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da129(妙妙)
整理人: ada129(2001-12-26 00:08:50), 站内信件
|
一次大战前,现代主义绘画的另一条主线是表现主义,它的重点是在北欧和德国,是不 是气候的阴冷使这里成为表现主义滋长的土壤,但更主要与德国从统一后到发动第一次世 界大战整个急剧膨胀的备战体制所带来的精神危机有关。这多少反映了当时敏感的知识分 子在社会畸形发展中精神上的恐惧和孤独,表现主义画家感到一束鲜花或者几个西红柿的 绘画主品已显得如此不合时宜,同野兽派不同的是,他们根本不注重装饰性,甚至以丑为 美,由于他们对人类苦难表现出来的同情,使他们执著于打破艺术的和谐美,来直面破碎 的人生。为二十世纪表现主义奠定基础的最重要人物无疑是挪威的蒙克,童年失去双亲使 它的心灵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1885年开始抛弃自然主义画风,之后在同表现主义剧作 家斯特林堡的接触中,共同受到了尼采哲学中唯心主义影响,1892 -1910年创作了他一生 中最伟大的作品,画中充溢了扭曲的线条、神秘的色彩还有失魂落魄的人物,《呐喊》成 为了他最光彩夺目的作品,画中人物恐惧的神情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蒙克作为德 累斯顿的教授直接影响他的学生们,也就是第一个表现主义社团——“桥社”的主要成员。 一战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迅速发展,这与战败后德国人的情绪是一致的,它甚至影响到了 电影运动,著名的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利博士》就是德国“狂飙社”的赫尔曼·伐尔姆 任布景、服装等设计。德国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成立于1905年的“桥社”结束于1913年主 要成员基尔希纳、赫克尔、罗特鲁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