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ucho()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7:27:28), 站内信件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
荆柯来了,秦王来了,荆柯刺秦王的故事通过陈凯歌的镜头来的我们面前。
实在是近年来难得的大片,从角色设定到服装设计,从电影配乐到场景展现
,从演员演技到导演水准无不精致、优雅透着大气。很是弄不懂国人为何百般难
为我们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导演。外国引进的大片,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捧
上了天再说。而我们国人自己的作品,却总是从一上演便遭遇影评人的围攻和绞
杀。从故事结构到演员选择,从角色的设定到思想反映的深度都要横七竖八地挑
剔一番。实在挑不出来的便把厚厚的史书翻出来,引经据典地考证一番,好给导
演派上个不是。可史书上写来写去那段历史也就是那么一小段!除了秦始皇、荆
柯本人,大概谁也没资格说那段历史该是怎么怎么样的!等电影本身没什么好挑
的了,而历史真相又无从考究了,还有人气不过,站出来理直气壮地叫嚣“我看
不懂”!于是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们看不懂便也成了导演的不是!看着被各位“
大义灭亲”的影评人刺得遍体鳞伤的《荆柯刺秦王》,我特别想说:“这片子拍
得真好”!
有人说这部片子坏就坏在陈凯歌太不会讲故事!故事结构松散、人物性格也
太过苍白。赢政的雄才大略和内心软弱、荆柯大隐隐于市的英雄落寞、赵女为情
所困所惑、统统浅尝辄止,草草收场。贪多嚼不烂,什么都想讲,但又什么也没
讲好。而本人认为,大凡讲故事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把故事原原本本从头到尾
的讲来,其中运用些小技巧,小手段,于是故事便可讲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而听众只要安安静静地听着,不用多想便能了解整个精巧美丽的故事。而另一种
方法却没那么讨好。这种方式讲出来的故事,在结构上往往极不完整且很松散,
一开始总是让听众摸不着头脑。因为它将听众一并代入到故事之中,需要听众紧
跟着故事讲者的思路,尽力地去思索和理解故事背后的千头万绪。听众必须全情
投入,一路放进自己的思考,才能看到整个完整的故事。如果用进餐来比喻两种
方式,那么第一种方式就象是餐厅里点的菜,制作精美,有声有色,我们无须参
与,只用坐享其成地品尝它。而第二种方式则是自助餐,一碟碟美食放在面前,
却必须有我们自己搭配、自己调试,没有自己的参与,我们就无法品尝。
而陈凯歌导演的这部片子正是后者。凯歌导演透过影片给我们传达了许多的
理念,也给了我们许多方向性的启发,但是要真正理解它却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
。对于秦王、荆柯、赵女,并不是导演的失误使起感觉苍白,而是我们没有代入
自己的思考。导演力图要做的是为我们营造出思索的历史氛围、标示人物的感情
走向,突现各种冲突矛盾的外在表达,而这当中人物性格演变的内在合理性则需
要我们观众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就不难理解各位演员在表演上的少许歇
斯底里了。导演正是要通过这种些微夸张的表演突现矛盾、刺激我们向内寻求其
心理根源的思考。这种电影的叙述手法是全方位开放式的,尽管它很大程度上传
达着导演、编剧的思想理念,但由于观众思想的代入,我们总能从中发散出自己
的理解和见地。
-- 只要有有一双忠实的眼睛陪着我们一道哭泣的时候,就值得我们为了生命而受苦。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15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