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网络文集>>个人文集>>一知半解文集>>初悟《六祖坛经》系列>>亦见亦不见——初悟《六祖坛经》(69)

主题:亦见亦不见——初悟《六祖坛经》(69)
发信人: ybzj(一知半解)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1 00:01:46), 站内信件
亦见亦不见——初悟《六祖坛经》(69)

☆☆☆个人意见☆☆☆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当年才十三岁的神会,就从玉泉来曹溪参拜六祖。
六祖就问到:“善知识,远来艰辛。是不是已经见得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了。要是明心见性了,即应该识得本心,认识肉身上的主人。你试说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神会应是听闻过六祖的说法的了,所以也知道六祖的基本观点的。
现在六祖让他说说,所以神会就说:“以无住为本,见性即是识得主人翁。”
六祖这顿教法门就是“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住者,人之本性。”
所以神会就这么说。人之本性就是人的本来面目。本来这理是对的了。
但六祖认为这不是见性的表现,所以说:“你这小和尚为了求得合佛理,就用别人的话头。”这样不是你自己的本心所见了。
所以有时见很多人表现自己的禅悟时多是用上先辈的话头,甚至于自己还没搞清楚是什么的时候就搬出来,来个断章取义。这比之神会更加是甚了。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听到六祖说他取次语,还不明是自己没见本心的原因,就反问六祖:“和尚坐禅,还见不见。”这到是想和六祖打机锋了。这就是问和尚静坐修禅时,还有没有所见、体会、观照在?即是问六祖静坐修禅还见不见本心啊?这静坐修禅即是入定得空,自然没有这“见”这动作在了。神会这么问,就是反问六祖这见得本来面目,这“见”还在不在?这是给六祖来个陷阱。
六祖也没直接就回答神会,用柱杖打了神会三下,就问:“我打你,你是痛还是不痛啊?”
神会是学过不少佛法的了,也知道这是打机锋,所以回答:“亦痛亦不痛”。
神会这法子就是不抓两边,说痛不对,说不痛也不对,所以神会说:亦痛亦不痛。
神会自然是认为自己这样的回答是很合禅意的了。
六祖回答:“我亦见亦不见。”这回答真是可以说很是妙了。
这里先说个笑话:

有个名医,给人看病首次看病就收很贵的诊费,但第二次看病就不收费了。
有个人为了不花这诊费,所以就诊后就说:“上回来看也这样,你开回上回的药就是了。”
那名医说:“哦,那就吃回我上回给你开的药方就可以了。”

这神会没得见性,自己不明也不诚心来问,就象是那来看病的病人一样。
神会把别人的话头搬来打机锋,自己不明“见不见”的问题,却说“亦痛亦不痛”。实际上自己也还是不明“痛不痛”的问题。就象那病人本来就没有过药一样。却想让医生给他再开方。
六祖就象那医生一样,你既然来过,开了方子,就用回原来的方子就可以了。六祖也这样神会明白“亦痛亦不痛”即明白“亦见亦不见”的理了。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神会没法子了,只好老老实实地问了:“什么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
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
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六祖看见这神会老实了就回答说:“我的所见是,常见自心过错,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所以说是亦见亦不见。”这“常见己过,不见人非”正是初学法者应时时记下了。这里六祖把这“见”不做“一见”看。正是不着二边的真实意。
又识破神会的亦痛亦不痛和见不见的理,“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
神会的“见”只有二边,即“见”和“不见”。而痛,打即痛生,不打即痛灭。即是有生灭。自然“痛”不可以用“见”来套用的。
点出神会自性且不见,就来打机锋,就象那病人一样来骗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
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
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神会一听即礼拜悔谢,六祖又说:“你要是心迷不见本心,即要问善知识来觅法。要是你心悟见性,即见本性,自然会依法修行。这是悟后修行。神会你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我见还是不见。我见我自然知道,我悟也不可以代替你悟,你问来也没用。你要是自见本心,也不可以代替我的迷,你问我是不是悟也是没用。为什么你不自知自见。却来问我见还是不见?”这下六祖就明明白白点出了神会的心思。
神会当下深感惭愧,向六祖礼了百余拜。


(待续……)


注:本文中[]中的是《坛经》中原文。释:()中的是宣化上人《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中的原文。解:()中是大鑑禅师法宝坛经述旨原文。##中是参《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因释()解()文过多,不再随文贴出,想参考者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看同标题的文章。【神会】可来这http://fxys.xilubbs.com/




----
《佛心医术》fxys.go.163.com 以禅为本.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