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ka()
整理人: (2000-06-23 07:59:32), 站内信件
|
贞德:圣徒,爱国者,偏执狂——看电影《The Messager:Joan of Arc》
很喜欢圣女贞德这个历史人物,一定程度上我把她看作了花木兰的欧洲镜像 ,当然两者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替父从军 的孝女,其次是一个女中豪杰;而贞德则首先是一个圣徒,一个爱国者,至于她 所建立的军功,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归于“奇迹”( Miracle)。
应该说想要拍好一部反映传奇人物同时又不带上类似题材影片《Brave Hear t》的痕迹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且客观上,描述圣女贞德比起威廉·华莱士 要困难的多,因为对于后者影片可以毫无顾忌的将之渲染成盖世英雄和军事天才 ,而对于贞德则不行,毕竟以她那样一个既不识字,又没有受过任何军事训练就 上战场的十几岁少女而取得的数十场胜利似乎只能以神迹来解释(需要补充的是 影片中交待的一两场战斗远不足以表现贞德的传奇生涯,史上贞德几乎未有败绩 ,并且从她以后原本因内部分裂外敌入侵而孱弱不堪的法兰西竟然不可思议的复 兴,数十年后便有了入侵意大利的国力),但是问题在于导演卢贝松(或者是剧 本作者)又非常不情愿在片中加入神话色彩,因此怎样诠释贞德在那场百年战争 中的奇迹般表现就成为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影片处理此问题的办法似乎是将贞德描述成一个歇息底里,并有轻度精神分 裂的青春期少女,并且相当讨巧的直到贞德被捕后才展示这点,先前贞德所得到 的所谓神示这时候全部归于她的幻觉(Illusion)与想象(Imagination),同时她 所取得的胜利也很牵强的解释为贞德的到来大大鼓舞了法军的士气同时这个什么 都不懂得的乡下小丫头在战场上压根儿就不按牌理出牌,从而导致作为职业军人 的对手们大跌眼镜大败而归。之所以称其为牵强是因为,战争中士气固然重要但 也并非压倒一切,同时出人意料的战术也不可能在其他影片未做描写的战役中百 试不爽。
如果说这只能算瑕疵,那么为了让观众以及贞德本人意识到她曾经的信仰其 实只是幻觉,影片刻意构造出来个亦真亦幻象征贞德灵魂中理性(Conscious)一 面的黑衣老者就实在是个败笔,虽然达斯汀霍夫曼个人的演技无可挑剔。
老实说我很讨厌那个角色,感觉上他比审判贞德的主教们更加热衷于让贞德 认罪,更加惨忍的去粉碎贞德的意志,比如他不厌其烦的将贞德一直信仰的耶稣 显圣授意她拯救法国解释为其他各种巧合而造成的幻觉(如果那些都是幻觉,他 本身又是什么,这也算片中一个小小的悖论)而当贞德终于动摇并且屈服于教会 时,他又跳出来谴责贞德变节,直到贞德彻底承认了自己率军战斗不是因上帝之 名(In the name of God),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这也没错啊),他才满意的将 手按在贞德的头上说‘你的灵魂会进入天堂’。
当贞德被绑在火刑架上,在烈焰中灰飞烟灭,我没有觉得一丝一毫的震撼, 相反倒感受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哀,这种悲哀就如同读到《1984》里的主人公在 肉体上和精神上都被彻底打败和消灭。
这部电影期待在心理层次解构贞德的企图很让人失望,在我看来,想要还一 个传奇人物以原来的面目常常会导致离其原来面目更加遥远,我宁可卢克贝松把 贞德如何受到所谓“神示”含糊带过,因为这一段历史本身就是个不解的谜,犯 不着电影工作者在历史与心理领域越厨代庖。更加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影片最终还 是让贞德自己给自己定了罪,这就让我很怀疑这部影片究竟是不是站在贞德一边 。她犯了什么罪?以那个黑衣Conscious之口所说的无非就是贞德假借上帝之名杀 人如麻,甚至以此为乐(Take it as pleasure),可是先前的场景已经明明白白 的表现了贞德在战场上的善良与人性,譬如请求她的敌人不要再做无畏的牺牲, 禁止部下虐杀战俘,除了这些,悲天悯人的大导演或大编剧究竟还想怎样?
片中黑衣老者对贞德说,“You only saw you want to see”, 几乎一模一 样的句子也曾在另一部美国影片《鬼眼》里出现过,只不过从那部片中能够通灵 的小男孩嘴里出来时主语是“Dead”,有趣的是《贞德》的片尾曲里也有“It's my heart only see I want to see”,感觉这一句倒是能够体现出贞德坚持理 想的不朽人格,就算她曾经面对的只是自己臆造出来的幻影,而为了这么一个幻 影投身“铄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倥偬生涯,至 死不渝,无论如何她也对得起五百年后名前被冠以的Saint前缀。
贞德毕竟是那个时代的圣女,将现代世界的某些道德观念和眼光强加于实在 过于苛刻。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它把贞德更多的定位成了偏执狂而非 圣徒和爱国者。
事实上,如果去掉最后一张碟,它拍的相当不错。
********************************************************************** *********
一些补充:
买的D版碟的翻译字幕实在太差,经常译的牛头不对马嘴,我只好尽可能的凑 近喇叭,试图抓住每一个认识的单词,但仍然遗漏了不少对话,尤其是最后一张 碟,我甚至都有些怀疑是否自己因为没有听懂或者曲解了一些内容以至于曲解了 整部电影,如果是这样,希望各位给予指正。
另外附加一些有关贞德的历史资料
———————————————————————————————————
贞德生于英法的百年战争时期,当时法国的王储Charles和英国的亨利7世都 宣称自己才是有权继承法国王位的正统,后者和勃艮第公爵Philip联军占领了法 国北方的大部分土地。甚至连法国传统的王位授受地兰斯(Reims,就是片中Cha rles加冕的地方)都在英国人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Charles根本无望成为法国国 王。
这时候贞德出现了,她声称听到了圣徒的声音,要帮助Charles成为法国国王 ,同影片中一样,Charles不知道该不该会见她,甚至在第一次见面时匿身群臣之 中,贞德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后来Charles委命贞德去解救被围困的奥尔良(贞德事先说过,她将在奥尔良 证明自己),到达战地后,原本被要求原地等待增援的贞德在一天夜里突然醒来 ,带领法军向英军进攻,并且大获全胜。在后来的一系列战斗中,贞德战无不胜 ,攻无不克,直到久攻巴黎不下,然后被Charles召回。此后她又取得了一些胜利 ,但在解救城市Compiègne时被英军包围被俘。一起被俘的还有她的兄弟以及她 的随从d'Aulon(也就是片中所见一直在她身边的那个小伙子)。
贞德被俘后Charles并没有采取任何营救措施,被囚的贞德仍念念不忘逃出去 奔赴前线,以至于从关押她的塔楼上跳下摔成昏迷(这一举动后来也成为她的一 条罪状——试图自杀)。
在宗教法庭受审时贞德一直藐视对她的各项指控,甚至质疑面前的主教们是 否有权讯问自己,因为她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显然宗教级别远高于几位主教。 直到第一次宣判时,她还和给她布道的牧师吵了一架,但当宗教法庭威胁要将她 交由世俗法庭(Secular Power),即英国人和勃艮第人处理时,贞德终于感到恐 惧,被迫忏悔表示认罪并答应换上女装。但几天后她旧态,重新着上男装不说( 理由是她乐意),还推翻了一切供词,声称自己先前的变节已受到了天使的责备 。于是宗教法庭把她移交给了英国人,几天后她被处以火刑,行刑时她一直呼唤 着耶稣的名字。
20年后,法王Charles 下令调查当年对贞德的审判,接着教廷涉入,教皇命 令撤销对贞德的判决。近五百年后,1920年罗马教廷授予贞德圣徒称号,同年法 国议会颁布法令,任命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全国性纪念贞德的节日。
-- 很不错的Delphi站点:
http://cheka.yeah.net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75.2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