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bcons()
整理人: andreas(2000-08-30 10:49:45), 站内信件
|
曾几何时,为了追求HI-FI,神州满天是大响雷遍地是碎玻璃,真难为了那些
环保专家!我看听HI-FI的不外乎有三种人。
一是配置家电类型,他们是为了“人有我有”的心理而将音响器材当作一件
家用电器买回来,空闲时听下音乐,精明的就自主买回一台MINI HI-FI,音质虽
说称不上HI-FI,倒也其乐融融,不够幸运的则往往在一些OVEREASY(半生熟)的
熟人朋友指点之下买了一些又带OK又带环绕声的多功能器材(多是国货)回来,
除了耳朵受罪之外一家人也给那些花哨又不实用的多功能搞得胡里胡涂,HI-FI的
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简洁至上。
二是器材发烧友类型,他们最大的共同特点是对器材表现的一种执着追求,
手法多种多样,如用神线、用神钉,再就是用书本镇压CD、音箱等等,为的是得
到一种喜出望外的效果而不计较财力、人力、时间的付出!种种的手段对于一个
相应档次的音响系统而言其实效果是有限的,更多的是主观心理因素,不要轻视
心理因素的作用,举一个例子,一台电视机的内置扬声器或者顶上的中置音箱,
不论档次高低,语言对白都是定位在画面之内,就算您是金耳朵、就算您刻意将
声音从画面上区分开来,只要画面上的人物一张嘴,您始终会觉得声音是从他的
嘴巴发出来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是看着嘴巴说话的,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人
是用嘴巴说话的,这方面,就算是专业人员一不留神也会闹笑话,一次我们参观
某项大型影音工程时在广东电视台大厅集合等车,大家对着墙壁上的两台RAWA等
离子体电视评头品足,一位在电台工作的朋友好奇地贴近电视两边的音柱听了听
,很奇怪地说这电视上朱总理在说话为何两边喇叭没有声音的?其实这台电视机
底下还有一个中置喇叭是专门负责语言对白的,这位朋友根本就没留意到底下的
喇叭,他看到画面上朱总理在讲话,而电视机上有两个音柱,主观上他就认定了
声音是由两边的音柱发出的,由此可见,心理因素的作用是何其之大,您如果要
仿效某个发烧友的做法时首先要揭开这种发烧手段的神秘面纱,不可先入为主,
以免误导;其次要考虑自己音响器材的档次,太低的话再怎么折腾也是没用的,
何必浪费自己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呢,倒不如静下心来听听音乐!
三是音乐发烧类型,他们对软件的追求丝毫不亚于器材发烧友对硬件的追求
,有经济基础的家里藏它几万元的天碟、金碟不在话下,这类朋友的音乐知识水平
往往较高,对硬件的要求也不低的,在一套相当不错的系统尽情欣赏音乐,真是
令人羡慕,而其中的一些朋友经过认真聆听、反复品味,听出了水平,他们的听
音经验之丰富、鉴别能力之高更是令人叹服,只有这些朋友才会忘记器材的存在
而全情投入音乐海洋,而让人陶醉于音乐又无视器材的存在正是HI-END的本义。
拥有百万元级别器材的朋友未必就达到HI-END意境、听到HI-END级的音乐,反而
不曾拥有HI-END器材的一些朋友就可以进入HI-END境界享受音乐,世界真奇妙!
现实告诉我们,不是为了追求豪华的话,千万不要买那些面板镀金的音箱诸如此
类的音响器材,它们的唯一作用,仅仅是加剧世上的贫富悬殊而已!
初入门的朋友一听某位仁兄是位发烧友立生几分敬意。唉,为何要发烧呢,
发烧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传闻某地一位发烧友为了买很多很多的天碟、金碟不
顾自己经济能力,搞得家庭开支举步维艰,直至不惜与妻子离婚,OH,MY GOD!
即将踏入HI-FI大门的朋友,我对您说,玩HI-FI莫要过火,一过火就会发烧。呵
呵,以一颗平常的心、用自己的音响、听自己的音乐,不是很好吗?希望音乐带
给我们的就只有美妙。
-- ※ 修改:.dbcons 于 Apr 16 23:39:01 修改本文.[FROM: 202.96.141.44]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4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