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合纵连横>>我最爱的十五部电影

主题:我最爱的十五部电影
发信人: zamenet()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9:37:33), 站内信件


我最爱的十五部电影

    要从所看的电影里挑出十五部自己的至爱出来,相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
很困难的事,除非他看过的电影才刚好十五部。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后,我确
定了以下十五部,排名不分先后。

1、这个杀手不太冷 (The Professional,1994年,导演:Luc Besson)
  这是一部很受争议的电影,我认为它出色,卫道士认为它不道德,唯美主义
者认为它粗糙,还有我们幼稚得可爱的大陆影评家认为它只是一部粗制滥造的二
流警匪片(《大众电影》的评价)。恋童、灰暗绝望(Hopeless)的人生、模糊
到没有的正邪观、黑到令人窒息的题材固然是影片的一方面,但丝丝入扣的音乐
、精湛的演技、细腻的感情刻画却使这部电影拥有绝对经典的地位。影片从不正
面描述人物的心理,但你却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他们的行动选择中体会到杀手Leon
由始至终的绝望心理、幼女Matila从一开始对Leon的依赖到后来的爱慕、大反派
Gary Oldman看似疯狂实质老谋深算的穷凶极恶。只要你想一想,把你置身于影片
中人物的背景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杀手Leon最爱看歌舞片、每天精心护理他的那
盘花、为什么他会对Matila说你给了我生命的喜悦、为什么他会在逃出警察的包
围后只想着与Matila的会面而给Oldman暗算;为什么Matila会爱上一位自己大四
十多岁的杀手、为什么她明知报仇会给她和Leon平静的生活带来不幸还铤而走险
;为什么Oldman拥有的邪恶好象是与生俱来的。也难怪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影,
它事实上是一部《高校教师》的杀手版,只拍给那些曾经体会过绝望的心理的人
看的,从没有过这种心情的人是体会不到那种意境的。值得一提的是Gary Oldma
n在此片中的表演成了扮演坏蛋的教科书,Gary Oldman后来的作品所扮演的大奸
角都有这片的影子,就连梁朝伟在98年获香港金像奖提名的《暗花》中的恶警也
有很大程度是模仿Gary的表演的。
    经典场面:Leon在楼顶教Matila用阻击步枪;Leon在旅馆与特种部队交战;
Leon在楼道被Gary Oldman暗算的蒙太奇。
经典对白:要让我成长就给我浇点水。
              Leon,我想我已爱上了你。
  Leon,我们在这里会好的。
总评:令人心碎的问题幼女与中年杀手的悲剧之恋。                       
                            
2、情书 (Love Letter,1996年,导演:岩井俊二)
问起我身边的朋友对《情书》的看法时,得到的答案总是长叹短吁,欲说还休,
无他,盖因此片的结局实是让人难于释怀,难怪《音像世界》专门出了一个专题
征集 《情书》的续集。幽美而又优美的故事、精彩的演出、不到煽情的时候绝不
出现的音乐、高超的拍摄剪接加上靓人靓境,构成了一部岩井俊二的至美爱情诗
。类似《情书》的电影也不算少了,《情书》比它们高出一筹的是它的从容。当
女藤井树得知男藤井树的死讯的时候,她想到的只是她爸爸死去时的情景,事实上
在她的内心的深处,她已把男藤井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当她在男藤井树死去几
年后才得知原来对方一直在努力地向自己表白而自己却茫然不知的时候,没有悔
恨的泪水,没有呼天抢地的痛哭,她只是抿嘴一笑,然后捂着嘴巴默默沉浸在过
往的回忆中,这时她心理的甜蜜应是远大于痛苦的吧,所以才有了最后那封由于
害羞没有寄出去的信。得到爱的时候从容;失去爱的时候从容;就是在男藤井树
掉进山崖,临死前人们还听到了他的歌声。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这份从
容的心态实在是太过宝贵。导演用一个个从容不迫近乎偷窥的镜头残忍地向我们
剥现着一段隐秘的凄美回忆。

经典场面:男藤井树用女藤井树摇动单车的车灯对答案;博子在雪山与死去的藤
井树对话;女藤井树拿着泄露了男藤井树真实心意的借书卡在小女生的注视下掩
嘴凝思。

经典对白:藤井树,你身体好吗?
          我看他实在开不了口,怪可怜的,就抢先对他说结婚吧,他马上说好

          始终,实在是太难为情了,这封信就不寄给你了。

总评:唯美的爱情诗。

3、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1998年,导演:Roberto Benigni)
如果说《这个杀手不太冷》让我见识了法国电影的魅力,那《美丽人生》就让我
知道意大利人的艺术细胞。Benigni自编自导自演的《美丽人生》上半部是讲述一
个犹太服务员追求女教师的喜剧,下半部则是主人公全家人在纳粹集中营里的悲
剧。但在追求爱人的喜剧里已多次给出了社会背景的提示,暗示了主人公注定的
悲惨命运;集中营黑暗的生活中却又异军突起:主角骗他的儿子说这一切只是一
场游戏,只要不让戴钢盔的人抓到积累到一千分,就能赢得一部坦克。最后父亲
在保护儿子的游戏中死掉了,儿子则赢得了游戏的胜利,并看到了美军坦克的到
来。此片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听说意大利有的群众上街游行,抗议此片用喜剧
的手法表现集中营的生活。也有人说这个父亲太糊涂,对儿子搞愚民政策。但是
设想如果你与你的亲人置于那种绝望无助的环境,你能为你的亲人做的又还能有
什么呢?你除了尽可能地让他享受每一天,尽可能快乐以外,你还能干什么呢。
就像现在的社会,你能对你年方六岁却得了绝症的儿子说"你完了,等死吧"吗?
恐怕你只能说"没事,很快就好了",然后想办法帮他治病,同时期待着奇迹的出
现吧。这是最基本的人道啊。对于死了的父亲,他是幸
福的,因为他临死前还跟儿子痛快地玩了一次游戏并保住了儿子的生命;对幸存
的儿子来说,他是幸运的,因为跟其他同在集中营的犹太儿童相比,他不但保全
了性命,而且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没有留下黑暗的过去,相信经过这场游戏,直到
他去世那天对他来说,生命都是美好的;至于勇敢的母亲,她是快乐的,她与儿
子重逢,虽然丈夫死了,但她将永远以他为荣。影片对纳粹的种族主义进行了辛
辣的讽刺:标榜种族优秀的亚利安民族的军医的智慧还比不上犹太服务员;校长
要求冒充学监的主角讲述亚利安民族的优点,主角想不出,只能露出肚皮说啊,
好一个肚脐呀;被清洗的犹太老人在毒气室里帮助摔倒的纳粹女军人,换来的却
是她冷漠凶残的目光。

经典场面:基多把朵拉从婚礼中抢了出来,在自家门前一幕;朵拉坚持要上火车
与家人同去集中营,德国军官叫火车停下,甩头叫朵拉上车,充分表现了法西斯
军人歪曲的人性和朵拉的勇敢;基多不懂德语却帮德军作翻译以骗儿子;劫后儿
子与母亲的重逢,在音乐中拥抱定格。

经典对白:望过我这边来吧,望过我这边来吧,我的公主。
  儿子,你闭上眼睛吧,如果这是一场梦的话,那就快让它醒来吧。
  妈妈,我们赢了,令人狂笑的一千分,我们赢了。

总评:他一直想哭,但为了儿子,他必须笑,因为他要让儿子知道:人生是美好
的。

4、狂林战曲 (The Thin Red Line,1998年,导演:Terrence Malick)
至今为止最出色的战争电影,虽然它要你耐心等待到第46分钟32秒才发出第一声
枪声。在片中战争没有所谓的正邪观念,没有所谓的胜负之分,有的只是对战争
的控诉、战争的主体--士兵心灵的描述、大自然对战争的藐视和战争的无聊。美
军在丛林里巡逻,土著人光着上身若无其事在他们身边走过,对他们来说,什么
世界大战,什么飞机大炮原子弹,统统狗屁不值,对他们来说只有供给他们温暖
和食物的太阳、丛林、土地和大海才是他们所关心和敬昂的。大自然也以它冷酷
的目光漠视着战场:蛇被炮火惊动了,它们爬进另一个洞里;刚刚出生的小鸟被
震落在地,不幸丢掉了性命;打头阵的两名美军被击倒了,太阳仍旧照耀着大地
;花草上溅满了鲜血,它们并不受其影响,有风来的时候就摆动,太阳出来时就
吸收它带来的热量,直到它们被炮火摧毁。细想一下,导演正是用这些大自然的
风物比拟了片中的士兵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你以为他们想丢掉小命吗,上尉
无时不刻不想着与妻子的团聚,他们中只怕没有多少个想着把亚洲人民从日本人
手里救出来,他们明知道前面是枪林弹雨,但他们就象旁边的长草一样,只能随
风摆动,命令一下,他们就纷纷冲了上前送死。如果说《雷霆救兵》是用写实血
腥的画面刺激你的感观,直到你恶心得对战争产生厌恶心理的话,那《狂林战曲
》就是利用大自然的美景来反衬战争的无聊。在片中导演拍了很多海岛的风光,
而且刻意地把它们拍得美仑美奂,像影片一开始的时候,土著人在海里游泳,小
孩在海边玩耍,唱着赞美诗的妇女,幽密的森林,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但
当美军战舰在海上一出现,和谐就被打破了,剩下的只有不安和浮燥。类似的例
子比比皆是,像山顶上乱草中的日军碉堡,犹如山水画中的一滩墨渍,看起来是
那么的突兀。凡是自然的景色,导演必把它拍得心旷神怡,只要有拿着武器的人
一出现,导演又必把画面变得支离破碎,他就是用这种趴在你身边向你反复说教
的手法鞭挞着战争。让我愤愤不平的是《狂林战曲》并没有得到奥斯卡任何奖项
,《雷霆救兵》却拿了个最佳导演,妈的,《雷霆救兵》除了血肉横飞的场面外
,其他无论是导演艺术、深度、表现难度拍马也赶不上《狂林战曲》,《狂林战
曲》的落选一要怪评委们没眼光,二要怪它自己不识大体,现在是什么社会了?
还拍这种电影。快餐社会,什么都讲究速食文化,君不见薄薄的小说大行其道,
激烈的舞曲响彻街头巷尾,甚至有的年轻人连谈恋爱都嫌太过麻烦,一头就扎进
了路边发廊妹的怀抱中,快嘛,直接嘛,省事嘛。你叫他们怎么能抽上三个小时
在电影里看一部没有肠断肚流、没有四肢横飞、没有脑浆四溅的电影,接受三个
小时也许他们并不爱听的说教?我们只能遗憾地笑笑,然后把《狂林战曲》作为
自己的秘密至宝藏起来,自己享受,没事偷着乐吧。说到它的深度,我想起了《
狂林战曲》的结尾。主角在空地上被日军包围,漠然四顾良久,他没有投降,他
选择了对抗,选择了死亡。导演是想借此告诉观众,交战双方士兵都只是命令的
附属品,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战争没有宽恕,没有谅解,没有沟通,没有创造
,只有撕杀毁灭。拍这段的时候,差的导演是想不出这段的,就是编剧写好了也
会让他给删了,好一点的导演会把丛林两军混战后的美日两军残部的镜头作为主
角的回忆加上以启发观众,再好一点的导演会加一点小提示引导大家,最好的导
演会不加任何修饰。我们的Malic让一个日军用日语多次叫主角放下武器,通过主
角漠然不觉的神态,用语言上的不通隐喻双方思想上的不通,根本是从两个世界
的人,何来道理可讲?Malic终究还是怕我们看不懂,终究还是怕自己的巧妙构想
对牛弹琴,终究还是怕孤芳自赏,所以还是在这里不可免俗地给了我们提示。Ma
lic也未免太小家子气太小看我们观众了,看不进去的人你提示他一样是看不懂,
看得懂的人又何必要你画蛇添足地提示?但我体谅他的心情,孤芳自赏的滋味的
确不好受,用不着跟别人同流合污,但稍为降低一下架子,亲近更多的人也是可
以接受的,为跟Malic的"心有戚戚焉"鼓掌一分钟。顺带提上一句,美军登陆瓜岛
时,虽没有发过一枪,但导演刻画出来的紧张气氛远比《雷霆救兵》的枪林弹雨
要强,可见Spielberg和Malic实在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Malic要高出许多。

经典场面:(太多,小举几例)片头天人合一的景象;两美军发动第一次冲锋,
被击倒,刚从乌云里钻出来的太阳照耀着草地;美军在雾中听着流弹在耳边擦过
;丛林日军据点的激战;争夺山头堡垒的恶战;激战后的内心独白。

经典对白:我们贱如泥。
  看见天上的鸟了吗,它们会飞下来吃光你的身体的。
  把枪放下来,你没听见吗?(日语)
  给我玛啡,多点,再多点。
  天啊,我炸掉了自己的屁股,我怎么这么笨。
  我打中了,啊,我杀了一个人,杀了一个人,这是比强奸更糟糕的事。

总评:当士兵倒下的时候,他看到的是碧蓝的天空和绿葱葱的草,他想到的是什
么呢?《雷霆救兵》固然让我想到了很多,《狂林战曲》却使我无论是对战争还
是对电影艺术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最后实在是忍不住要再提一句:《狂林战曲》
的音乐实在是……太出色了,太要命了。这是一部可以打满分的电影,我的至爱


5、深渊 (Abyss,1989年。导演:James Cameron)
6、未来战士2 (The Terminator 2,导演:James Cameron)
7、低级小说(Pulp Fiction,1994年,导演:Quentin Tarantino)
8、倩女幽魂系列(Chinese Ghost Story,1987--1992年,导演:徐克、程小东

9、星球大战系列(Star War,1977年--,导演:George Lucas)
10、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5年,导演:Robert Simicis)
11、天空之城(Laputa,1990年,导演:宫崎竣)
12、罗生门(Rashomon,1950年,导演:黑泽明)
13、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年,导演:Stanley Kubrick

14、香港制造 (Make In HongKong ,1997年,导演:陈果)
15、发条橙(Clockwork Orange,1968年,导演:Stanley Kubrick)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153.251]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