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ndreas()
整理人: (2000-08-30 10:09:43), 站内信件
|
发信人: Heifetz (LG), 信区: HiFi
标 题: 德国森海塞尔(Sennheiser)HD-580发烧耳机
发信站: 广州蓝天站 (Fri May 15 09:52:11 1998), 转信
德国森海塞尔(Sennheiser)HD-580发烧耳机
介绍一款不错的大耳机。
买了一副德国森海塞尔(Sennheiser)HD-580 发烧耳机。采用开放式动圈
式设计,是森海塞尔目前动圈式耳机中的旗舰(森海塞尔的静电式耳机不是谁
都可以买得起,要买的话,准备万把大元吧,唉……)。售价就贵了点,市价
是2800大元(买了之后我就变穷了)。但我认为还是物超所值。
首先是它戴得舒服,其实我发现耳机除了音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配戴起
来是否舒服!以前用过小日本的天龙(DENON)930(1300大元),音质还可以
,但戴起来真是上夹棍一样辛苦!听完一张唱片,头都肿了!先说回HD-580,
它体积是耳机中比较大的,耳筒部分可以轻易罩住整个耳朵,布质的软垫,轻
柔地压在耳朵的周围,绝不会对柔软敏感的耳部软骨有任何压力,所以在使用
它的时候,你的耳朵还是好好地保持"原状",得以"舒展筋骨",不至于被免费
"点耳穴治近视",造成疲劳。现在用耳机在夜深人静时,荷塘月色中听音乐的
时间可以长了!而且这款大型耳机重量还很轻,因为它的外壳不是普通塑料,
而是用轻盈、高强度的碳纤维制造,为此Sennheiser 吹牛说:这种材料类似
而是用轻盈、高强度的碳纤维制造,为此Sennheiser 吹牛说:这种材料类似
造一级方程式赛车车身的材料--看在德国佬一向严谨的工业精神份上,姑且信
之吧。实际上HD-580外表很朴素,甚至可以说是丑陋,其貌不扬,灰溜溜的,
一点都不象许多小日本货色,外型够COOL,又烫金字商标什么的……
废话少说,说它的音质。它的声音的确是非常好,媲美大型监听系统。二
千多元有如此音质,所以说它物超所值。那种声音是动圈式(除静电式外,日
常用的都是动圈式耳机)耳机中顶尖的,达到监听级,非常中性。各频段的音
响均可以如实反映出来,失真很小。先说低频:通常一般耳机为了扩展低频段
响应,是会采用密封式设计的,这种设计有其优点:低频响应容易做得较低,
还可以减少外界噪音对聆听地干扰,但它通常带来的缺点就是耳筒部分要减少
体积(增大也可以,但如此就提高了振动系统的设计难度和制造成本了),造
成使用时耳朵不能被完全覆盖,而且还要求耳朵被紧压着,以便造成密封效果
,所以难怪戴起来会感到不舒服了。密封式耳机的另一个大缺点就是低音容易
混浊,很多品种都是低音强劲,但不清晰,那些架设调协共鸣系统的耳机搞不
好也会如此。但HD-580采用的是开放式设计,耳筒室部分可以做得较大,可容
纳整个耳廓,而且不使用共鸣室或调协设计,低音和中音不会在密封的小室内
多次反射和互扰,只会从一个彻底开放的耳筒室中进行双向辐射,一边传给耳
朵,一边传到耳机外,不与聆听者接触到。这是一种类似静电式的设计,带来
的低音效果极为清晰,但开放式系统的设计难度一般较高,因为开放式设计的
低频响应不容易做得很低。Sennheise作为世界著名的耳机制造商出色完成了
这一任务(Sennheiser和奥地利的AKG都为音响界生产了若干著名的耳机和"好
贵的非卡拉OK用途"麦克风,二者都久负盛名)。而实际上,很多高级耳机也
都设计为开放式,HD-580就为其中典范,它那大动态,沉着又清晰的低音给我
都设计为开放式,HD-580就为其中典范,它那大动态,沉着又清晰的低音给我
留下了深刻印象,是我听过耳机中最好的之一。尽管HD-580说明书给出的低频
下限只是普通的20Hz,连电脑城卖25大元的耳机也够胆死标这个数据,但它老
老实实指出的-3dB的衰减率却又显得实而不华,耳朵收得了货,不象某些小日
本产品,不老实,动不动就标个8,5,3 Hz,又不敢标衰减率,低音听起来又
象狗屎一样混浊!我以前用周街卖到好火爆的天龙930,低频标定到2 Hz,听
起来低音也的确很强劲,在1300这个价位可以收货,但还是不太清晰(不是和
低档货比较),而且还和中音有串扰,不干不净的,和Sennheiser比起来,质
量差多了。听钢琴就可以明显比较出来,HD-580听钢琴低音键敲击的那种余韵
,非常清晰和悠扬。
再说中音,这完全是HD-580的强项,什么出名的小日本天龙930、950,
SONY的MDR-450、550(550曾获奖),还有松下(Panasonic)的什么东东,全
部被打得落花流水,败下阵来。它那通透,纯真,多彩,细腻,温和,敏感的
音色,它那多面性格叫我着迷不已,当然这是从感性角度来表达的,如果从理
性角度来述说,不过还是那份对音乐的忠实而已:我没发现市面上卖的其他什
么牌子耳机敢于标出那0.1%的失真率。HD-580的高超分析力,极低互调失真(
我感觉到的),赋予中音上佳的充实感和层次感:从灰暗又强横的爵士鼓泼出
浊浪开始,渐渐上升到彩云般浓郁的女中音,到了长笛绕出几条闪亮的水彩带
子之后,还有强大的回音在空间忘我地涌动,而巨大的殿堂支柱和纤仟琴弦的
阴影则被安宁地刻划在一起……总之,你可以鸟辄完整个交响乐团之后,再躲
到钢琴击弦机下面去,看看那些纵横的器械如何为巴赫作品进行精密地摆动!
OH MY GOD,想起来了:买器材是为了音乐,最好让器材在音乐中消失吧!但
不幸的是,还有很多劣货(相对而言),偏偏就会在你听音乐的美妙时光里,
不断提醒你它的存在!有耳机卖广告说:50mm大直径振膜,钛做的,先保证低
音,然后在膜上镀层钻石膜,保证保证中高音,掏钱吧(我掏了)!我们给出
的数据是2 Hz-32000 Hz,够厉害了吧……我受够小日本那一套了……难到你
想在听音乐的时候经常要想起这些广告词吗……不堪入耳的中音,软弱紊乱(
还是相对而言),勉强可以对付对付流行音乐倒是真的!这个世界不会禁止卖
广告,所以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现在上升到高音。不想多说了,耳朵完全可以收货。HD-580的高音堪称耳
机中的典范,它那超薄振膜可使高频延伸到30000 Hz以上。虽然有些小日本产
品也可以标定这个数据,但耳听为实,收不了货,一个字:粗!我想大家也知
道,耳机有个致命伤就是高频难做。用过所谓发烧耳塞的人就知道,卖到三四
百大元,SONY的MDR-565、474(474可谓是SONY最好的耳塞了),高频上限虽
然标到26000-28000 Hz,但实际上高频效果根本出不来,只有中音在唱,更别
提爱华(AIWA)的那些"胶塞"了,我宁愿到电脑城买个25大元带Mic给你玩
Netmeeting的头戴耳机还好过玩什么474,因为两者真系"有得挥",不信你去
试试看。大耳筒就好点,效果可以出来,但就是有一个通病,就是:粗!听弦
乐的时候真是丑态百出,不但刮耳,更别说高频的空气感了,都不知道要跑到
哪里去找,去要了。这是因为振膜要上个20000Hz很容易,但还要顾及各类复
杂失真,那就真的很难做了。我看高音能做到严谨、细致就很不错了,我听过
Sennheiser动圈式"次旗舰"HD-560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它的铝振膜是不错,耳
朵也可以收货,但和580相比,580是多了点东西:那就是高频的飘逸和潇洒。
其实高音能做到"悠扬"和"挥洒自如"真是不多,平时接触到的多是"刺耳"和"
死古古",毫无透明恍惚的感觉,叫人厌烦。而HD-580则没有让我失望,因为
它对于音乐来说,真是做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意境……唉,说到这里,就
会悲痛地想起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可以买得起Sennheiser的静电式耳机了!
最后说说如何玩这对耳机:
1. 什么WALKMAN,DISCMAN这类玩具根本推不动这副耳机,因为它的阻抗
高达300Ω,灵敏度也只有94dB,不象日本仔的作品,经常超过100dB。如果要
玩,就最好用专门的耳机放大器去推它,但倒霉的是,广州好象根本没有这玩
意卖,就是有我看也是贵到离晒大谱。我现在只好打算找个发烧友,叫他帮我
做一个场效应管纯甲类输出的土炮来玩玩了,要不然就得用放大器耳机插坐推
成世(真系浪费晒)!不要小看HD-580哟,它完全可以监听你的音响系统!用
它来调音,很方便,也很放心!
2. 这副耳机要用了一个多月之后才会进入最佳状态,你要慢慢等哦。
3. 耳机线是可拆下来的,请定时用触点清洁剂(飞利蒲的"红油瓶"便宜
又好用),清洁一下耳机线连接耳筒室的四个触点。
4. 定时用湿纸巾清洁一下布质耳罩,防止发霉。整个耳罩是可以拆下来
清洁的,但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好那超薄透明的振膜。
5. 来句题外话:以后有机会要找AKG的K-1000来玩吓先,大家都是动圈式
的旗舰哟!听说K-1000听起来象喝香槟酒一样舒服,啧啧,好谗,好谗呀……
嘻嘻,结尾了,讲番句:我不是在替Sennheiser卖广告哟,不过是想过过
音响杂志评论员的口水瘾罢了!
HEIFETZ 来源:.广 州蓝天站 bbs.[FROM: 172.18.59.156]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6.101.254]
|
|