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immn()
整理人: fallingstar(2000-06-23 07:59:33), 站内信件
|
〖新包装,旧货色——评电影《黄河绝恋》〗
□simman
在当代的中国,有三种人常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情所
折磨,几乎算得“同病相怜”的一类,他们就是:热爱中国足球的
人,热爱国产游戏的人,还有热爱国产电影的人。对前两者持异议的
人可能不多,如果谁对后者有所疑问的话,就请去看我们唯一一部参
加奥斯卡金像角逐的电影——《黄河绝恋》。
全程英语旁白,被刻意渲染的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中国特色的自
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吃虫子、山歌和性苦闷,“安洁”(ANGEL
) 这个名字,诸如此类的迹象表明,又编又导的冯小宁是一心一意
要到国际上去拿奖的,难以预料的倒是老外是不是那么好糊弄。为了
贴近西方观众,影片试图表现一个西方人的眼里的中国抗战,但实际
只是一个中国编导想象中的西方人眼里的中国抗战,这种视点类似于
那些以外国人在中国的“愚言愚行”为嘲弄对象的相声。片中是这样
来表现文化差异的:落难的美国飞行员欧文因为不了解中国“特殊国
情”,一意孤行要从在地图上看起来距离最短的路线——公路抵达黄
河边,还不知死活地抢了一辆日本人的军车,最终导致一名八路军战
士的牺牲。无法想象美国兵会如此愚昧无知,竟以为在日军眼皮下可
以大摇大摆走路,难道他们深入到德占区执行任务时也是这样去送死
的?当听到欧文说出他服役期已满可以退役,劝安洁和他一起到美国
享福时,我们不禁叹惜制片人为何不请个历史顾问,也可少出点丑。
虽然不能指望编导知道以下史实:珍珠港事变后美国国会通过的新兵
役法规定,所有正在武装部队服役的男子须在整个战争期间服役,另
外还要延长6个月,即便依常理也可知,美国不可能“人道”得在战
事犹酣之际让最稀缺的飞行员退役。至于中美军人对是否有权在陷入
绝境时投降这个问题上看法的差异,已属老生常谈,实在不值得当成
“戏肉”来嚼了又嚼。欧文的真正错误是把手表送给黑子的女儿花
花,如果被鬼子汉奸看到就是一场灾难,深悉“国情”的黑子却不加
理会。看来要打“文化牌”得奖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在对中西历
史、文化不甚了然的情况下。
揭露日军在中国犯下的骇人听闻的罪行也是重头戏,但片中的日
本鬼子只是长相猥琐、残忍、凶暴的抽象符号,个个面目模糊,简直
是没头没脑的杀人机器。表现手法上也极为笨拙,基本上是“看到惨
象,想象过程”的套路,难以置信的是还不厌其烦地重复了几回,艺
术感染力提都不用提。对不了解那段历史的西方人来说,根本看不出
日本人为什么如此灭绝人性,不太可能轻易接受编导所要灌输的观
念。我们不必以《辛德勒的名单》来对比,就拿吴子牛的《晚钟》来
说,虽然没有多少血淋淋的镜头,但日本兵的残忍和愚顽、对天皇的
盲目崇拜和对中国人生命的轻贱交织在一起,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当年为中国的抗战片终于跳出了数十年的窠臼而欢欣鼓舞的时候,谁
能想到若干年后代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竟是这样一部浑身都是
“返祖现象”的电影?《黄河绝恋》中也许只有三炮被活埋一场有点
声色,不过表现的只是汉奸的无耻和冷血,动手铲土的日本兵给人的
印象反而象受人指使的民工。概括地说,《黄河绝恋》中脸谱化的叙
述实在无助于世人认识侵略战争中日本人的穷凶极恶。
为了增加“可看性”,片中也有诸如飞机炸军舰之类“大场
面”。这些冗长的情节不但对主题无关紧要,而且使编导又露了马
脚。影片中涂着鲨鱼嘴图案的飞机,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的P-4
0,这种飞机是用来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根本不能投炸弹,是否会
被派去侦察日本兵工厂也大可怀疑。据说日军之所以要活捉美国飞行
员(这使他几乎成了金刚不坏之身),是为得到这种美国主要用作援
外的廉价飞机的什么秘密,果真如此,去研究一下飞机残骸要管用得
多,谁都知道不能通过绑架司机去了解制造汽车的秘密。坠落的飞机
正撞着日军岗楼这一情节无非阿Q精神式的廉价笑料,悬崖上的历险
摆明了是好莱坞用滥了的“惊险场面”的拙劣翻版。那架神秘出现的
日军飞机似乎是专为合影和丢上一颗炸弹而来的,其后便杳如黄鹤。
战斗场面的处理草率到了可笑的地步,卫生兵安洁也是神枪手,打日
本兵一打一个准,黑子更不用说,扫射起来如秋风扫落叶,说是以一
当十还算过谦,而且生命力之顽强堪称奇迹。反观日本兵连最基本的
战术要领都不懂,纯粹是一群乌合之众,只有送死的份。这样看来,
只要有数百名如黑子般神勇的战士,就可以横扫太行山区了。对于那
些熟悉的伤情红肚兜、贞节手榴弹、取果还钱之类公式一样的情节,
想想原本是给外国人看的,倒可以理解了。这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好
处,宛若国货印上几句洋文身价便有些不凡,就象异国恋情这张标签
是这场黄河之滨的水月因缘唯一可以叫“绝”的地方。但从最后看黄
河也不是那么难渡,黑子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去见安寨主?也许是
为了给他个“晓以民族大义”的机会,于是“国恨”顺理成章地战胜
了“家仇”,当然,那本安寨主珍藏的照片功不可没,因为他最激烈
的思想斗争都表现在看照片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想象力的贫
乏使编导不断用“剧中人的回忆与想象”一类情节来填充剧情。
客观地说,《黄河绝恋》的画面很优美,作为风景片算得上佳
作,看来中央电视台应该请冯小宁去拍的旅游广告。然而战争片之美
可以是宏伟、壮烈、严酷甚至荒凉,是否优美如画并不重要。当导演
刻意追求赏心悦目的效果时,那些没完没了的大全景、大纵深的镜头
不可避免地显得造作,而用仿老照片来营造“历史感”的企图却使得
人们能够觉察,那一幕幕场景是专为拍照编排出来的,这也就是欧文
非得是个空中摄影师的原因。更糟的是,宁静在黄河边的招牌镜头怎
么看也象在学《泰坦尼克号》。
表演无须多说,黑子确有勇武气概,欧文学公鸡传神,三炮之痞
生动得稍嫌过火,花花最天真自然,奇怪的是一会儿山西腔一会儿又
变成正宗普通话。宁静依然只有媚力十足、一脸灿烂的笑容,难道她
就永远扎着大辫或小辫定格在相框里?联想到其它影视中表现平平的
瞿颖却在张艺谋手下显出光彩,不得不说在中国好的导演远比好的演
员重要。
我们不能明白,专家们拿着何种标准挑出了《黄河绝恋》;我们
不能苟同,是大众欣赏水平的低下阻碍了国产电影的发展。
[email protected]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8.19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