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planet03c(Conan) 
整理人: gzwangwei(2002-03-30 11:23:13), 站内信件
 | 
 
 
千寻的心灵探险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观后感
   在欧美,最有影响力的日本动画电影大概要数《幽灵公主》。
 传说,宫崎骏在制作完《幽灵公主》之后就要退休,然而,去年
 夏天他的最新作品《千と千尋の神隠し》再一次续写了一个传奇。
 
   一个普通的小姑娘掉进了兔子洞或者被龙卷风带走,从而开
 始了一次奇妙的冒险,无论是刘易斯·卡洛尔的《爱丽斯漫游奇
 境》或者鲍姆的《绿野仙踪》,这都是人们熟悉的童话冒险模式。
 如果粗粗看来,《千和千寻》也是这样的一个老套路。十岁的小
 女孩狄野千寻与父母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在途中,他们误入了
 一个奇怪的世界。在这个所谓“不可思议的小镇”,千寻的父母
 因为吃了给神准备的食物而变成了猪,而千寻在神秘的少年“白”
 的帮助下才免遭消失的命运。白让她在小镇上的浴池找工作,直
 到想法救出她的父母一起离开这个神秘的世界。
 
   仅凭这样的叙述很难了解电影的精彩之处。如果和宫崎骏以
 往的作品相比,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点启示。《风之谷》的女主
 角娜乌西卡毫无疑问是英雄形象(本来这个名字就出自《奥德
 赛》),一个很酷的小国公主。《天空之城》是色彩明快的——
 或者说有点动作片的味道——冒险故事,一个少男少女拯救世界
 的故事。那更像一部拍给男孩子看的电影。《龙猫》是一个美好
 的童话:只有心灵纯洁的小孩在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精灵。
 《魔女宅急便》讲述了一个会魔法的女孩如何离家修行、成长的
 故事。《红猪》可以看到宫崎骏自己的影子。《幽灵公主》的背
 景似乎有点让外国观众困惑,然而却不妨碍他表达“一起活下去
 吧!”的信念。而在这部《千和千寻》制作之初,宫崎骏就把影
 片定为“献给所有10岁和曾经10岁的人”。
 
   千寻可能是宫崎作品中看上去最普通的一个主角,他本人也
 说:“这一次的电影里,并没有画出一贯被大家喜爱的、一眼便
 觉得可爱活泼的形象,因为我想换一种创作方式,让大家看见并
 不太美的小姑娘的故事。”确实如此,影片有一个几乎可以称得
 上乏味的开头(按这个标准,结尾也是一样),面无表情的千寻
 懒散的坐在汽车里。观众一开始可能不太适应这种形象设定上的
 转变。然而随着故事的进行,她给观众的感觉却有了奇妙的变化:
 从在浴池的主人汤婆婆面前瑟瑟发抖,到平静的面对“无脸的人”
 (一个说不上是正面还是反面的重要角色)。千寻似乎本身就有
 一种能力,从容的适应这奇异世界中的人和事。这是另一种魅力。
 
   这部影片的关键之处在片名中体现出来。“千”是千寻在汤
 婆婆那里工作时的名字。汤婆婆夺走了千寻的名字,只留给了她
 一个“千”。“白”告诉她,如果忘记了自己本来的名字,那么
 就再也不可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了。(白忘记了自己的名字,然而
 却记得千寻的名字)。宫崎骏大概要向观众传达这样一种观点,
 那就是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名字是一个人存在的象征,如
 果你忘了自己的名字,如何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呢?(因为事故
 而丧失记忆的那种不算)。在一个喧嚣的世界中,尽管每一个人
 都活着,然而是否每个人都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不可思
 议的小镇上,千寻没有父母可以依靠,而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影片开始时那个面无表情的形
 象。
 
   简而言之,宫崎骏说这部影片是为了10岁和曾经10岁的观众
 制作的(当然,从字面意义上,这意味着本片适合几乎所有的观
 众)。这不是一部“在故事里出现超能力少年,站立在地震后毁
 灭的东京废墟上”的影片(宫崎骏语),而是一部心灵的探险故
 事。对于10岁的观众,宫崎骏期望唤醒他们自我存在的意识;对
 于长大的观众,也希望他们能够重温过去的记忆。正如片中台词
 说的那样:“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不可能忘记的,只不过是记不
 起来而已”
 
   影片的结尾,不可思议的小镇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而千寻
 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或许如同主题歌所表达的:“在开始
 的早晨静寂的窗/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那一边/
 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发现自己的存
 在或者再次记起了,不正是这样一种“耀眼的宝物”吗?
 
 
 柯南 1/3/20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