早期(约1450~1700)和晚期(约1700~现在)。晚期近代英语也就是 现代英语。大约从1400年开始,英语就发生了巨大的语音变化——称作“元音大 移位”。这个变化延续了几个世纪,直到大约1750年才稳定下来。受影响最大的 是长元音。见下表:(参见表^yingyu01)②文艺复兴时期英语的特点。早期近代英 语时期正好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语言和文学 的尊严地位得到了恢复。当时英国学者中有很多人精通古典语言,他们从 希腊语 、 拉丁语 借来许多词语。早期近代英 语时期的名家如T.莫尔(1478~1535)、F.培根(1561~1626)以及后来的诗人J.弥 尔顿(1608~1674)和科学家牛顿(1643~1727)等,既用英语写作,也用拉丁语写作 。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文学,这些都是当时英国 作家吸取文学素材的宝库,也是吸取语言材料的泉源。据统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 大诗人莎士比亚运用2万~2.5万个词。莎士比亚把外来语和本族语巧妙地结合起 来,最著名的例子是《麦克白》中的一小段独白:“Will all great Neptune's ocean washthis blood Clean from my hand? No, thismy hand will rather The multitudinous seas incarnadine,Making the green one red.”(Macbet hⅡ,ii,60~63)“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这一手 的血,倒要把一碧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这里形容词 multitudinous 和动词incarnadine都是外来语,动词make 和形容词green、red都是本族语词。 外来语和本族语词相辅相成,造成了生动的艺术效果。诗人弥尔顿的诗篇运用了 大量拉丁语词,甚至用了某些拉丁句法结构,这也丰富了英语的表达能力。这两位 大诗人的创作显示了英语特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1611年出版钦定本英译《圣经 》(见图)长期被认为是近代英语的句子结构和文体的楷模。这个译本文体质朴、 节奏优美。莎士比亚作品的出现和钦定本《圣经》的诞生说明英语越来越成熟了 。③17世纪以后的英语。英语发展到17世纪,已成为能够和古代希腊语、拉丁语 、近代法语、意大利语相媲美的文学语言。1662年正式成立的皇家学院提倡用质 朴的英语探讨哲学和自然科学。从此,英语逐渐代替拉丁语成为科学和哲学著作 的语言。哲学家T.霍布斯 (1588~1679)和J.洛克(1632~1704) 主张文章要写得 准确、清晰、合乎逻辑。文学家 J. 德莱顿(1631~1700)的散文为英语句法树立 了规范。1755年出版的S.约翰逊编纂的《英语字典》第一次把英语作为全民语言 记录下来,它对英语的规范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英语词汇的扩大 英语词汇的扩大 17世纪,英语扩展到北美。18世纪,英语的 使用在印度、澳洲、新西兰各地逐渐扩大。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民族文化互相接 触,给英语带来了数以千计的新词。19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家 、哲学家、文学家创造了不少新词,而英语本身又具有开放性,这使英语词汇持续 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方面的新词许多来自英语,新的政治、经济、文学 术语也往往在英语里找到原词或原义。此外,英语在国际上的使用也从另一方面 促使英语词汇的扩大。据估计,古英语的词汇约为5万~6万个,现代英语大辞典收 入的词条多达65万~75万。一方面词汇在扩大,另一方面词的用法则力求符合规 范,这两种倾向同时在起作用。自19世纪起,英语里大量出现短语动词,就是用一 个浅易的动词加上副词或介词组成短语动词来代替那个较艰深的同义的(一般从 拉丁语借来的)动词。例如,以bring about 代cause或accomplish,以keep on代 continue,以look into代investigate,以put off 代postpone,以put up with代 tolerate等。 但是,这不是简单的代替,而是同时并存,互相补充。 英语的现状和未来 英语的现状和未来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目 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的人口约有3亿, 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本 族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亿,共5.5亿。此外,把英语作为外国 语使用的人约3~5亿。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法,说 明英语正在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 ,而是一种中性的信息媒介。由于英语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 种地区性变体。有的语言学家已经不再把伦敦或英国上层人士的英语作为唯一的 标准英语,而把它作为地区英语之一来看待。除英国英语外,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 英语。美国在18世纪建国之后,本土语言仍以英国为宗。美国学者最初称它为“ 在美国的英语”。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国力大增,就有学者写出专著, 自称为“美国语”。现在通称为“美国英语”。在四五十年前,这个术语通常被 理解为美国人特有的语词和语法,从抱“纯洁主义”的英国文人看来,它不是纯正 的英语。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英语”一词的概念逐渐变了,只指在 美国本土上使用的英语,而不论其与英国英语的异同。现在英国学术界也终于承 认美国英语有它的独立地位,而且,除美国英语外,还有加拿大英语、澳洲、新西 兰英语、南非英语等,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地区性的语词和语法。其他像印度英语 、东南亚英语、加勒比地区英语和非洲某些新兴国家的英语,也都各自具有语音 和词汇上的特点。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在语音上有相当明显的差别,拼写的差别 则不是很大。在词汇方面,美国英语曾长期以英国英语为规范。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后,由于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美国英语已反过来对英国英语产生影响 ,并且正在日益扩大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上,这两种英语的区别比较明显,但在 学术、科技文章方面,两国作者使用的是一种中性的共同文体。参考书目A.C.Ba ugh and T.Cable,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3rd ed.,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8.G,L.Brook,A History of the EnglishLa nguage,London,1958.O.Jespersen,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 nguage,9th ed.,Clarendon Press,Oxford,1954.A.H.Marckwardt,Introductio 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42.T.Py les,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Harcourt, Bra ceand World,New York,1964. 钦定的《圣经》英译本封面
【撰写人】李赋宁
--------------------------------------------------------------------------------
--------------------------------------------------------------------------------
再检索:
---- 一堆肥沃的牛粪,
等待鲜花来插。
那一天,
当我风华正茂时,
有一个女孩,
她愿意为我失去生命;
她意志坚定的对我说:
“你再缠着我,我就去死。”
当我英雄年少时,
有一个女孩,
愿意等我等到下辈子;
她温柔婉约的对我说:
“你想当我的男朋友?等下辈子吧!”
当我穷困潦倒时,
有一个女孩,
她还愿意与我共赴黄泉;
她眼眶泛红的对我说:
“你再不还我钱,我就与你同归于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