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longcat()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29:18), 站内信件
|
琴韵动心——看《红色小提琴》
整出电影 就像是首结构完整的交响曲:前后五个乐章
从一开始的神秘深邃,延续到中间部分的热情浪漫,
再到尾段的雄壮高潮。正如一张张的塔罗牌掀开,带
起了每一段乐章的序幕。
而拍卖会的场景 则贯穿全场。伴着那把小提琴的悠扬
旋律带着我们从三百年前的意大利到维也纳、英国、
上海,再到了现在。这是一场心灵之旅。
这五个段落 也就好像人的一生:诞生、孩童、青年
中年,到最后一段的大师之境。一开始,制琴师造那
把琴的心愿 就是给他未出世的儿子。然而在穿越了
这么长的时间隧道后由修琴师之手送给了他的女儿。
让琴回到了个真正了解它的人的手上。
这是一种大手笔的创造。而创造则是一种生命发源的
形式。作为观众我们常常要询问导演创作电影的灵感,
询问作者酝酿诗作的过程, 询问作曲家结构音符的方
式....而往往,我们忽略了一点: 创造往往是某种“
必然性的偶然”。这种偶然让创作者在一脉相承行云
流水的创作过程中冥冥走出了一种自由意志与作品本
身的力量与导向相互牵引轨迹。
一开始这把小提琴似乎带有某种厄运,而最终是个让
人舒坦的温暖的安排, 人并没有被物所控制, 小提琴
只是期待着一个能演译出它的生命最终目的的人的出
现——一个黑人纽约客, 身分地位种种与造琴师傅尼
克洛完全没有关联, 却一样的想把琴赠与自己的儿女..
这是人类最真实的亲情,是生命有力的延续。
看这部电影,我听见了自己哭泣的声音,也彷佛
听见小提琴华丽圆润的琴音自三百年的时空倾轧
的缝隙间流淌的声音......
-- 亲爱的,我走了.先去看海,然后再说...
有时候,不做改变不做解释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我好比犯案的杀手,你是我遗留现场
体温犹存的凶器
我只有期望指纹 快从你身上消失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84.1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