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情感世界>>○ 女孩情怀>>◎女孩版精彩连载◎>>《碎叶的歌声》>>碎叶的歌声(十二)

主题:碎叶的歌声(十二)
发信人: lyndabc(司马少康)
整理人: zizi_chan(2001-12-27 02:34:58), 站内信件
    111
  下午,铺天盖地的阳光,在每一片沾满尘土的叶子上骄傲。许多难以言语的,极其美好的东西呵,在这洒满阳光的空气中生长着,成熟着,喜悦着。这美好,在空气中流淌着,并随着空气四处飞旋。恍然间就已是香气四溢。起风了,微微的风,迎面吹动。风里洒满这阳光,阳光迎面吹来。很暖和,整个的心因此暖暖和和。“偷得浮生半日闲,唯愿身边有酒钱”!摸了摸口袋,我笑了笑,很得意地把嘴角向上弯了弯,我就这样对着阳光笑了笑。
  
  
  112
  包公本也算不上什么,只不过会铡陈世美,哄一些立了牌坊却心里又想(或是想都不敢想)做婊子的女人开心,所以他也就出名了。嘿,要知道历史上的包公呵,比起与他同时代的范仲淹来说,也真的是不值一提哩。所以说,人要出名,不是看你有多大本事,多少才气,做出多少贡献,看的是你是否能成为别人用来遮羞的东西呢。你会是吗?所以圣人多也无言无声,只在寂寞红尘里悄然湮灭。
  
  113
  很多时候,清官并不好。一盘死灰本就冰凉,也没什么大不了。偏有那几粒火星蹦呀跳呀,想给人一点什么。浑不知自己马上就要灭了,也将要成为死赤,结果让人白欢喜一场。心里也就更是懊恼了。
  
  114
  一个社会的喉舌是否真有自由,就看他是否能讲真话,是否敢讲真话。而这些真话又能讲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一个社会若有着真正自由的喉舌,这个社会的兴旺想也是指日可待。
  
  115
  一个社会的新闻报道上若常驻有什么贪呀,清呀什么的,这个社会的法制情况也是可想而知了。不过这也说明,这个社会还是在努力着,或还是有点希望。
  
  116
  做官就是作官。偏有人唤做官是做公仆。不脸红吗?这纯粹是恶心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人与人本也就不会是一样,最少男女老少都有还有个分别吧。
  
  117
  职业不分贵贱,但总有个好歹。做官实在是个好职业。要记住,能管人的就是好的,管得越多,那你这个职业也就越好。
  
  118
  有匕首得不到的东西,也许用鲜花能得到;但定要用匕首的地方,你却献上了枝鲜花,你的胸膛上若没有别人捅来的匕首,你来骂我。只是就怕你来不了。
  
  119
  女人为什么会喜欢鲜花?固然它是香,更重要的是花开也难免花谢,就象女人永远渴望的爱情一样。
  
  120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丰有余。天道是天道,人道是人道,两码事,老子如是说也就罢了,偏还要提什么天人合一,实在可笑。
121
  自以为安全,说不定更加危险。危险总是象只训练有素的狗,悄无声息,也就到了你门口。
  害怕危险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危险那惊心动魄的力量。有些人危险事干多了,闲下来心里却慌得很,便是这个道理。
  危险事干多了,也就不危险了。于是便有人变着花样,想着更刺激的危险。这也就是人性的一方面。但好象兽性里面没这个东西。
  
  122
  潮湿的花朵里会有些什么?因为伤心,因为有晶莹的露,也就有了一些美丽。但这美丽总是不能长久。
  
  123
  假设圆内是已知,圆外是无知。那么圆越大,所能感知的未知也就越多;也就是说你懂得越多,你就更应晓得你越是无知。这也就是无知者无畏,而有知者无为的道理。
  圆内是已知的,应是有限;而圆外是未知的,应是无限。以有限的东西来推测无限,你说会有什么结果?最起码是错多对少吧。所以书本上的道理,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
  
  124
  千古之事,总是让人淡淡的伤心。我思故我在。若我不思,这些千古之事还会这样淡淡地伤心,淡淡地存在吗?
  千古之事只可让人淡淡伤神,我思我在,千古之事让我伤神地存在。山峰矮了,秃了,不再存在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呵。我还在吗?思极则无序,无序则混沌,终至鸿蒙一片。
  
  125
  人会变,也应该变。水在流,又有谁能重新涉入他刚刚踏入的河流?微小的尘埃,轻微的叹息,甚至是柔弱的蝶之翅翼一次漫不经心的颤动,都有可能引起千里之外的一场风暴。原因是这么微不足道,结果却是这么巨大。(因果关系有时真让人莫明其妙)你说,这个世上又有什么不会轻易改变?
  
  126
  微微的雨,微微的心情。很喜欢此刻笔在纸上滑动的感觉。无论是只怎样的笔,能写出字来,已是让我很是满足。初夏,有些热。温热的小雨用心洗濯着沾满尘土的树的叶。很快,树叶已青翠而且晶莹,在这若情人呢喃的雨声中竟是份外妖艳,让心儿为之一荡。就这样,就是很好。我坐桌前,桌在窗前。就这么静静的坐着,写着,也就满心欢喜着。
  
  127
  怀疑,生畏,什么才是自己?什么才是我?自己不是我,我却是孤独的存在。抽根烟,喝杯酒,吻个女人,因为感官上的刺激,我知我在。却又因为感官上总是不断地有着无聊,单调,同样的刺激,我不知我所在。只能是怀疑,生畏。怀疑,生畏还有着另一层意思。它应归于思考的范畴。思考,是否只有人才能思考?从本能出发的行为不是思考,而本能大抵都是为获得感官满足。这样,你也就无法不怀疑,生畏,对人本身。
  
  128
  笔与梦想从来也是艰难。因为是笔,它就要说话,因为是梦想,所以它就想飞。一个人若能飞起来说话,不是神仙就是快死了的人了。神仙不必多说。快死的人却是因这快死而不再有所怕。也就敢说真话了。
  
  129
  人的表情太多了,便象有了无数面具,让你看不清楚。而我们却总想去认识别人,就象有了点窥私癖,总也想去看清别人的心。心是多么虚无缥渺的一种东西呀,而这种东西每时每刻都在跳动,都在变化。没了办法,也总还是看不清,也大抵是因为这无可奈何,而我们又想把那些东西看清楚,便把眼睛称之为心灵的窗户,我们总得要给自己一个能够安慰自己或说是能欺骗自己的理由。至于能从眼睛里看出些什么,也多是姑且言之,姑且语之,大家心里都清楚明白那是怎么的一回事儿。
  再生动迷人的面具也只是张面具,你若懂得其法,你绝对可以干脆利落地把它剥下。只是剥下后,你所能看见的呵,便也常是张血肉模糊的脸。
  把面具戴在脸上,习惯了,我们渐渐以为那便是自己真正的脸了。渐渐地,我们再也记不清自己原来有着张怎么模样的脸呵。于是,孩子那黑闪闪,亮晶晶的眸子在看着我们的时候,总是那么地不解与迷惑。是啊,他们都没长大,他们还不会明白。
  
  13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有一定道理。问题是,现在的窗户上谁不曾悬挂着各种形状的窗帘呢?我们要想看见别人的心灵那首先也要别人肯把这窗帘拉开呀。问题来了,谁愿意在明知有人一旁窥视的时候,肯把自己的窗帘拉开?因为我们害怕,害怕别人,害怕别人看见自己心灵后那不可预测的结果。所以我们总是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
  也许只有在温暖阳光吹来的时候,我们才肯把它拉开,把头伸出去,看看。因为我们知道,晒晒阳光,让心灵呼吸些新鲜空气是没有坏处的。若经久不晒,屋子里会发霉生菌,生出令自己恶心,想吐出的异味来。所以也许只有阳光,才会让他们放心地把窗帘拉开。也只有在那些时候。
  你会是那阳光吗?
  
  (待续)



----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 ¤    爱你的感觉真好
╭╭ ⌒╮ ●╭○╮  真想就这样过一生 
╰ ----╯/█∨█\      爱你到永远! 
~~~~~~~~~~∏~~∏~~~~~~~~~~~~~~~~~~~~~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