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da129(妙妙)
整理人: ada129(2001-12-29 14:33:23), 站内信件
|
若安·米罗1893年生于塔拉戈纳附近的蒙特罗伊格,卡塔卢尼亚这一西班牙的画家之乡长期作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又是产生罗马风格的摇篮.中世纪时,宗教装饰画和著名的壁画曾在此兴盛一时.意大利文艺复兴使它建立了许多活跃的绘画和雕塑学校.最后,现代艺术从它那里接受了最无畏的先锋,特别是米罗和达利这两位超现实主义运动的主要人物.若安十四岁便进了马塞罗那美术学样,后来又在加利画院学习.1915年,这位年青人认为官方教学弊多于利,于是决定自己画自己的.他有幸获得了马塞罗那一家大画廊的负责人,思维缜密的达尔摩的帮助,就是他支持了米罗,于1918年举办了这位画家的第一次展览.米罗当时的作品,如《司机》、《有一头驴子的风景》显然受到了凡高的影响.他到巴黎作短期旅行时,也受到立体派的感染.他这时的作品,如果说不算是摹仿的话,起码也是明显具象的.它们是干巴巴的素描,生硬的分面,明亮而乏力的色彩.
1921年评论家莫里斯·雷纳尔在现已无存的巴黎拉利高尔纳画廊介绍了很大一批米罗的作品.行家一看便知这位卡塔卢尼亚画家的脾性、直觉、质朴、根本的反理智主义以及他已表明的对颜色的狂热,是与立体派多么相悖.米罗也参加了《达达主义》艺术运动.他不是在画家的圈子里,求教于大师们的作品,而是在与诗人和准备点燃现实主义炮竹的年青造反者的交往中意识到自己的天职.事实上,他比任何人都更不迎合投机取巧,更不愿承受纪律和约束,生来就是无政府主义者,他本能地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对自然和博物馆的迷信.不难设想,他会热情加入一个宣告直觉神圣,智识破产,蔑视现实的运动,在两年里,他往来于巴黎和巴塞罗那之间,还是画着具象的风景和静物(《农庄》、《麦穗》).1924年,他完成了第一幅明确抽象的非现实主义作品:《耕过的田地》.与此同时,他在安德烈·布雷东发表的第一个《超现实主义宣言》上签了名.1925年,他得到布雷东的支持,在彼埃尔画廊举办了展览.同年12月,他参加了超现实派的第一届画展.他还与马克斯·恩斯特合作,为迪阿基列夫的俄国芭蕾设计布景、服装.布法罗的阿尔伯里特画廊所藏《阿勒干狂欢节》(1925年)就是这一活跃时期的作品.
他那时的画已如我们现在所欣赏的一样,极具特点了.它们已经有了完整的风格:简略的形状,强调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的背景,奇思遐想,幽默趣味,清新的感情,以及他与非洲森林,印地安草原工匠的默契之处.这是内容搞得太多的复杂艺术,但它已包含了米罗的全部手法,他只需加以简化,明确和强调,便可拥有达到现在作品的价值和特性的非凡熟巧.米罗于1928年游荷兰,并第一次到美国纽约的瓦朗丁画廊展出作品.1930年,他在巴黎戈尔芒画廊向公众出示了他的粘贴画.
1931年,蒙特卡罗芭蕾舞团向他定购了《儿童游戏》的布景和服装设计.1937年,他为博览会绘制了一幅大装饰画.1940年,他离开法国,回到卡塔卢尼亚,不久便定居帕尔玛德焦克.在枪炮轰鸣之中,他继续画着油画,而且开始搞版画,还与阿尔蒂加合作搞瓷器.1944年,他重返法国.从此,他有时在巴黎,有时在巴塞罗那作画.他的名气大了,活动也多了.除了绘画之外,他在其它方面的技术活动也同样获得成功.马格特画廊几次把他的新作品:油画、瓷器、壁毯和彩色版画聚集在一起展出.在几年当中,不管他的艺术是多么独特,他已是举世皆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