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zyboy(^小勞^)
整理人: xiange(2002-01-10 12:13:13), 站内信件
|
羊城网友周刊版权所有,转载请征得同意。
作者:小劳(www.gznf.net)
最近,很多21CN的邮箱用户感觉到,21cn的免费邮箱服务越来越不稳定了,常常发生邮件丢失,不能正常发送接受,密码丢失的情况;而当他们登陆网站后,却甚至发现连修复邮箱的密码的按钮也不见了,这意味着当他们丢失邮箱密码后也将无法使用这个免费的邮箱了,要取回邮件的唯一方法就只能是使用21cn的收费邮箱服务。
另外,这几天许多163免费邮箱的用户也开始收到一封发自163.net的广告信。信中说,163.net最近推出了“随身邮”的收费服务,请免费用户马上申请,否则这封广告信将不停地发到他们的邮箱之中,直至用户使用“随身邮”的收费服务为止。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到,许多网站为了减少免费用户群而扩大收费用户群,所用的手段已经无其不有了,甚至可以不夸张地用“不择手段”来形容了。
曾几何时,CEO们都相信眼球经济,觉得只要吸引足够人去浏览他们的网站,他们就会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了。于是乎,为了建立他们的品牌形象和用户群,他们就不惜用烧钱的方式来做宣传推广,一窝蜂地做免费服务。如今,互联网最火红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各大.com再也不敢烧钱了,却又转而去一窝蜂地大搞收费服务了。从收费最初邮箱开始,然后是收费手机短讯,接着现在连发电子贺卡都要明码实价地对用户进行收费了。
有评论员认为,免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收费的时代已经来临,这是.com们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我不认同这个观点。实际上,.com们浮躁的思维方式至今仍未改变过,从所有服务免费到所有服务收费也不过只是从这个极端走到那个极端的过程而已。
免费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知名度,增加潜在的收费用户群,增加浏览量而增加广告收入;而收费服务的目的则是纯粹为了实现盈利。企业形象、知名度、用户群这些无形的资产和企业的盈利本来就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而绝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因此,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应该是免费服务与收费服务并存的,绝对收费与绝对免费都是不健康的。而21cn曾在实施收费服务的初期作过这样一个声明:1、是否收费以网民的意愿而定。2、寻求收费的同时也决不放弃免费。3、对于收费邮箱不会一蹴而就。但现在网民所遇到的问题却是得到的免费服务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而收费服务的质量并不很好,却又被网站变相地迫使用。这样导致的恶果也将是网站的企业形象变差、知名度减弱、潜在收费用户群缩小、广告收入减少,但收费服务的用户却并不会因此增加很多。
媒体的调查统计表明,超过50%的网民都不支持邮箱收费。而我也对QQ线上的40个网友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发现其中只有5人拥有ICP所提供的收费邮箱,而这5个人之中有3人的收费邮箱也都是别人赠送的,他们并且表示在一年的使用期满后也不会再续费,其原因主要是收费服务所增强的功能华而不实、ICP的服务承诺难以保证。可见,收费服务的市场并没有如各大CEO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前景也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美好。
当年,.com们一窝蜂地去做免费服务,其实就是.com们对网络广告的市场估计过高。而现在,.com们又一窝蜂地去搞收费,难道也不就是对收费服务的市场估计过高了么?
因此可以说,一窝蜂地搞全盘免费服务和一窝蜂地搞全盘收费服务这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归根到底都是.com的经营者们浮躁的思维方式在作崇,大家都在跟风,但却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未经过深思熟虑和详细的市场调查就付之于行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之前网站犹如烧钱般地搞免费服务是不理智的,而现在网站杀鸡取卵般地乱收费就更是愚不可及。
网站必须在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之中取得平衡,而且不能把盈利的赌注仅仅下在对网民的收费上,这样才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否则的话,跟风地免费和跟风地收费都只会是死路一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