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winson()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40:50), 站内信件
|
变色的《红色恋人》
(http://www.gznet.com 1999年 10月 23日 更新时间:15:24 )
《红色恋人》的炒作靠了两把刷子:一是请了香港演员张国荣来饰演一个革 命者靳,一是影片中有一段异国的恋情。导演似乎想靠这两把刷子,把过去拍烂 了的革命斗争题材影片加以翻新。然而新则新矣,色则变矣!
中国人不会说母语?
早些年,在中国人拍的中国电影中,外国人一般都说拿腔捏调的中国话,让 人有一种外国人在中国呆得不太久的感觉。如今,世道是变得这样快又这样大, 在中国人拍的中国电影《红色恋人》中,英语的对白竟然大大超过了汉语对白。 那个佩恩医生和他当警察的朋友说英语自是可以理解,为了让靳和秋秋也说英语 ,只好一个成了留学归国人员,而另一个则毕业于教会学校。但是那个报信的房 东和那个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居然也极其流利地说起了英语,这就让人觉得不可思 议,以至产生怀疑:难道在30年代的中国上海和50年代的北京,英语曾经普 及到这样的程度?在佩恩医生的几句英语旁白中,我们知道他后来带着靳和秋秋 的女儿辗转于中国内地十余年直至解放,但佩恩医生似乎一点都没有学会说几句 中国话,反倒是靳和秋秋的女儿作为革命家的后代,竟然连母语也忘得一干二净 ——这样的后代难道真能指望她继承父辈们的遗志?!
“佩恩”必不可少?
不知道那个在一开始作为观察者,后来又作为插足者的佩恩医生究竟是原编 剧的设计还是后请的好莱坞编剧的设计。不过,这部在红色情恋的基础上迭加上 异国情恋的影片,绝对是冷战结束、中美修好的时代产物。在红色情恋方面,它 比起《永不消失的电波》中的革命假夫妻当然要进步得多了。那对假夫妻本身就 让人觉得太假。如今假夫妻有了那么一次偶合的机会,有了感情的结晶,这似乎 显得顺理成章,也似乎是观众们的期待。但靳被设计成爱着原来的妻子,而秋秋 则只能在他神志不清时,为了暖和他发抖的躯体,以他原来妻子的面目去冒名顶 替才可望完成肉体上的仪式。
这个背景的笨拙交代还是让红色情恋在无形中变质了。于是靳在雨中冲着秋 秋跪下,把脸贴在秋秋鼓起的肚子上,这个戏也就未免过了点。对于异国情恋的 另一个主角佩恩医生来说,他对于革命者的同情如何演变成爱情,在影片中也是 不讲逻辑性的。佩恩医生对于中国革命是什么态度,在那样一个时代不可能不面 对,也不可能不要他回答,以便去确定自己的价值立场。但佩恩医生就是这样莫 名其妙地爱上秋秋,并因为爱上秋秋而同情于靳(却不是恨不得他早点死掉)。 当佩恩医生在皓明的枪口下,跪在雨水中大喊“我爱你”(竟然还是用英语)时 ,我看到的是大量西文影片中最熟悉不过的经典爱情场面。我突然有一种怀疑: 这究竟是一部中国影片还是一部好莱坞影片?这个佩恩医生在这个红色恋人的故 事中难道果真是必不可少的吗?
唯一的坏蛋是叛徒?
也许《红色恋人》确实对革命者的爱情描写有了一些突破。但爱情并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被结合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氛围之中的。于是当编导们试图 重新诠释革命者的爱情时,他们也势必同时要去重新诠释革命。
在那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中,国共两党之间的你死我活,美国在当时的政治 立场却是反共的。然而《红色恋人》中出场的美国人竟然全都是好人,唯一的坏 蛋竟然是共产党的叛徒。这部影片让我们再次印证了一个真理:历史在每人不同 的时代总是被重新书写。这样的书写也不得不承受价值错乱的恶果。导演叶大鹰 聘请两个好莱坞编剧来最终完成《红色恋人》的剧本,到底是不是聪明之举?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7.34.20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